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技能训练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技能训练

  • 字数: 468.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琦
  • 出版日期: 2013-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90974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5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没有过多的教条,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案例,以及业务活动中所要运用的图表深入浅出地告诉读者怎样做人力资源管理。
本书的编排基于企业人力资源业务开展的逻辑顺序,安排了八个项目,即组建团队→考核方案制定→培训项目实施→员工手册制作→满意度调查→工作分析→用人招聘→薪酬方案策划,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另外,将绩效考核的内容贯穿全书,既实践了专业内容,又成为课程控制和成绩评定的手段。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十分强调过程性考核,而人力资源管理的考核技术提供了天然的工具,因此,将这一内容贯穿全程既满足了过程性考核的需要,又是贴合实际的真实的专业实践。
本书适合实践型本科及高职高专类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师生选作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各类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李琦,教授,博士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劳动经济管理系主任,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很好青年骨干教师,重量骨干重点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带头人,北京市级重点支持专业带头人,北京市级很好教学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团队”带头人,市级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源市场等,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著教材4部,其中主编重量精品教材1部,北京市级精品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区、校级课题研究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目录
上篇 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教学基础理论
模块一 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模块二 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实现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功能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与作业活动
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与职权
四、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模块三 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
模块四 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与方法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
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四、人力资源预测结果的平衡

下篇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技能项目化训练
项目一 组建课程团队
进程一 项目选择
进程二 项目能力分解
一、团队合作的基础——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员工
二、出色的个人素质应转化为团队共同的能力
进程三 项目技能详解
一、团队要素
二、团队的构成和外部环境
三、团队的发展阶段
进程四 项目教学评价
项目二 团队绩效考核方案设计
进程一 项目选择
进程二 项目能力分解
一、绩效管理岗位说明书示例
二、关键岗位能力分析
三、绩效管理岗位工作流程
进程三 基于岗位说明书职责的项目能力详解
一、绩效管理制度的建设与维护
二、日常绩效考核工作管理
三、绩效管理沟通与辅导
四、绩效考核结果管理?
进程四 项目执行所需工具表格
一、绩效管理岗位常用工具表单
二、绩效管理岗位业务示例
进程五 项目教学评价
项目三 人力资源培训项目策划与实施
进程一 项目选择
进程二 项目能力分解
一、培训管理岗位说明书示例
二、关键岗位能力分析
三、培训管理岗位工作流程
进程三 基于岗位说明书职责的项目能力详解
一、培训制度建设
二、培训管理实施
三、培训相关日常管理工作
摘要
    
    (三)人力资源的特征
    人力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种,具有与一般经济资源共同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物质性,一定的人力资源必然表现为一定数量的人口;②可用性,通过人力资源的使用可带来价值的增值;③有限性,人力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其载体具有生物的有限性。但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有着不同于其他经济资源的特征。
    1.附着性
    从人力资源的概念知道,人力资源是凝结于人体之中的质量因素的总和,必须依附于一定数量的人口之上。虽然人力资源不等同于人口本身,但却不可脱离人这一载体。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所有权的天然私有的特性,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一门独特的管理学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必须通过对人的激励与控制才能实现。
    2.能动性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是指人在生产过程中居于知名品牌地位,在生产关系中人是很活跃的因素,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具有不断开发的潜力。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具有意识,知道活动的目的,因此人可以有效地对自身活动作出选择,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②人在生产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支配其他资源的知名品牌因素;③人力资源具有自我开发性,在生产过程中,人一面是对自身的损耗,而更重要的一面是通过合理的行为从而得到补偿、更新和发展,非人力资源不具有这种特性;④人力资源在活动过程中是可以被激励的,即通过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动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⑤人作为人力资源的载体可以自主择业,选择职业是人力资源主动与物质资源结合的过程。
    3.双重性
    人力资源既具有生产性,又有消费性。人力资源的生产性是指,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人力资源的利用需要一定条件,必须与自然资源相结合,有相应的活动条件和足够的空间、时间,才能加以利用。人力资源的消费性是指,人力资源的保持与维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财富。生产性和消费性是相辅相成的,生产性能够创造物质财富,为人类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消费性则能够保障人力资源的维持和发展。同时,消费性也是人力资源本身生产和再生产的条件。消费性能够维持人的生计,满足需要,提供教育与培训。相比而言,生产性必须大于消费性,这样组织和社会才能获益。
    4.时效性
    人力资源的时效性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内因是指人力资源的载体-一人的生命所具有的周期性,只有当人处于成年时期,并投入社会生产活动中,才能对其开发利用,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当人未成年或老年时,或其他原因退出劳动领域时,就不能称其为人力资源了。外因是指人力资源所表现出的知识、技能等要素,相对于环境和时间来讲是有时效性的,如果不及时更新就难以满足外部条件变化的要求;另外,人力资源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荒废和退化。人的知识、技能如果得不到使用和发挥,就可能会过时,或者导致人的积极性消退,造成心理压力。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