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谁说了算

谁说了算

  • 字数: 2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美)迈克尔.加扎尼加
  • 出版日期: 2013-07-01
  • 商品条码: 97872130561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作者是认知神经科学之父、当代最很好的思想家、“脑科学界的斯蒂芬.霍金”,迈克尔.加扎尼加。
有名物理学家李淼、积极心理学先锋派领袖乔纳森.海特、“新新闻主义之父”汤姆.沃尔夫、畅销书作家罗伯特.萨波斯基、《美国科学前沿》主持人艾伦.艾尔达等人倾情推荐。
源自吉福德讲座,用精妙又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当代最前沿的思想理论。吉福德讲座至今已有120年历史,集合了世界上的科学家和神学家探讨宗教、科学和哲学问题。哲学家威廉.詹姆士、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数学家兼哲学家阿尔弗雷德.怀特海、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等都曾走上吉福德讲台。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左脑右脑谁说了算?是你在决定还是你的大脑在替你决定?人该为自己的罪行负责吗?
开创认知神经科学的有名思想家加扎尼加被誉为脑科学界的斯蒂芬?霍金。迈克尔?加扎尼加在《谁说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学解读》这本书里用“睿智而不夸张”的语言从脑科学的角度阐释自由意志问题,讲述了人类大脑的作用机制、意识的来源、社会意识的进化以及自由意志观念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他告诉我们,人的思维是大脑整体运作的结果,既有从上而下也有从下而上的机制。本书还涉及物理学、社会学中那些会决定“我”的部分。
《谁说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学解读》是一本可以改变你的世界观的书。
目录
前言 我的地盘我做主
01 深入自由意志的源头 大脑的构造
多舛的大脑发育历程
个头大并不能说明更聪明
我们生而不同
02 打通思想与行为 左右脑的博弈
大脑区域各有分工
思想在半无意识的状态下运行
左右脑各有擅长
03 揭开“意识”背后的奥秘 解释的力量
意识在后行动在前
为什么我们感觉身心合一
左脑编造故事
04 谁决定了“我”的意志 自由意志的幻象
自由意味着什么
万事万物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用混沌理论破解自由意志
05 谁决定了“我们”的意志 社会意识的进化
人多才安全
群体的起源
无意识的模仿
天生的道德是人类社会的润滑剂
06 人该为自己的罪行负责吗 正义的证据
我们就是律法
文化和基因影响认知
干坏事的是我,还是我的大脑
我们的脑影像将作为呈堂证供
后记 科学夺不走价值与美德
致谢
注释
译后记
摘要
    通往智人之路
     古人类学家估计,现代人类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生活在距今500万至700万年前。出于某种原因(大多数说法是,天气变化造成了食物供给上的变化),我们的共同祖先分化了。有几次尝试一开始就弄错了,也有的分支进化到了一定程度后无以为继,但最终,一条分支演化成了黑猩猩,另一条分支则成了智人。尽管我们智人是这条演进路径上专享存活下来的原始人类,但还有许多原始人类出现在我们之前。这些原始人类残留下来的少数化石,为我们提供了人类进化的线索。
     最初的两足行走祖先
     有一种原始人类的化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1974年,唐纳德?约翰森(Donald Johanson)发现了第一个约400万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残存化石,震动了整个人类学世界。人们找到了这只古猿近40%的骨架,它的盆骨部分说明它是雌性:也就是现在有名的“露西”。令人吃惊的不在于发现了露西,而在于“她”双足行走,却并不拥有体积庞大的大脑。在这之前,人们认为,我们的祖先是优选化出了庞大的大脑,有了复杂的想法,才带来了两足行走。
     几年后,在1980年,玛丽?利基(Mary Leakey)发现了约350万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足迹化石,它和我们的足迹有着几乎相同的外观、形状和重量分布,为两足行走先于大脑进化提供了更多的证据。最近,蒂姆?怀特(Tim White)和同事又找到了若干化石,其中有一只约440万年前的始祖地猿的脚,它尚处于四足行走到两足行走的过渡状态。现场科考小组每发现一块化石,理论学家们就被迫回到绘图板前重新绘制人类的进化路线图。现在,蒂姆?怀特和他的国际团队提出,我们与黑猩猩最后的共同祖先并不像先前普遍以为的那么类似黑猩猩。两者在进化之路上分道扬镳之后,黑猩猩本身也经历了很多的变化。
