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红楼梦

红楼梦

  • 装帧: 线装
  • 出版社: 岳麓书社
  • 作者: (清)曹雪芹,高鹗
  • 出版日期: 2013-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380069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7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岳麓书社出版的《红楼梦》(线装本)为中文繁体竖排,采用手工宣纸印制,古朴大方,纸质柔软,色泽均匀,一册在手,如若无物,适合读者个人阅读与收藏。
内容简介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优选成就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有名文学家。字梦阮,号雪芹,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80回稿子。
高鹗,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据传《红楼梦》后四十回为高鹗所作。
目录
【一】
第  一  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第  二  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説榮國府
第  三  回  託内兄如海薦西賓  接外孫賈母惜孤女
第  四  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第  五  回  賈寶玉神遊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紅樓夢
第  六  回  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劉老老一進榮國府
第  七  回  送宫花賈璉戲熙鳳  寧國府寶玉會秦鐘
第  八  回  賈寶玉奇緣識金鎖  薛寶釵巧合認通靈
第  九  回  訓劣子李貴承申飭  嗔頑童茗烟鬧書房
第  十  回  金寡婦貪利權受辱  張太醫論病細窮源
第  十  一  回  慶壽辰寧府排家宴  見熙鳳賈瑞起淫心
第  十  二  回  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賈天祥正照風月鑒
第  十  三  回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
第  十  四  回  林如海捐館揚州城  賈寶玉路謁北静王
第  十  五  回  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
【二】
第  十  六  回  賈元春才選鳳藻宫  秦鯨卿殀逝黄泉路
第  十  七  回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第  十  八  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倫樂寶玉呈才藻
第  十  九  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静日玉生香
第  二  十  回  王熙鳳正言彈妒意  林黛玉俏語謔嬌音
第二十一回  賢襲人嬌嗔箴寶玉  俏平兒軟語救賈璉
第二十二回  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製燈謎賈政悲讖語
第二十三回  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  醉金剛輕財尚義俠  癡女兒遺帕惹相思
第二十五回  魘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靈玉蒙蔽遇雙真
第二十六回  蜂腰橋設言傳心事  瀟湘館春睏發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第二十八回  蔣玉函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多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  三  十  回  寶釵借扇機帶雙敲  椿齡畫薔癡及局外
【三】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
第三十二回  訴肺腑心迷活寶玉  含恥辱情烈死金釧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動脣舌  不肖種種大承笞撻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錯裏錯以錯勸哥哥
第三十五回  白玉釧親嘗蓮葉羹  黄金鶯巧結梅花絡
第三十六回  綉鴛鴦夢兆絳芸軒  識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回  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蘅蕪院夜擬菊花題
第三十八回  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第三十九回  村老老是信口開河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第  四  十  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  賈寶玉品茶櫳翠庵  劉老老醉卧怡紅院
第四十二回  蘅蕪君蘭言解疑癖  瀟湘子雅謔補餘音
第四十三回  閒取樂偶攢金慶壽  不了情暫撮土爲香
第四十四回  變生不測鳳姐潑醋  喜出望外平兒理妝
第四十五回  金蘭契互剖金蘭語  風雨夕悶製風雨詞
【四】
第四十六回  尷尬人難免尷尬事  鴛鴦女誓絶鴛鴦偶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調情遭苦打  冷郎君懼禍走他鄉
第四十八回  濫情人情誤思遊藝  慕雅女雅集苦吟詩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  五  十  回  蘆雪亭争聯即景詩  暖香塢雅製春燈謎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編懷古詩  胡庸醫亂用虎狼藥
第五十二回  俏平兒情掩蝦鬚鐲  勇晴雯病補雀毛裘
第五十三回  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陳腐舊套  王熙鳳效戲彩斑衣
第五十五回  辱親女愚妾争閒氣  欺幼主刁奴蓄險心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興利除宿弊  賢寶釵小惠全大體
第五十七回  慧紫鵑情辭試莽玉  慈姨媽愛語慰癡顰
第五十八回  杏子陰假鳳泣虚凰  茜紗窗真情揆癡理
第五十九回  柳葉渚邊嗔鶯叱燕  絳芸軒裏召將飛符
第  六  十  回  茉莉粉替去薔薇硝  玫瑰露引出茯苓霜
【五】
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寶玉瞞贜  判冤决獄平兒行權
第六十二回  憨湘雲醉眠芍藥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六十三回  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艷理親喪
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題五美吟  浪蕩子情遺九龍珮
第六十五回  賈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恥情歸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門
第六十七回  見土儀顰卿思故里  聞秘事鳳姐訊家童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賺入大觀園  酸鳳姐大鬧寧國府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劍殺人  覺大限吞生金自逝
第  七  十  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雲偶填柳絮詞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鴛鴦女無意遇鴛鴦
第七十二回  王熙鳳恃强羞説病  來旺婦倚勢霸成親
第七十三回  癡丫頭誤拾繡春囊  懦小姐不問累金鳳
第七十四回  惑姦讒抄檢大觀園  避嫌隙杜絶寧國府
第七十五回  開夜宴異兆發悲音  賞中秋新詞得佳讖
【六】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淒清  凹晶館聯詩悲寂寞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風流  美優伶斬情歸水月
第七十八回  老學士閒徴姽嫿詞  癡公子杜撰芙蓉誄
第七十九回  薛文起悔娶河東吼  賈迎春誤嫁中山狼
第  八  十  回  美香菱屈受貪夫棒  王道士胡謅妒婦方
第八十一回  佔旺相四美釣游魚  奉嚴詞兩番入家塾
第八十二回  老學究講義警頑心  病瀟湘癡魂驚惡夢
第八十三回  省宫闈賈元妃染恙  鬧閨閫薛寶釵吞聲
第八十四回  試文字寶玉始提親  探驚風賈環重結怨
第八十五回  賈存周報陞郎中任  薛文起復惹放流刑
第八十六回  受私賄老官翻案牘  寄閒情淑女解琴書
第八十七回  感秋深撫琴悲往事  坐禪寂走火入邪魔
第八十八回  博庭歡寶玉讚孤兒  正家法賈珍鞭悍僕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詞  蛇影杯弓顰卿絶粒
第  九  十  回  失綿衣貧女耐嗷嘈  送果品小郎驚叵測
【七】
第九十一回  縱淫心寶蟾工設計  佈疑陣寶玉妄談禪
第九十二回  評女傳巧姐慕賢良  玩母珠賈政參聚散
第九十三回  甄家僕投靠賈家門  水月庵掀翻風月案
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賈母賞花妖  失寶玉通靈知奇禍
