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禅
字数: 15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作者: 刘涛
出版日期: 2013-07-01
商品条码: 978754613582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46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5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白两汉时期经西域传到中国内地后,佛教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禅宗就是拥有代表性的中国佛教宗派之一。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禅宗诞生与发展的脉络,介绍厂禅宗要义和充满机趣的禅宗公案,详细解读了禅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希望读者可以从中领悟中国禅所蕴含的深刻智慧。
目录
禅宗的起源与传承
拈花微笑与禅宗之源
从初祖到六祖
禅宗五家七宗
宋代以后的禅宗
禅义与禅趣
禅宗要义
禅门公案
禅与中国文化
禅与诗歌
禅与绘画
禅与书法
禅与雕塑
禅宗寺庙
禅与传统养生
禅与钦食
茶禅一味
禅与武术
摘要
茶文化与佛教文化虽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但却息息相关。佛教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对茶的利用、发展与传播以及茶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佛教最初由西域传入中国,到东汉明帝时才正式流传,几乎与茶树得到广泛栽培是同时的。佛教盛于唐,又与饮茶习俗遍及中国几乎同步,这不是偶然的巧合。高山密林,云雾缭绕,是僧侣建庙和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茶与佛教基于各自的理由一同扎根于高山,因而首先利用茶叶的大都是寺庙的僧人。据记载,西汉甘露年间,四川蒙顶山一位名叫吴理真的人偶然发现野生茶叶清神解毒的功能,于是在山顶栽种了七株茶树,这是中国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的记载。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宋孝宗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并把他手植七株仙茶的地方封为御茶园。今天,蒙顶山优选的寺庙天盖寺中还供奉着吴理真“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的法像,所以后人称吴理真为“甘露大师”。
据《庐山志》记载,晋代时庐山上的“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庐山东林寺的名僧慧远就曾用自种的茶叶招待诗人陶渊明,二人吟诗饮茶,相谈甚欢。到了唐代,禅宗大兴。由于禅宗修行常需坐禅悟道,因而能够清心醒脑的茶叶便备受佛门青睐。而且饮茶除了提神醒脑之外,茶汤清苦、幽香、回甘的韵致与禅宗倡导的明心见性的精神不谋而合。佛门弟子争相饮茶,并以茶供佛,以茶示礼,以茶结缘,饮茶之风也随着禅宗的发展而得到广泛传播。中国很多名茶都创始于寺庙。如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原名“水月茶”,由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僧人首创。驰名中外的龙井茶产于杭州龙井寺。历代贡茶顾渚紫笋最早产自浙江顾渚山的吉祥寺,而君山银针产自湖南君山白鹤寺。黄山毛峰产自黄山云谷寺,乌龙茶则源于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寺等。
被誉为“茶圣”的唐代茶学大师陆羽(733―约804)也与佛家有着不解之缘。陆羽是个孤儿,3岁那年被竟陵(今湖北天门县)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不仅亲自种茶、制茶,而且对煮茶、品茶也颇有心得。在他的熏陶下,陆羽从小就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年后,陆羽经过多年的考察与研究,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而陆羽的至交好友、有名诗僧皎然也是一位善烹茶、品茶的茶僧,曾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描述了饮茶带来的神奇功效:“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他把“静心”、“自悟”的禅宗主旨贯彻到中国茶道,在饮茶中追求开释得道。
唐代河北赵州柏林禅寺的高僧从谂禅师留下一段“吃茶去”的公案。禅师分别问两位来求法的僧人是否曾到过赵州,一个说到过,一个说没有,禅师给他们二人的回答都是“吃茶去”。旁观的院主很奇怪,问禅师,为什么对两个人说“吃茶去”呢?禅师叫道:“院主。”院主答应:“喏。”禅师说:“你也吃茶去。”曾到客、未到客,乃至发问的院主,从谂禅师统统叫他们吃茶去,也许其中真意并不在茶,而是说吃茶吃饭都是参禅,人们只需以一颗平常心做该做的事情,就会得到觉悟。
在百丈怀海禅师制订的禅宗规范《百丈清规》里曾说:“茶汤之礼乃丛林重要行事,不得慢易仓遑,列队时不得缺席。”又说:“若有茶,就座不得垂衣,不得聚头笑语,不得支手揖人,不得包藏茶末。”早上起床时,禅僧要先饮茶再礼佛,饭后也是先饮茶再做佛事。坐禅时,每坐完一炷香就要下座饮茶,以提神益思,利于开悟。可见在禅寺中,喝茶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宋代禅师圆悟克勤在北宋政和年间在荆州弘扬佛法,入住夹山灵泉禅院。在此期间,他编写成禅宗经典《碧岩录》,并且潜心研习禅与茶的关系,以禅宗的观念来品茶,终有所悟,挥笔写下“茶禅一味”四个字。据说这幅墨迹后来传至日本,被奉为日本茶道的源头。
在长期的发展中,佛教禅宗形成了独特的禅茶制度。禅门僧人在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茶,祭拜佛祖的仪式中也将茶当做祭品,还把新旧职事僧交替的仪式称为“茶会”,经常举办“茶宴”来会客谈经,以向人宣传佛教禅理。饮茶不仅有利于参透佛经,对于保持身体健康也有很大作用。饮茶有助消化,可提神醒脑。茶的味道是平淡中带有幽香,温和而毫无刺激,可使饮茶的人心境平和纯净,没有私心杂念,这样有利于人们潜心向佛及保持心态的平衡,使身体各个系统保持正常,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P129-13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