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易堂九子研究
字数: 483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马将伟
出版日期: 2013-08-01
商品条码: 978750974886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527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1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马将伟博士的《易堂九子研究》一书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清初隐居于江西宁都的一个遗民文士群体即易堂九子。通过易堂文人的个案创作,考察其与明末清初文风的关系。
此书一开始就展示了在刀光剑影中的清初环境,然后指出,易堂诸子等清初遗民处于时代“夹缝”之中。他们心系皇明,然皇明已亡;身处大清,又视满人为寇仇。作者指出:易堂文人群的形成及其行为方式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而具有了丰富的文化意蕴,从他们的心灵世界可以折射出明清易代之时士人的真实处境及生存心态。他们以一种痛苦而又倔强的姿态审视着生命的意义,同时以坚韧的毅力追寻着自己的“理想”。
内容简介
《易堂九子研究》作者马将伟力图从基本文献人手,原原本本,把隐居于翠微峰的易堂九子独特的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文化传统、师友、诗学与文化主张,以及他们与历代的遗民、与明代其他地区的遗民群体的异同……尽可能地展示出来,以还原这一段独特的历史。虽然历史是不可能还原的,我们也无法回到历史现场,但我们仍可以凭借文献与自己的体验去想象历史,尽可能地接近历史。《易堂九子研究》最有价值之处,就是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它对于易堂九子这个学界尚未足够重视的一个文人群体的生活、心态、师友交际、学术与文风、诗学与诗风以及他们的地位与影响皆有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
作者简介
马将伟(1976—)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文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州大学俗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学批评;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一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12CZW012)、广州市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一项(11041),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绪 论1
第一章 易堂文人群体之形成10
第一节 易堂文人群体形成的时代境况10
一 战事之惨烈11
二 政令之酷急14
三 易堂“结社”与“性命共保”17
第二节 易堂文人群体形成的文化因素20
一 明代文人结社与讲学风气的影响20
二 明代文人雅集、诗酒风流等重文艺之风的浸润26
三 前代遗民生活方式的榜样作用31
第三节 易堂文人群体的性质35
一 易堂文人群体的组织形态36
二 魏禧的领袖作用40
三 易堂诸子的结社意识44
四 易堂文人群体的性质46
第二章 “以生为寄,以死为归”:易堂九子生存状态之考察52
第一节 “出”“处”之间:魏际瑞之游幕及其悖论性生存53
一 魏际瑞游幕考略54
二 游幕之由59
三 游幕之为66
四 遗民情结与慕隐心态71
第二节 遁世与用世的纠葛:曾灿逃禅考论
――兼论林时益晚年之好禅77
一 曾灿逃禅考略78
二 “封侯之志”的幻灭与逃禅之由85
三 “藏其用者”:逃禅意义之生成93
四 “用禅悦以为达”:林时益晚年之好禅99
第三节 躬耕自养与桃源世界的追寻104
一 “躬耕”之作为一种生存方式104
二 桃源世界的追寻及其悖论108
第四节 游历:以遗民的方式122
一 生死之议:“生”之焦虑与“游”之选择122
二 生命之征:“游”的思想意义134
第三章 “以朋友为性命”:易堂师友录155
第一节 江右地区遗民师友157
第二节 岭南、皖中、闽中地区遗民师友177
一 岭南177
二 皖中186
三 闽中196
第三节 吴、越地区遗民师友200
一 吴中200
二 越中213
第四节 非遗民师友221
一 贰臣221
二 清初仕宦文人233
第四章 易堂学术与易堂文风255
第一节 “易堂真气,天下罕二”:易堂之学论述256
一 对明季学风之批判258
二 以“实”“真”而救“虚”“伪”262
三 师道与史教传统之重建273
第二节 废存之间:关于八股文的论争――以魏禧《制科策》为中心284
一 “废八股而勒之以论策”:魏禧的策略286
二 “经义负人”还是“人负经义”:邱维屏的论争291
三 八股文与古文297
第三节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经世”305
一 关于“立言”的思考305
二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经世”312
三 “积理”“炼识”论:文以经世的实践324
四 养气论334
五 对明代“秦汉派”及“唐宋派”的整合――兼及清初文章之取径问题341
六 关于“法”的言说353
第四节 易堂古文创作述论361
一 雄拔刚健、闳肆奇伟:魏禧论策文与易堂文章的美学风格
――兼论四库馆臣“策士之文”之评价362
二 表扬忠烈、以文存史观念下的传志文379
第五章 易堂诗学与诗风392
第一节 易堂情本诗学及其理论建构393
一 情本论393
二 品格论399
三 感兴论405
四 声韵论416
第二节 杜诗典范与易堂诗风――以“出郭九行”为中心422
一 “出郭九行”与“诗史”精神422
二 “出郭九行”的艺术特点430
三 杜诗典范与易堂诗风436
第三节 易堂诗歌创作述论446
一 故君故国之思447
二 咏史寄寓之怀453
三 山水田园之咏462
四 游历羁旅之情469
结 语 易堂九子在清初文坛的地位及影响475
第一节 易堂九子在清初文坛的地位475
第二节 易堂后学481
附 录 易堂九子著述考录487
参考文献512
后 记5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