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浣熊

浣熊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葛亮
  • 出版日期: 2013-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5116339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浣熊》是葛亮首部香港题材的都市小说集。2012年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获奖之作。张爱玲一本《传奇》,是写给上海人看的香港故事;葛亮的《浣熊》,带了异乡的体温,是写给所有人的香港。香港是充满相遇的城市。葛亮表达香港这座城市的一个关键词是“相遇”,也是这本小说的关键词。
《浣熊》的主要的篇目都是围绕“相遇”的主题,包括《浣熊》、《猴子》、《龙舟》、《街童》等。比如,2008年有一场叫做“浣熊”的台风过境,那一年美国的总统大选,亚洲金融风暴,世界性的波动在侵袭人们的日常生活。《浣熊》讲的就是一个非常阔大的背景之下,发生于凡常的故事,因为风暴本身不期而来,一对年轻人在非常仓促情况下的相遇。又如《猴子》是写一个从动植物园里逃出来的红颊黑猿,进入到不同人群生活中间去,和这些人的不期而遇。这些遭遇可以是某种侵入,但是同时恰恰因为它的存在,它突然的侵入,一些人生命中麻木的状态被打破,本相哗然而出。这个过程是苦痛的。还有如《龙舟》,是写一个随家族移民的年轻男子和香港离岛之间的相遇。
总之,本书以香港生活为故事背景,是葛亮“拥有香港本土特色”的作品,着力描绘都市聪明成熟体制下,冷静到麻木的生活中的“突然”事件,对人心的考验。
目录
浣熊
猴子
龙舟
杀鱼
街童
退潮
告解书
德律风
竹夫人
附录:文学中的南方苏童、葛亮对谈
摘要
    龙舟
     于野的印象里,香港似乎没有大片的海。维多利亚港口,在高处看是窄窄的一湾水。到了晚上,灯火阑珊了,船上和码头上星星点点的光,把海的轮廓勾勒出来。这时候,才渐渐有了些气势。
     于野在海边长大。那是真正的海,一望无际的。涨潮的时候,是惊涛拍岸,不受驯服的水,依着性情东奔西突。轰然的声音,在人心里发出壮阔的共鸣。
     初到香港的时候,于野还是个小孩子,却已经会在心里营造失望的情绪。他对父亲说,这海水,好像是在洗澡盆里的。安静地让人想去死。
     父亲很吃惊地听着九岁的儿子说着悲观的话。但是他无从对他解释。
     他们住在祖父的宅子里,等着祖父死。这是很残酷的事情。于野和这个老人并没有感情。老人抛弃了大陆的妻儿,在香港另立门户。一场车祸却将他在香港的门户灭绝了。他又成了孑然一人。这时候,他想到了于野的父亲。这三十多年未见的儿子是老人专享的法定继承人。
     祖父冷漠地看着于野,是施合者的眼神。他却看到孙子的表情比他更冷漠。
     这里的确是不如七年前了。
     于野站在沙滩后的瓦砾堆上,这样想。他已是个二十岁的年轻男人。说他年轻,甚至还穿着拔萃男校的校服。其实,他在港大已经读到了第二个年头。而他又确乎不是个孩子。他静止地站着,瘦长的站姿里可以见到一种老成的东西。这老成又是经不起推敲的,二十年冷静的成长,使他避免了很多的碰撞与打击。他苍白的脸,他的眼睛,他脸上浅浅的青春痘疤痕,都见得到未经打磨的棱角。这棱角表现出的不耐,是他这个年纪的。
     是,不如七年前了。他想。 哪里会有这么多的人,七年前。
     中三的时候,于野逃了一次课,在中环码头即兴地上了一架渡轮,来到这里。船航行到一半,水照例是死静的。所以,海风大起来的时候,摇晃中,于野几乎产生了错觉,茫茫然感到远处应该有一座栈桥,再就是红顶白墙的德国人的建筑,鳞次栉比接成了一线。
     没有。那些都是家乡的东西。但是,海浪却是实在的。
     靠岸了,香港的一座离岛。
     于野小心翼翼地走下船,看到冲着码头的是一座街市。有一些步伐闲散的人。店铺也都开着,多的是卖海鲜的铺头。已经是黄昏的时候,水族箱里的活物都有些倦。人也是。一个肥胖的女人,倚着铁栅栏门在烤生蚝。蚝熟了,发出??的声响,一面渗出了惨白的汁。女人没看见似的,依旧烤下去。一条濑尿虾蹦出来。于野犹豫了一下,将虾捡起来,扔进水族箱。虾落入水里的声音很清爽,被女人听到。女人眼神一凛,挺一下胸脯,对于野骂了一句肮脏的话,干脆利落。于野一愣神,逃开了。
     一路走过,都是近乎破败的骑楼,上面有些大而无当的街招。灰扑扑的石板路,走在上面,忽然扑哧一声响,溅起一些水。于野看一眼打湿的裤脚,有些沮丧。这时候看一个穿着警服的人,骑着一辆电单车,很迟缓地开过来。打量一下他,说,年轻人,没返学哦,屋企系边啊。他并不等于野答,又迟缓地开走了。于野望着他的背影,更为沮丧了。
     路过一个铺头,黑洞洞的,招牌上写着“源生记”。于野探一下头,就见很年老的婆婆走出来。见是他,嘴里发出“咄”的一声,又走回去,将铺头里的灯亮起来了。于野看到里面,幽蓝的灯光里,有一个颜色鲜艳的假人对他微笑。婆婆也对他由衷地笑,露出了黑红色的牙床。向他招一招手,同时用手指掸了掸近旁的一件衣裳。这是一间寿衣店。
     ……
     P57-5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