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一个人的心理学
字数: 220.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作者: 亦枫
出版日期: 2013-08-01
商品条码: 978751640420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2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写给每一个成年人的幸福能量书 43个奇妙的心理现象解惑 搭救你于情绪的陷阱之中 将看似复杂的生活简化到底
内容简介
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为什么我会做出违背意愿的选择?
为什么我会为微不足道的小事火冒三丈?
为什么我会是那个不幸的人?
……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问题纠结着我们,让我们陷入思维的死胡同,无法走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走进了心理陷阱,它掩盖了事情的真相,让你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
本书将带你走进奇妙的心理世界,走进那些你不曾知道的却左右着你的秘密,用一个个生动的真实故事,引出43种奇妙的心理现象,帮助你分析、解答心中的困惑。这,就是写给每一个成年人的幸福能量书,适合你,适合我,也适合他。
作者简介
亦枫,有着春天般笑脸、阳光般心境,嘻嘻哈哈生活的人,有人骂他是没心没肺的疯子,亦有人把他尊为答疑解惑、宽心解闷的“大仙”,在他看来,一切都是浮云。 当岁月的双手过滤掉心中的杂质,剩下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真实的躯壳。可惜外界的诱惑、浮华已经让很多人迷失了自己,留下了“万里觅知音,却与自己??因被冷落与忘怀而悲从中来的,终生相伴又不得谋面的自己,擦肩而过”的遗憾。 只有当心在浮躁中慢慢归于平静时,我们才能遇见那个与我们相伴、却不曾谋面的自己,看清一个真实的自己。有拙作《寻找心灵的桃花源》、《遇见心里的你》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寻找遗落的自我
巴纳姆效应:别在虚荣的光环中迷失
非理性定律:人其实都是感情型动物
不值得定律:听一听内心的声音
心理暗示定律:我真的不行
甜柠檬效应:接纳自我,正视自我
自我选择效应:尊重自我,做出正确选择
过度理由效应:别再给自己找冠冕堂皇的借口
半途效应:坚持就会有奇迹发生
晕轮效应:眼见不一定为实
第二章谁左右了我的情绪
布里丹毛驴效应:人贪心必生烦恼
踢猫效应:别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传染源
破窗效应:请尽快修补你的情绪缺口
鸟笼效应:多出来的烦恼
塞利格曼效应:别让一次失败成为终身的阴影
约翰逊效应:保持一颗平常心
心理摆效应:消除情绪的大起大落
情绪效应:别让坏情绪毁了你
霍桑效应:对付压力优选的办法是宣泄
情绪ABC理论: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
齐加尼克效应:别让持续的工作压垮你
亨利效应:假装快乐,你就会真的快乐起来
卡瑞尔公式:糟糕的事情里往往蕴含着希望
第三章怎样被人喜欢
相悦定律:想被别人喜欢,就先去喜欢别人
互惠关系定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阿伦森效应:请不要将你的热情降温
约哈里窗户定律:敞开心扉,才能真心换真心
示弱定律:示弱也是一种强大
刺猬效应:有距离才有美
超限效应:过犹不及,适得其反
投射效应:别用自己的尺度去揣测别人
改宗效应:有主见的人更受欢迎
登门槛效应:人们都乐于接受最小的要求
老鼠夹效应: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四章破解幸福的密码
空白效应:遗憾也是一种美
流言的心理效应:流言毁灭幸福
心理饱和定律:保鲜的婚姻才幸福
洛克定律:走在奋斗的路上是幸福的
烂苹果效应:忘却是一种幸福
皮格马利翁效应:幸福就是你期待的样子
驼峰效应:挫折也是一种幸福
巴凯特现象:远离攀比,生活更幸福
从众效应:不为别人的选择所动
视网膜效应:幸福就在自己的眼中
摘要
巴纳姆效应:别在虚荣的光环中迷失
在这个世界上,*难的事情不是了解别人,而是认识自己,被人戴了高帽子,常会因得意忘形而迷失了自己,被人批评两句,又会因负面信息而全盘否定自己,所以,我们常常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到底是怎样的人?
迷失
秦凯是个胸怀大志的青年,大学毕业后,独自一人来到深圳,来之初他就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一定要在深圳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应聘到了一家外贸公司,从销售员干起,一转眼五年过去了,秦凯因为自信与踏实肯干的品质赢得了老板的好评,将他升为销售经理。
升为经理后,秦凯工作更加努力了,收入也翻了番。很快,他就在深圳的繁华地段贷款买了一套房子,将老家的父母接到了身边,和他相恋了多年的女友也从千里迢迢的河北来深圳投奔他。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美好,幸福的日子就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着。
自从升为经理之后,秦凯的应酬多了,以前每天除了工作,很少与同事们有太多的交集,同事们也都觉得秦凯有些“土”,不会K歌,不会蹦迪,就连喝酒都不会,所以,很少有人和他交往,但现在却不可同日而语了。
秦凯是老板眼中的红人,听说老板还准备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办新公司,到时候肯定会让秦凯去发展业务,那么,这边经理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如果能与秦凯搞好关系,到时候秦凯要是能在老板面前美言几句,经理的位置就非自己莫属了。
因为有了这样的小算盘,同事们与秦凯的交往自然密集起来,“秦经理脑子活”、“秦经理为人和善”、“秦经理前途无量”……夸奖的话不绝于耳。起初,秦凯只把它当成同事们的恭维,还时时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但渐渐地,他的心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每每听到同事们的赞美,心里都美滋滋的,甚至有些飘飘然,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不由地说话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骄傲,对同事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动不动就责备下属办事不利,有时还会暴跳如雷。以前那个平易近人的领导不见了,私下里,人们都管他叫“咆哮帝”。
因为秦凯的“性情”大变,同事除了说些恭维的话,很少与他深入地交流,更不用说像以前那样指出秦凯工作中的漏洞了。对于这些变化,秦凯并没有太在意,只把它解释为“自己太很好了”,别人怎能看到我的“高瞻远瞩”呢?更不用说对我指手画脚了,他们没有那样的本事。
自从秦凯从一个“广开言路”的领导变成了独断专行的人,以至于工作中屡屡出现失误,老板多次批评他,但他并没有反省,只是把责任都推到了下属的身上。一次,因为秦凯的大意,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漏掉了重要的一项内容,导致公司损失数十万。
老板一气之下,将秦凯从经理的位置上撤了下来,成为一名普通的销售员。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的秦凯身边早就没有了“追随者”,更没有了“甜言蜜语”,有的只是同事的“冷嘲热讽”、“指桑骂槐”。
位置的落差,心里的失落,一下子让秦凯迷失了方向,他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真的那么差劲吗?”“我为什么这么笨啊?”,那个曾经意气风发、信心十足的青年早已经不见了踪影,有的只是一个在深夜买醉的人。
认识自己永无止境
早在两千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自己”作为铭文刻在德尔斐神庙上。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得不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那么,为什么认识自己如此之难呢?或许是别人脸上的污点,我们可以一目了然,但若是自己脸上的污点,则很难看见吧。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爱因斯坦的父亲对儿子说:“昨天我和邻居杰大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大叔在前,我在后。我们抓着扶手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爬上去。下来时,杰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杰大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竞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大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黑黑的,于是我就到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干净净的,只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子,说他是个小丑。”
爱因斯坦听完,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后,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
由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受巴纳姆效应的影响,人们很难正确认识自己,总是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导致自我认识的偏差。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