     有一位从事相关工作的理论家、心理学家列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对现代人类的起源甚感好奇,他想知道,我们的祖先到底在哪一代上可被视为最早的人类。他指出,两足行走“几乎是一种灾难性的不利条件”,因为它极大地降低了奔跑和攀登的行动速度。此外,四条腿的动物靠三条腿仍然能对付着跑动,两足动物要是有一条腿受伤就没法跑了。这一缺点显然让后者在天敌面前更为脆弱。
     转为两足动物,还带来了另一个不利之处:产道变小了。从物理上看,若有较宽的盆骨,就无法两足行走。在胎儿时期,灵长类动物的头骨是几块夹着大脑的平板,要到出生之后才合并到一起。这既可以让头骨保持足够的柔韧度,以便顺利通过产道,同时也让大脑在出生后继续发育。人类婴儿出生时,大脑的个头与黑猩猩婴儿相近,但发育却要滞后一些。因此,与其他猿类相比,我们出生过早,造成了另一缺点:人类的婴儿更加无助,需要照顾的时间更长。然而,出生之后,人类孩子的大脑发育和黑猩猩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人类孩子的大脑在整个青春期持续扩大,个头增至最初的3倍,并伴随着各种改进和影响。最终,它的重量达到1300克左右。相比之下,黑猩猩的大脑在出生时就几乎接近发育了,成年后仅重400克左右。
     两足行走必然具备某种能让我们祖先存活并成功繁殖的优势。费斯廷格提出,这些原始人类所具备的优势,不在于他们拥有了两条能够自由使唤的前肢,可用于除了运动之外的其他事情;而在于他们拥有了创造力十足的大脑,能为前肢琢磨出新的用法:“胳膊和手不像腿,有着专门的用途。人为胳膊和手发明了多种用途――这里的关键词是‘发明’。”欧文?洛夫乔伊(OwenLovejoy)对始祖地猿化石做了猜测,认为雄性通过“以物换性”的方式,用前肢替雌性搬运食物,引出了一整套的心理、生理、行为和社会变化。
     费斯廷格提出,性和模仿性推动了大脑的进化:“生活在250万年前的人类,并不需要全都冒出制造带锋利边缘工具的想法……只要有一个人,或者一小群人,发明了一种新流程,其他人就能够模仿并学习。”我们人类所做的大多数事情,最初都是某一个人先大胆吃螃蟹,之后由其余的人竞相仿效。是谁用那些看起来平凡无奇的豆子里做出第一杯咖啡的呢?是一个跟我有着不同大脑的人。然而,幸运的是,我不必自己重新发明轮子。我可以利用另一个家伙的聪明点子。发明和模仿在人类世界里无处不在,可在我们的动物朋友身上却惊人地罕见。
     运动速度减慢和天敌更多,表面上看是劣势,实际上却是许多认知变化的重要催化剂。早期擅长创造的大脑必须首先解决天敌问题,“需求是发明的动力”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智胜天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更大更快一这个选项已经不具备可行性了。另一种则是大规模群居,加强巡视,增加保护,同时让捕猎和采集变得更为有效。多年来,在寻找是哪些力量驱动了原始人类大脑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人们推敲了许多设想。现在看来,有两种因素推动了自然和性别选择的过程:由于大脑变大,新陈代谢也随之提高,人类需要饮食能提供额外的热量;为获得保护而大规模群居,带来了各种社会挑战。
     我们拥有的这个大个头大脑,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原因所在吗?
     人类的大脑不仅胜在个头大
     查尔斯?达尔文优选提出了这个观点:人类的能力仅仅是体积较大的大脑的功能。他写道:“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的区别固然很大,但它无非是程度上的区别,而非性质上的区别。”他的支持者和盟友,神经解剖学家赫胥黎(T.H.Huxley)更是认为,人类大脑除了体积之外,没有其他独特的地方。直到20世纪60年代,此看法一直是主流:人类大脑和我们其他灵长目近亲的大脑只有体积上的区别。
     现任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的拉尔夫?霍洛韦(Ralph Holloway)决定站上擂台跟前人过过招。他提出,认知能力的演进变化是大脑重组的结果,并不仅仅是体积变化的结果。他写道,“我是1964年在一次研讨会上做陈述时得出这个结论的。当时,我举例说明,一些小脑症患者的大脑体积连某些大猩猩都比不过,可他们仍然能够说话。在我看来,这意味着他们的大脑组织和类人猿是不同的。”最终,到1999年,托德?普罗伊斯(Todd Preuss)和同事们为霍洛韦提供了一些物证。他们优选找到了猿和人类大脑组织之间的微小差异。 进化生物学家威廉?德?温特(Willem de Winter)和查尔斯?奥克斯纳德(Charles Oxnard)提供了更多支持的证据。他们认为,大脑具体部位的体积,与该部位对大脑其他部位的功能关系有联系。他们将363种动物的大脑部位比例做了多变量分析(同时分析多个统计变量),发现大脑部位比例相似性较强的动物群,往往有着相似的生活方式(运动、觅食和饮食),但系统发育(进化)上的关系并不太强。例如,新大陆食虫蝙蝠的大脑部位比例和旧大陆食肉蝙蝠联系更紧密,却跟血缘关系更近的新大陆食果蝙蝠不那么相似。
     P19-2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