第九十五回  因訛成實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寶玉瘋顛
第九十六回  瞞消息鳳姐設奇謀  泄機關顰兒迷本性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斷痴情  薛寶釵出閨成大禮
第九十八回  苦絳珠魂歸離恨天  病神瑛淚灑相思地
第九十九回  守官箴惡奴同破例  閲邸報老舅自擔驚
第一百回  破好事香菱結深恨  悲遠嫁寶玉感離情
第  一  百  一  回  大觀園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籤驚異兆
第  一  百  二  回  寧國府骨肉病災祲  大觀園符水驅妖孽
第  一  百  三  回  施毒計金桂自焚身  昧真禪雨村空遇舊
第  一  百  四  回  醉金剛小鰍生大浪  癡公子餘痛觸前情
第  一  百  五  回  錦衣軍查抄寧國府  驄馬使彈劾平安州
【八】
第  一  百  六  回  王熙鳳致禍抱羞慚  賈太君禱天消禍患
第  一  百  七  回  散餘資賈母明大義  復世職政老沐天恩
第  一  百  八  回  强歡笑蘅蕪慶生辰  死纏綿瀟湘聞鬼哭
第  一  百  九  回  候芳魂五兒承錯愛  還孽債迎女返真元
第  一  百  十  回  史太君壽終歸地府  王鳳姐力詘失人心
第一百十一回  鴛鴦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夥盜
第一百十二回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死讎仇趙妾赴冥曹
第一百十三回  懺宿冤鳳姐託村嫗  釋舊憾情婢感癡郎
第一百十四回  王熙鳳歷劫返金陵  甄應嘉蒙恩還玉闕
第一百十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證同類寶玉失相知
第一百十六回  得通靈幻境悟仙緣  送慈柩故鄉全孝道
第一百十七回  阻超凡佳人雙護玉  欣聚黨惡子獨承家
第一百十八回  記微嫌舅兄欺弱女  驚謎語妻妾諫癡人
第一百十九回  中鄉魁寶玉卻塵緣  沐皇恩賈家延世澤
第一百二十回  甄士隱詳説太虚情  賈雨村歸結紅樓夢
摘要
    此开卷第一回也。
     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日“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故当此蓬牖茅椽,绳床瓦灶,未足妨我襟怀;况对着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润人笔墨。虽我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日‘贾雨村’云云。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
     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说来虽近荒唐,细玩深有趣味。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人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来到这青埂峰下,席地坐谈。见着这块鲜莹明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甚属可爱,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人见了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那里去走一遭。”石头听了大喜,因问:“不知可镌何字?携到何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说毕,便袖了,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竞不知投向何方。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人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倒还全备。只是朝代年纪,失落无考。后面又有―偈云: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空空道人看了一回,晓得这石头有些来历,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来,有些趣味,故镌写在此,意欲闻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我纵然抄去,也算不得―种奇书。”石头果然答道:“我师何必太痴!我想历来野史的朝代,无非假借‘汉’‘唐’的名色,莫如我这石头所记,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况且那野史帑,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最易坏人子弟。至于才子佳人等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干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在作者不过要写出自己的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捏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添一小人拨乱其间,如戏中小丑一般。更可厌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大不近情,自相矛盾。竞不如我半世亲见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至于几首歪诗,亦可以喷饭供酒。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只愿世人当那醉余睡醒之时,或避事消愁之际,把此一玩,不但洗了旧套,换新眼目,却也省了些寿命筋力,不比那谋虚逐妄。我师意为何如?”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实录其事,绝无伤时淫秽之病,方从头至尾抄写回来,闻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人色,白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日《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卓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日《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石头记》缘起既明,正不知那石头上面记着何人何事,看官请听――
     按那石上书云: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间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物。只是一件不足,年过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手倦抛书,伏几盹睡,不觉朦胧中走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此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人世,趁此机会,就将此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家又将造劫历世,但不知起于何处?落于何方?”那僧道:“此事说来好笑。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那时这个石头因娲皇未用,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居住,就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他却常在灵河岸上行走,看见这株仙草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得换人形,仅仅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常说咱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那绛珠仙草也在其中。今日这石复还原处,你我何不将他仍带到警幻仙子案前,给他挂了号,同这些情鬼下凡,一了此案。”那道人道:“果是好笑,从来不闻有‘还泪’之说。趁此你我何不也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你我再去。――如今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位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拙,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只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固不可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得见否?”那僧说:“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面大书四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又见奶母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转身欲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是: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士隐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很该问他一问,如今后悔却已晚了。
     P1-P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