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D之复合

D之复合

  • 字数: 247.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日)松本清张
  • 出版日期: 2013-10-01
  • 商品条码: 978753996371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了杂志的游记连载,作家伊濑和编辑浜中不断走访上古神话的流传地,却不知旅程中的每一个足迹,都在一步步描绘一幅几乎覆盖日本全境的巨大“死亡密码图”,引领所有能够解读它的人,踏入万劫不复的战栗深渊……
作者简介
松本清张(1909-1992),卖扫帚的日本悬疑小说宗师松本清张,出身底层,小学学历,二战老兵,40岁以前一直以沿街叫卖为生;正因为如此,他洞察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阶层、每一个秘密。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摘要
    下午三点五十三分,柴油列车离开天桥立站,朝西驶去。这天是十月二日,天空中阴云密布。虽然刚入秋,却冷得有点过分。
    伊濑忠隆对时间了解得如此准确,是因为列车驶离站台时,他的视线刚好落在手表上。他这样做,并不是想根据小卖部上方的车站电子钟矫正手表的时间,只是太无聊罢了。
    伊濑小小地伸了个懒腰。和他一同从京都上车、在绫部换车的乘客,有一半在天桥立站下了车,车厢一下子空了。这让他的无聊感骤增,而且此后列车将继续深入乡村,这也使他倍感落魄。
    四国出身的浜中三夫坐在对面。看到伊濑忠隆在打哈欠,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浜中连忙安慰道:“老师,只要再忍耐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了。”他说的是四国方言,发音却像关西方言一样软绵无力。
    “这样啊。抵达那里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四十五分,对吧?”伊濑心不在焉地反问道,将目光投向窗外。
    厚厚的云层遮蔽了阳光,云层下方是狭长的铅灰色海平面。长着一排松树的细长沙堤将海面对半分开,朝远处延伸开去。由于阴天的关系,环绕海面的群山颜色暗淡,作为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桥立看起来并不惹眼。
    列车沿着弯弯曲曲的海岸行驶,透过窗户可以仔细观赏天桥立。可没过多久,列车就把这一景观抛到后面.驶入更加单调乏味的山峦之中。为了方便铲除积雪,普通农家的房顶上铺着上釉的瓦。这多少算是点特色,但只能断断续续地看见,在窗边一闪而过后就消失了。
    浜中将剩下的一枚口香糖递给伊濑:“老师,咱们差不多到山阴了。”说着。他把视线投向窗外。
    他们一大清早就赶到羽田机场搭乘飞机.降落伊丹机场后,又乘车赶往京都站,在那里等候火车,很后才坐上柴油列车,整个过程辗转了近四个小时。年轻的浜中为了安抚疲劳不堪的伊濑,途中屡屡主动寻找话题。刚才聊到山阴,他又借题发挥,说因为“山阴”这个地名给人阴暗的感觉,便有人发起改名运动,这事甚至还上了报纸。
    “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浜中感叹,“很多古地名明明都有各自的来由,却一个个都消失了。名为‘山阴道’的行政区早在八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
    浜中只有三十二岁,却有着广博的学识。之前的谈话也表明了这一点。他博览群书,虽都涉猎不深,却博闻强识。“山阴”这个名字很早出现在大宝元年,即公元701年。在万叶时代,人们把山的南面,即向阳一面称为“阳”,而将与之相对的北面,即背阳一面称为。阴”。从传统意义上说,作为背阳面的“山阴”的确给人以阴暗的感觉。不过,浜中并没有谈及这一点。
