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培训师成长手册课程开发实用技巧与工具

培训师成长手册课程开发实用技巧与工具

  • 字数: 3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苏平
  • 出版日期: 2013-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0535166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7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培训师成长手册(第3版课程开发实用技巧与工具)》(苏平所著)主题之一,详细描述了作者的企业内部培训师核心工具:“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主题之二,则通过作者本人的经历以及对这些案例的剖析和点评,关注培训师从入行到熟悉的心路历程和实操经验。
书中收录的大量案例以及点评,有针对性地解决培训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项“病症”。
两个主题,工具加案例,相辅相成,既能满足已经具备一定培训经验的人士不断充电和提高的需要;亦能解决徘徊在门外,或者刚进门还在困惑和摸索的新手们的难题。同时对于广大HR从业者,甚至是从事其它行业,但有兴趣或有志于探讨培训行业知识的人员,也提供了一个最为快捷和实用的了解入口。
内容简介
困惑期:上台紧张怎么办?如何能有效开场和结尾?遇到“刺头”学员如何处理?怎样应对不同的问题?课程时间的控制不好如何改善……
成长期:探讨课程开发应该以课程和讲师为中心?还是以学员为中心?
蜕变期:本章的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是《培训师成长手册(第3版课程开发实用技巧与工具)》的核心内容。
修炼期:很多企业内部培训师的目标是成为职业培训师。这条路并不平坦,因为离开了自己熟悉的行业和企业,重新出发,不但要有勇气,还需要超强的承受力、学习力和自我营销能力。
《培训师成长手册(第3版课程开发实用技巧与工具)》(苏平所著)为了适合以上各阶段的不同读者,作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着手,将大量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与现实相结合,采用大量的对话形式,运用简笔画插图,重点提示,小结,培训工具总结,方法点评等;配合各章节特别设计的练习题,手把手地引导读者演练书中的各种方法和工具,相信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些启发和帮助。
目录
困惑篇 新手上路
第一节 缘起:从现实到网络
第二节 两点之间,曲线最短――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节 高空走钢丝――如何缓解紧张情绪
第四节 龙头加凤尾――有效开场和结尾
第五节 斗智又斗勇――如何应对不同学员
成长篇 内部讲师的成长
第一节 全脑出击――如何调动学员动积极性
第二节 一团乱麻――课程重点掌握
第三节 收放自如――如何有效控制培训时间
第四节 班门弄斧――如何提升专业度
蜕变篇 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
第一节 以终为始――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
第二节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培训需求的诊断和调研
第三节 功夫在诗外――课程大纲确定
第四节 近距离接触――课前问卷设计
第五节 水到渠成――课程设计
第六节 从知到行――问题树案例分享
修炼篇 职业培训师之旅
第一节 跑着等待――培训师的修炼
第二节 万绿丛中一点红――培训师的品牌营销
第三节 想说爱你不容易――培训管理与PDCA
第四节 永远在路上――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后记
附录
摘要
    第二节 两点之间,曲线最短――职业生涯规划
     一个月后的一天,张芸突然在QQ上问我:“苏老师,您觉得我应该转行吗?”
     我有些意外,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苏平:“你不是做得挺好的吗?怎么想到要转行呢?”
     张芸:“我跟您一样,从小的理想就是当老师。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不少诱人的工作机会,进这家外企做了专职内训师。企业有自己的课程体系、教材,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如:TTT(Train The Trainer)、企业文化、产品知识等。我是销售培训师,还被派到一线去实习了3个月。有了内训师的头衔,在让人羡慕的外企工作,最初我很开心。但现在我越来越不明白:我每次都很认真地准备课程,为什么学员不积极?公司这么肯花钱,给他们做培训,为什么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还要我们求着他们来上课。真搞不懂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苏平:“您是否了解过为什么会这样?”
     张芸:“问了,他们说我的课程都是理论,他们只想听回去马上就能用的方法。这可是我的弱项。因为我只去门店实习了3个月,他们个个销售都比我厉害!所以,我想是否应该转行去做销售?”
     苏平:“为什么想到要去做销售呢?”
     张芸:“以前我以为自己是一步到位。现在真的做了内训师?才知道如果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但自己没有底气,学员也不服气,培训效果不会好,也不可能成为一位优秀培训师。”
     苏平:“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培训师是个需要厚积薄发的职业,也是个需要‘曲线救国’的职业,没有捷径可走。”
     张芸很惊讶,问:“曲线救国?”
     苏平:“是的!因为企业培训师不同于学校的教师。考上师范,毕业后就可以做老师。但没有任何院校,能够直接培养出企业培训师。原因就是您刚才说的:企业培训师必须要有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
     张芸问:“苏老师,您也是‘曲线救国’的吗?”
     苏平:“没错!我虽然跟您一样,从小的理想就是当老师,但在企业工作积累了近10年,才真正走上了职业培训师的道路。”
     张芸顿时来了兴趣,说:“真的?您能跟我讲讲吗?我打电话给您。”
     于是,我就跟她讲起了我自己的成长经历。而张芸听得很认真,常忍不住“采访”我。
     我从小有两个理想:做老师和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当老师的梦想跟张芸一样,所不同的是我的“曲线救国”经历。
     大学读的不是师范专业,我毕业后南下广东。做过直销、跑过业务、管理过商场、推广过电子商务,也做过HR和管理。近10年的时间,我不断积累,终于在2001年时,达成了自己的理想。
     说起以前的种种际遇,朋友们都说我受了不少磨难。我却觉得:那是我人生中丰厚的养分,是我此生优选的财富。为什么这样说呢?看看我的收获吧:
     直销
     在广州做直销,每天提着十几斤重的书,白天穿梭于写字楼,晚上去家属楼。当时推销的是用250克铜版纸印刷,有着鲜艳彩图的《少儿百科全书》,一本书售价365元。虽然我们宣传时说:“每天只花一元钱”,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广州,这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晚上回家,一定要先用热水泡脚,一方面穿着高跟鞋走了一天,脚疼得厉害,这样可以缓解一下;另一方面,这样才能将被血粘在脚上的袜子脱下来。 身体上的磨练还好,心理上的冲击让我难以忘怀:每天在贴着“拒绝推销”的写字楼下徘徊,编着“张经理、王经理”想混过前台,或在马路上拦住陌生人做介绍、索要名片,以及在家属区楼下“蹲点”,等待有人回家,假装忘记带钥匙,好不容易混入楼中,敲开的房门却被狠狠关上。那种尊严全无的感觉和无奈,在生存的压力下已经被自己的眼泪稀释了,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耳中总是回响着刺耳的关门声。
     现在还记得,为了省钱,一次在将热得快(一根带电的铁棍)放在水桶中烧水时,差点酿成了火灾。
     不包食宿、没有底薪的条件,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压力;陌生拜访的种种际遇,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羞辱,也懂得了与人交流的技巧……
     P6-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