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山音

山音

  • 字数: 18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 作者: (日)川端康成
  • 出版日期: 2013-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42650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川端康成经典作品
★日本文学巅峰之作
★全新精装收藏版,余华倾情推荐
★川端康成的作品笼罩了我最初三年多的写作。 ——余华
★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诺贝尔奖文学授奖辞
内容简介
挪威诺贝尔学院评为“百年很好小说之一”
大师经典名作,全新精装收藏版,余华鼎力推荐
川端康成的作品,影响了余华、莫言、贾平凹等几代中国作家
川川端康成的作品笼罩了我最初三年多的写作。 ——余华
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诺贝尔奖授奖辞
新经典拥有川端康成作品定制版权
《山音》主要叙述信吾一家人的故事,儿子的外遇,女儿的婚姻失败,人到老年的悲哀,信吾对美丽儿媳菊子微妙的眷恋……
川端康成以惯有的唯美笔触,细腻冷静地将战后的世相、风格与现实,凝聚在日本自古以来的悲哀愁绪中,展现了诗与戏剧重迭意象的技巧。本书与同一时期所写的《千只鹤》,被公认为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
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作家。生于大阪。1968年以 “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山音》、《睡美人》等。
摘要
    一
     尾形信吾紧颦双眉,微微张开着嘴,似乎在思考什么。别人看来,或许觉得他不是在思考,而是在悲伤。
     儿子修一发现了,却习以为常,毫不介意。
     儿子理解得准确,父亲不是在思考,而是在回忆什么。
     父亲用右手摘下帽子,放在膝上。修一默默地将帽子拿过来,放到电车的行李架上。
     “嗯,喏……”这时信吾有点难以启齿,“前些日子回去的女佣叫什么来着?”
     “您是说加代吧?”
     “对,是加代。她是什么时候回去的?”
     “上星期四,五天前啦。”
     “是五天前吗?她五天前请假回家,现在竞连她的容貌、衣着都记不清了。真烦人啊。”
     修一想,父亲多少有点夸张。
     “提起加代,就在她回去的两三天前吧,我出去散步,刚穿上木屐,嘟哝了一句:‘大概是有脚气。’加代却说:‘是磨伤的吧。’她说得很雅,我很钦佩。上回我散步,木屐带磨破了皮肤,她说‘磨破’,我以为她是在‘磨伤’这词的前边加了敬语呢,昕起来很悦耳,我很钦佩。可是,现在我发觉她是说木屐带磨破皮肤,而不是在‘磨伤’这个词的前边加敬语,没什么值得钦佩的。加代说话的重音很怪。现在我突然觉得自己是被她的重音骗了。”信吾说,“你说个加敬语的‘磨伤’给我听听。”
     “磨伤。”
     “木屐带磨破皮肤呢?”
     “磨破。”
     “瞧!还是我的想法对了嘛。加代的重音错了。”
     信吾不是东京人,对东京话的重音没有把握。修一是在东京长大的。
     “我还以为她说磨伤加敬语,听起来很悦耳。她送我出大门,就跪坐在那里。现在我突然觉得她是说木屐带磨破,而不是磨伤加了敬语。我不由得这么想。可我想不起加代的名字,她的容貌、衣着,我也记不清了。加代在咱们家也待了半年吧?”
     “是的。”
     修一习惯了,所以对父亲一点也不表示同情。
     信吾自己也习惯了,但还是有点恐惧,无论怎样回忆,加代的形象还是没有清晰地浮现出来。脑子里如此空荡荡,不免有点焦灼,涌上几分感伤,有时心情反而变得平静。
     此时也是如此。信吾想象着加代跪坐在大门口、双手着地施礼的形象。当时她还稍微探出身子说:“是磨伤的吧?”
     女佣加代待了半年,信吾才好不容易追忆起她在大门口送行时的这副形象。一想到这里,信吾似乎感到自己的人生已经逐渐消逝。
     二
     妻子保子比信吾大一岁,已经六十三了。
     他们生育了一男一女。长女房子生了两个女儿。
     保子显得比较年轻,不像比丈夫大。这倒不是说信吾已经怎么老了,而是一般来说,妻子总该比丈夫小,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有这种感觉了。这跟她个子虽矮却结实健康有关吧。
     保子长得并不美,年轻时当然显得比信吾大,于是不愿意跟信吾一道外出。
     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才自然而然地按一般常识以夫大妻小来看待他们的?信吾想来想去,也弄不清楚。估计是五十五岁以后。按说女方老得快,然而事实却相反。
     信吾在去年花甲之年,吐了一点血。可能是从肺部咯出来的,可他不肯接受大夫的仔细诊察,也没好好疗养,后来倒也没出什么毛病。
     他的身体并没有因此而衰老。毋宁说皮肤反而变得光泽润滑了。躺了半个月,从眼睛和嘴唇的气色来看,仿佛返老还童了。
     以往信吾没有患结核的自觉症状。六十岁第一次咯血,总觉得有点凄怆,于是不大愿意让大夫诊察。修一认为这是老人的固执,信吾却不以为然。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