    伊濑忠隆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小说家。他与浜中是在自己位于练马区的肮脏廉价出租房里认识的。那儿以至今犹存的武藏野遗风闻名,实际上只是因为地处偏远,附近还长着些杂木林而已。当时浜中主动前来拜会,他名片上的头衔是“《草枕》月刊副主编”。
    伊濑的妻子连忙将这位约稿人领到客厅,那是这个家里很体面的房间。然后伊濑才慢条斯理地出来与浜中三夫见面。
    浜中体型微胖,个子不高,长长的卷发乱蓬蓬地纠缠在一块儿。小脸红彤彤、胖嘟嘟的,眼睛大,鼻子小,嘴巴抿成一条缝.看起来就是一张惹人怜爱的娃娃脸,根本不像杂志的副主编。
    不过,让如此年轻的人担任副主编,对小杂志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虽说某些名不见经传的杂志偶尔会向伊濑这种没多少名气的小说家约稿,但伊濑还是靠前次听说《草枕》这本杂志。看到浜中的名片时,他还以为这是本俳句杂志,于是询问浜中。
    浜中答道:“是这么回事,虽然从名字很容易联想到俳句或短歌之类的刊物,其实鄙刊是一本旅行杂志。”
    “原来如此,用的是‘草枕’一词的本意啊。”伊濑点头道。
    浜中还补充道,有人还会联想到夏目漱石的同名小说《草枕》,甚至会单从“枕”字判定他们办的是杂志。
    浜中继续介绍,《草枕》的创刊号已经上市,第二期的组稿也已完成。正在进行编辑,希望伊濑忠隆能为第三期杂志写稿。
    “是要我写小说吗?”伊濑问。 “不是,我们想要的是一种可以连载、阅读性强的游记和随笔的综合体。”浜中回答。连载的主题定为“探寻偏远之地传说之旅”。
    “为什么要找我写?”伊濑追问。
    “我拜读过老师偶尔创作的随笔,觉得相当有趣,希望老师能写出那种味道的文章来。”
    浜中说他看过伊濑的所有随笔。那些作品里都融人了伊濑以前研究过的民俗学知识,范围涉及全国各地。
    所以,在《草枕》杂志的编辑会上,伊濑被认定为很合适的执笔者。浜中把伊濑的全部作品都看了一遍,光是这点就足以令人感佩。
    伊濑动心了。首先,他本就处于无人约稿的状态,家计艰难,这从他妻子对浜中的殷勤招待中也能窥见端倪。妻子不停地向伊濑使眼色。催他快点接受浜中的委托,可他觉得这种时候不宜表现得太过急不可耐,于是故意推搪,告诉浜中自己想听听更具体的要求。
    浜中解释说,如今旅行杂志中掀起了探秘偏僻之地的热潮。不过,仅凭这一点并不能彰显《草枕》杂志的特色,他们还想进一步发掘那些地方的传说。不光是浮光掠影的介绍,还要从现代视角作分析。他们也欢迎对相关衍生话题的深入探讨,如以传说为基础推论日本民族历史的发源、平民与统治阶层的关系等等;也可以涉及考古学、地质学方面的解说,以及对文明的评论、对社会的解读。宗旨是不拘类型,多多益善。
    “放眼全国,除了伊濑老师,没有第二人更适合担此重任。”浜中张开他的樱桃小嘴陈述道。
    伊濑已经拿定主意――这份差事十分有趣,他打算一试身手。当然,他并不像浜中奉承的那样博学.但也想写出标新立异的游记来。现在的游记都不介绍景点相关的地理和风俗知识,只是一味地借景抒情。他立志创造一种崭新的游记文学。
    浜中见伊濑动了心,便趁热打铁地告诉他,自己心目中靠前次探秘的备选地是丹后的城崎温泉附近。准确地说,是一座名叫网野的小镇。网野镇在城崎东北偏东二十五公里左右,位于深入日本海的丹后半岛的左端。那一带沿岸流传着浦岛太郎的传说,拥有专门祭祀浦岛大明神的网野神社。那里并非观光胜地,附近的木津温泉也没什么名气。编辑部就是想在杂志上介绍这样的地方,所以将它列为靠前次探秘的备选地。
    另外,浜中还打算在探访网野神社的同时,绕去纪卅l的加太看一看。那里是研究日本古代史时经常会关注到的地方,而且有名的淡岛神社就在加太附近。淡岛明神被誉为妇科病之神,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是颇具研究价值的对象。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