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集萃/视觉天下系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视觉天下编委会
出版日期: 2013-06-01
商品条码: 9787553709802
版次: 1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2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充满时代生机的东方大国,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我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自1987年至2010年,中国已有43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8处,自然遗产8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5处,人文景观2处。有的已经成为了城市的名片,有的甚至成为了华夏文明的符号。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集萃》内容翔实,知识丰富,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既是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一次梳理,也是一次令人神往的心灵之旅。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集萃》展现了中国几千年来孕育的灿烂文明,再现了当年辉煌的历史瞬间。本书由视觉天下编委会主编。
目录
第一章 文化遗产
长城――屹立于东方的巨龙
明清故宫――帝王之家
秦始皇陵――世界第八大奇迹
敦煌莫高窟――完美的佛教艺术长廊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新人类从这里走来
布达拉宫――闪烁在世界屋脊的明珠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天人合一的皇家宫苑
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中国古典传统的活化石
武当山古建筑群――神灵蛰居之所
丽江古城――原汁原味的历史沉淀之城
平遥古城――明清风俗画
苏州古典园林――咫尺之内再造的乾坤
颐和园――园林的集大成者
北京天坛――皇帝祭天祈福圣地
重庆大足石刻――石窟艺术的典范,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青城山和都江堰――巴山蜀水的奇葩
洛阳龙门石窟――伟大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明清皇家陵寝――明清帝王魂归处
大同云冈石窟――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失落在东方的王城
澳门历史城区――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合体
安阳殷墟――第二个古埃及
开平碉楼与村落――华侨文化典范之作
福建土楼――东方亲情的历史见证
第二章 自然遗产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人世间的“桃花源”
黄龙风景名胜区――失落于人间的天堂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三江春水一起流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大熊猫的美好家园
中国南方喀斯特――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
摘要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陵陵园东侧1500米处。目前已发现三座,由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坑出土了约7000个秦代陶俑及大量的战马、战车和武器,代表了秦代雕塑艺术的*高成就。兵马俑陪葬坑均为土木混合结构的地穴式坑道建筑,像是一组模拟军事队列、旨在拱卫地下皇城的“御林军”。从各坑的形制结构及其兵马俑装备情况判断,一号坑为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主体部队,二号坑为由步兵、骑兵和车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则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出土了两组形体较大的彩绘铜质车马,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早、形体*大程度、结构*复杂、制作*精美的铜铸马车。它与兵马俑交相辉映,为秦始皇陵增添了新的光彩,也为研究秦代历史、铜冶铸技术和古代车制提供了实物资料,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大程度、结构*奇特、内涵*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壮观的考古成就。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景点追踪
秦始皇陵
陵,原指山陵,从战国中期起,人们因推崇皇权,把君王的坟墓造得“高大若山”,就开始称君王的坟墓为“陵”。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赢政继位当秦国国王,随后不久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又从全国征70万人到骊山,按“死乃以生”的原则,由丞相李斯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造陵墓,至赢政50岁驾崩,历时36载而成。起初秦陵高120米,后来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及人为破坏,降低到76米,但现在仍是历代帝王陵墓中*大程度的。
秦始皇陵坐西朝东,体现了君主专制和皇权独尊。陵园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墙,呈南北狭长的“回”字形,内部结构也**复杂。秦始皇死后,尸体放置在陵墓的地宫中。地宫的修建,据历史记载,挖土已深到地下水的深度,且穿透三层,在这样的深度建地宫,等于建在水中,于是所用石材加工**精细,并且石块之间的缝隙用铜、锡熔液灌注。在地宫中还用水银做成江河大海。另外墓中各个机关要道,都安装了带有开关的弩机,如有人私闯墓穴,必被射死。墓顶有用夜明珠镶成的天文星象,用鱼油做成的长明灯,以寓示秦始皇万寿无疆。另外在墓中还藏有无数奇珍异宝,总之,秦始皇陵就是一座地下的王国。
兵马俑一号坑
*早发现的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俑坑为土木混合结构,砖铺地,夯筑围墙,土层厚7~10厘米。东墙五门,西墙三门,南北各一。在发掘的1037平方米面积内,共出土武士俑580件,陶马24匹,还有各种兵器、车马饰。这些兵马俑组成一个宏大的军阵场面,*前沿是3列,每列70人的步兵前锋;后面是由步兵和马车组成的纵队,*后是面向两侧的两翼,以防敌人的截击和包抄。这种严密的军阵再现了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国、驰骋疆场的壮烈场景。
兵马俑二号坑
1976年5月,经过考古队调查钻探,在一号坑东端的北侧又发现兵马俑坑,称为二号坑。二号坑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处96米,南北*宽处98米,深约3.2米,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方法与一号坑基本相同。它的东西两边各有3个斜坡门道,北边有1个门道。这是一个以步兵为前锋,战车为右翼,骑兵为左翼,车步混编部队居中的多兵种大型军阵。1976年5月至1977年8月,考古人员开始对二号坑进行局部试掘,清理出木质战车10乘、拉车的陶马67件、陶质车士俑28件、骑兵武士俑32件、步兵俑163件以及大量的青铜兵器、铜车马器、铜、铁工具等。1994年3月1日,考古队对秦俑二号坑进行了正式发掘。二号坑考古发掘从一开始就被列为省、国家的重大发掘项目,并且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密切关注。在二号坑的发掘中采取了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同步进行的做法,文物保护人员亲临考古工地现场,采用新方法、新工艺使出土的文物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清理出土了一批精美的彩绘跪射武士俑,其绚丽的色彩和惟妙惟肖的造型堪称秦俑之*。彩绘俑的清理出土和保护成功,是20多年来秦俑考古中的重大收获。
兵马俑三号坑
1976年6月,考古队在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通过考古钻探,又发现了兵马俑坑,称为三号坑。1977年3月至12月,考古队对三号坑进行了全面发掘,发掘面积520平方米。198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对三号兵马俑坑进行二次考古发掘清理,通过发掘认识到,这是一个平面形制呈“凹”字形的地下土木结构建筑,从中出土驷马髹漆木质战车1乘、拉车陶马4匹、铠甲武士俑64件、青铜兵器30余件以及大量铺地青砖等。从建筑结构、陶俑排列方式、战车级别及其与一、二号坑的相对位置判断,它象征着统帅一、二号坑大军的指挥部。
秦始皇兵马俑,可以同埃及的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秦朝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P20-2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