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巧夺天工
字数: 100.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作者: 程颖
出版日期: 2013-08-01
商品条码: 9787539641089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48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13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描述了20多位中外历目前的奇工、异术和巧匠,每一篇用3000字左右的字符来展现他们的传奇之处。如中国历目前有名的巧匠鲁班,他在实际生活中发明了墨斗、刨子、钻子,以及凿子、铲子,锯子等工具,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如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者蔡伦,给我们中国甚至全世界的文化发展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影响。通过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加深对这些奇工、巧匠的了解和认识。
目录
塑像圣手——杨惠之
制墨第一人工匠——李廷硅
制做湖笔的百年老店——“王一品斋”
纺织业的永远丰碑——黄道婆
紫砂壶鼻祖——供春
制成“张小泉剪刀”的——张小泉
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
泥人张——张明山
鼻烟壶内画的一代宗师——周乐元
“针神”——沈寿
十八街花创始人一范桂林
……
湘绣大师——刘爱云
竹编艺人——马富进
摘要
塑像圣手――杨惠之
杨惠之是唐朝开元时期的雕塑家,生卒年不详,据有关的记载说是吴郡(今苏州)人,创作活动主要在唐开元(713-741)年间。早年曾学画,据说和吴道子是朋友,同时学习梁代张僧繇笔法。后转向学习塑像,他在南北各地寺院雕塑过许多塑像。他是中国古代甚至是世界艺术目前杰出的彩塑巨匠。他的雕塑作品在世界艺术目前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塑像作品栩栩如生,将许多艺术要素有效地紧密结合,创造了属于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被迫”学画
唐朝时,苏州有个叫吴山头的地方,吴山头旁边有个叫杏村的小山村。杏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都过着简单艰苦的生活。杨惠之就出生在这样一座不为人知的、普通的小村庄里。
杨惠之从小就喜欢弄泥巴,不管他随手从哪抓起一些潮湿的泥土,经过他的小手随便捏捏就活灵活现的,小伙伴们都很佩服他。他捏的许多菩萨被放在庙里竟然吸引了一些虔诚的人前来上供烧香,这就树立了他在伙伴中的头领地位。杨惠之把上供的东西都分给小伙伴们吃,伙伴们乐坏了,都愿意让杨惠之当大哥,跟随着他。
不料就是在他们享受着这杨惠之成果的喜悦之时,厄运开始降临了。当地的乡绅说杨惠之的做法亵渎了神灵,会给当地带来灾难,所以要惩办杨惠之。眼看杨惠之要遭殃,父母都很担心但又没有办法帮助他。这时,他家的一个邻居想到一个好办法,就劝他父母说:“既然你家孩子对这方面感兴趣,不然就送他到城里的道观去学个画神像的手艺,这样不仅可以逃过眼前乡绅的惩罚,而且将来有个手艺也好谋生。”杨惠之的父母听了后觉得很有道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很开心。他们到处求亲托友给杨惠之找学习的地方,就这样把他送去学画了。
奔画从塑
杨惠之从小心灵手巧,又跟了个手艺很好并且严格的师傅,几年下来杨惠之就能把神像画得活灵活现的。不过,有件事让他很失望,那就是每次他觉得自己画得不错的时候,再去比比他的师兄吴道子的作品,他才知道吴道子总是比自己画得好一些。但是杨惠之没有放弃,他决定要下苦功,希望勤能补拙,可以超过师兄。可是,*终他发现要超过师兄几乎是没什么可能的,并且吴道子的名声越来越大。如果他要超过吴道子必须另辟蹊径,只有这样才能够功成名就。就这样杨惠之放弃了学画,决定重新开始学习塑像。当然杨惠之的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他清楚自己的条件,他学过绘画,对石刻技术也有所掌握,如果他能把这两者完美地结合,肯定是能做出成绩的;另一方面可能是社会对他的影响。中国的雕塑艺术在殷周时期就出现了,当时主要是在铜器上雕刻,勾勒出人的粗略形象。到春秋战国时期,塑像的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东汉时期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佛教的佛像雕塑也传人中国,中国人对这种美术制品也有了需求。唐代是中国历目前经济文化步入全盛的一个时期,艺术上也出现了精彩纷呈的繁荣局面。在雕塑方面,传统雕塑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创新发展阶段,流传至唐代以臻于成熟,佛教比起前代更加盛行,塑像和壁画也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喜爱,但是并没有出现大量气度不凡的雕刻作品。就是在这种社会需求的刺激下,杨惠之选择了塑像,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到塑像艺术的学习之中。
杨惠之放弃学画之后,开始认真研究塑像。他仔细观察不同人的不同特征和各种神情,雕刻出来的塑像**传神,栩栩如生。
梅花扑鼻香
放弃学画后,杨惠之又捏起了泥人,但是和小时候不同,他不是为了好玩,而是因为可以通过捏泥人来把握人物的鲜明特征,几年的学画经历使他的泥人也捏得越来越好。
一个初夏的晚上,夜很静,只有田地里的青蛙不停地呱呱叫着。月亮冲破云的屏障,挂在天边,照亮了整个大地。半夜里,杨惠之吃力地抱着一尊自己新塑好的塑像。这尊塑像有一人来高,塑的是一位年轻的妇女,手里提着菜篮子,面朝外静静地站着。杨惠之悄悄地把她放在一个菜市附近的一个亭子里,因为这里每天人来人往,他想看看大家对这个塑像的反应。等天快要亮了,他就躲在离亭子不远的地方偷偷地观察着。
天刚刚发白的时候,一个早起去卖菜的菜农,挑着一大担蔬菜,看着亭子里的塑像停了下来,对着她问:“要买菜吗?”半天没有回应,菜农便上前了两步仔细地看看,才看出是一尊塑像,哈哈大笑起来,说:“这是谁把她放在这儿的?塑像太逼真了,手艺真不错!”
接着,一个卖菱角的,一个卖花的,都来向泥人打招呼,发现是塑像后不停地惊叹作者的高超技艺。P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