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技术管理

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技术管理

  • 字数: 516.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作者: 范宪周,孟宪敏 编
  • 出版日期: 2013-07-01
  • 商品条码: 9787565906008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7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技术管理(第2版)》以实验室安全技术为主题,从多方面分析和讨论了医学和生物学实验室(包括普通实验室和相关专业实验室)存在的危险性和可能造成的伤害,提出了避免或减少各种伤害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应该配备的相关工具、物资和设施,包括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对于各种实验室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的紧急救治方法,还专设章节进行了介绍。
    在第2版中增加了实验室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实验室安全评价体系两章的内容,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和安全检查依据。
    《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技术管理(第2版)》是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推荐教材;可作为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上岗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实验室管理工作者和安全管理部门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实验室及其地位、功能和分类
一、实验室的定义
二、实验室的地位
三、实验室的功能
四、实验室的分类
第二节 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一、实验室安全
二、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三、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三节 实验室安全技术
一、什么是实验室安全技术
二、实验室安全技术的主要范围
三、掌握实验室安全技术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
二、安全文化的提出与发展
三、安全文化的特点
四、安全文化建设及其重要地位
五、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第五节 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
一、规章制度及其特点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种类
三、制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原则

第二章 实验室环境设施与安全
第一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分级
第二节 实验室空间、门、窗设计与安全要求
一、实验室面积
二、实验室层高、地面荷载、墙体
三、实验室门、窗
第三节 实验室内外通道的设计和布局与安全要求
一、实验室外通道
二、实验室内通道
第四节 通风要求
一、自然通风
二、机械送排风
三、局部送排风
第五节 实验室照明与电力供给
一、实验室照明
二、实验室电力供给
三、实验室空调
第六节 实验室家具
一、实验台
二、试剂架
三、实验柜
四、实验室家具材料
第七节 给排水系统要求
一、给水
二、排水
第八节 实验室公用管网综合设计
一、工程管网布置
二、通信线网
第九节 防火、救火与其他安全设施
一、实验室专业涉及的防火措施
二、实验室防火器材
三、其他安全措施
四、防火安全教育

第三章 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第四章 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技术
第五章 实验室用电及其安全措施
第六章 化学试剂和危险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
第七章 实验室玻璃仪器和塑料器皿的安全应用
第八章 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管理
第九章 基因工程实验室的安全与管理
第十章 放射性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管理
第十一章 实验用动物的危害及其安全管理
第十二章 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第十三章 实验室事故致人身伤害的紧急救治
第十四章 实验室安全警示标志的作用、设置及管理
第十五章 实验室火灾的预防与扑救
第十六章 实验室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
第十七章 实验室安全评价体系
摘要
    2.安装
    安装仪器时,先在蒸馏瓶口配好插有温度计的塞子,调整温度计的位置,使之在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能接近为蒸汽所包围,才能正确地测得蒸汽的温度,通常水银球的上沿应恰好位于蒸馏瓶支管接口的下沿所在的水平线上。
    安装仪器的顺序一般是先从热源处开始,然后“由下而上”,“从左到右”。整套仪器应处于垂直平面,与实验台平行,稳定安全,便于操作。在铁架台上固定好蒸馏瓶的位置,铁夹夹在支管上方的瓶颈上,在另一铁架台上用铁夹夹住冷凝管的中上部分,调整铁架台和铁夹的位置,使冷凝管的中心线和蒸馏瓶支管紧密地连接起来,蒸馏瓶的支管须深入冷凝管扩大部分的1/2左右,这时铁夹应调节到正好夹在冷凝管的中央部分。在冷凝管下端接好接液管,接液管末端伸人接受器,常用的接受器是锥形瓶。各个塞子连接处要紧密。各个铁夹不要过紧或过松。整套装置要准确端正,不论从侧面或背面看仪器的中心线都在一条直线上。
    冷凝管外管用于通过冷凝水。在冷凝管下口用橡皮管与自来水管连接,而上口用橡皮管导出,直接引入下水道。
    3.操作步骤
    在干燥的蒸馏瓶中装入待蒸馏液体。装入蒸馏瓶时,应沿没有支管的一边慢慢倒人或从长颈漏斗中倒人,勿使液体从支管流出。为使沸腾平稳,可向蒸馏瓶内投入2~3粒沸石,塞好带温度计的塞子。再仔细检查一遍装置安装是否正确,仪器各部位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先在冷凝管下口缓缓通人冷水充满冷凝器,上口出水流入水槽,然后加热。*初时宜用小火,以免蒸馏烧瓶局部受热而破裂。慢慢加大火力,使温度逐渐上升到沸点时,液体开始沸腾,其蒸汽上升,由侧管进入冷凝管中因遇冷而凝成液体,流入接受器中。在液体沸腾期间,需要控制火焰,使蒸馏速度以每秒自接液管下1~2滴馏液为宜。因为在达到所需物质的沸点前,常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馏出液称“前馏分”。将前馏分蒸完,温度趋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较纯的物质。这时应换一个干净且干燥的接受器收集,记下此时的温度范围。若有规定,就按规定的温度范围收集。当一种化合物蒸完,若维持原来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温度会突然下降,此时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含量很少,也不要蒸干,当烧瓶中残留少量(0.5~lml)液体时,也应停止蒸馏,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爆炸事故。
    蒸馏完毕,先停火待稍冷却后再关好冷却水,拆卸仪器的程序和装配时相反,即按次序取下接受器、接液管、冷凝管和蒸馏烧瓶、温度计。
    (二)减压蒸馏
    减压蒸馏装置主要包括热源,蒸馏瓶、氏蒸馏头、冷凝管、温度计、接收器、吸收装置、测压计、真空泵和安全瓶。
    1.进行减压蒸馏时,蒸馏瓶和接收瓶均不能使用不耐压的平底仪器和薄壁的有破损的仪器,以防由于装置内处于真空状态,外部压力过大而引起爆炸,减压蒸馏时常有爆沸和泡沫发生,为避免减压蒸馏时瓶内液体由于沸腾而冲入冷凝管中,要采用氏蒸馏头。在一瓶颈中插入温度计,另一瓶颈中插入一根减压用毛细管,瓶底与毛细管口距离为1~2mm。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