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世相书:和尚

世相书:和尚

  • 字数: 64.0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陈继明
  • 出版日期: 2013-08-01
  • 商品条码: 978722906673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3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书是红尘中烟花女子孽情,和尚慈悲心入世相助.和尚行走在天地间,他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出家与还俗,情爱与慈悲爱恨交织的人生。滚滚红尘中,还心灵的宁静和灵魂的救赎。这个故事是关于“和尚和妓女”的,但是,明眼人一定可以看出,我的笔调是郑重的,我没有调侃、没有嘲弄,我的赞许和怀疑都不失赤子之心。
内容简介
《和尚》频繁获得靠前各大文学年度奖。发表所在期刊《人民文学》拟申报明年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小说题材很好独特,是写离平常人很遥远的出家人的生活。但是这个出家人虽在庙堂,又是入世的。因而引出下面纷繁的红尘故事:叫做红芳的风尘女子因为怀孕来到庙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尚可乘因为佛教的“不可杀生”而劝说红芳留下这个孩子。孩子出生后,被卖掉。红芳后悔,可乘帮她要回孩子。在这一来二去的交往和周折中,可乘竟然爱上了红芳。为了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可乘还俗。而红芳和弟弟红兵在北京闹市中开了一家餐馆,为了谋取暴利,用残忍的菜谱招徕客人。现实在可乘心里依然是堪忧的,许多业障无法消除。故事在这样的无奈中收场。
作者简介
陈继明,1963年生于甘肃省甘谷县,1984年毕业于宁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曾任教于宁夏泾源县靠前中学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曾是《朔方》杂志编辑和宁夏文联专业作家,现任教于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副。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写小说,也有零星散文和诗歌发表。短篇小说《月光下的几十个白瓶子》获“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1997年)。其作品《在毛乌素沙漠南缘》、《骨头》、《举举妈的葬礼》、《一棵树》、《比飞翔更轻》、《一个少女和一束桃花》、《开口说话》、《寂静与芬芳》、《微澜的水》等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中国文学》(外文版)、《读者》、《短篇小说选刊》等转载或评介。短篇小说集《寂静与芬芳》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1997-1998卷)。另有三本著作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比飞翔更轻》(2000年,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长篇随笔《陈庄的火与土》(2002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长篇小说《途中的爱情》(2003年,广西,漓江文艺出版社)。
摘要
    夕阳西下,可乘正要结束的值殿,看见一群鸽子从窗外嗡嗡掠过,飞往了通州方向,顺着看过去,青砖灰瓦上方的云霄颇有几分苍老,可乘想,自己来北京当和尚已经满五年了,北京的晚霞也不知不觉长了年纪。
    此时一位长发披肩的美女进来了,那美,曳天遮地,像是刚从彩云上滑下来的,轻盈地流进观音殿。美女进门后,看了一眼可乘,就跪在拜垫上磕头。可乘匆忙拾起木槌击打磬,一声、两声、三声,有跟随也有引领。
    “师父,能问您个问题吗?”磕完头,美女问。可乘语气平常地答:“您尽管问。”美女脸红了一下才说:“我……不小心怀孕了,做掉可以吗?”可乘随口就答:“堕胎是杀生啊,断断不可以!”美女说:“可是,我都不知道孩子的爸爸是谁……”可乘用略显严肃的声调问:“那是……为什么呢?”美女的眼神在一瞬间里寂静下来,盯住可乘,坦白道:“不瞒您说,我在发廊工作,有时也……出出台!”可乘心里一紧,怜从中来,连声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美女进而用有些露骨的妖媚声调说:“师父,我是从通州专门打车过来的,您就好好给我说说嘛!”可乘心里恍惚,嘴上却一味硬:“堕胎是杀生,这毫无疑问,《童子经》上说的!”美女问:“刚怀上两三个月,也算杀生吗?”可乘瞟了美女一眼,很想改口,却坚持说:“不是算杀生,肯定是啊,是杀生!”
    当晚,可乘在寮房里写日记:

    今日值殿,天黑前,一女香客进来,自称发廊女,怀胎二三月,不知谁是父亲,问我可否堕胎,我说:不可,堕胎乃杀生耳。刚才仔细查了《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此经的确讲堕胎要入无间地狱,但所谓胎者,指满八个月的人形具足的胎儿,并不包括受孕早期的胎儿。就算的确是杀生,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将来活在世上,不知有多难呀,一个未婚妈妈恐怕就更难了!听口音,她一定是甘肃人,甚至就是天水人。不知她听出我口音了没有?害人害人!
    2
    第二天,可乘原本还是值殿,早课之后智河住持叫住他,说:“杜局长来电话请你过去一趟。”智河住持把“请”这个字说得很重,别具韵味,可乘却丝毫没感觉,心里只是暗喜,立即就出发了,有羁鸟脱林的味道。
    走在路上的可乘,已经看不出是和尚了。黑绒帽遮住了整个光头,夹衫和灰裤子令他的瘦高个显得颇具风雅,肩上挎个长带子的黑布包,里面有刚换掉的僧服一套,有《金刚经》一册、日记一本。每次外出,可乘总要换上从甘肃老家穿来的这身衣服:夹衫、灰裤子。是因为他觉得人们看一个和尚时的目光十分先验且顽固,好像在说:一个小伙子,不缺胳膊不缺腿的,却出家了,肯定有病!
    这庙名叫观音寺,不算大,也不能说小,里面有二十几个和尚。地点其实不在北京,在河北三河县境内,紧邻北京,和北京通州区相距不过十公里,所以可乘有理由说,尤其对老家的亲友们说:“我在北京当和尚!”
    十公里路,可乘向来是徒步往返,有车也不坐的。一路上可以想想事、背背经,是一种享受。一种隐含自虐意味的享受。
    此刻可乘又记起了昨天那位多半是老乡的美女,仍旧有愧,心想如果在通州的大街上碰着了,就改口说:“姑娘,我昨天的话,你可以不信的。”走了几步,又想:“不,还是应该明明白白告诉人家,《童子经》上所说的堕胎即杀生,并不包括早期怀孕,是我记错了。”随即又不客气地问自己:“到底是记错了?还是乱打妄语?”马上又换成严厉的自责:“出家人不打妄语,你这人怎么回事!”
    正午之前,到了杜局长办公室楼下,可乘突然直拍脑袋,忘了给杜局长带一样东西:庙里的馒头!杜局长极爱吃,称为小菩萨馒头。小菩萨是杜局长给可乘起的外号,馒头是可乘蒸的,所以杜局长顺口称之为小菩萨馒头。可乘出家前开过饭馆,炒得一手好菜,也很会蒸馒头,如今,自然就兼了庙里的厨子。
    “怎么办?”可乘拍打自己脑门。
    “其实我蒸的馒头不见得好吃。”他又想。
    “哼哼,八成是迷信!”他笑了笑。
    他这一笑就笑出一个鬼点子来,从街上买几个馒头,偏说是从庙里带来的,顺便做一个试验,看看杜局长到底是否迷信?
    杜局长办公室的外面,等着七八个人,有蹲的,有站的,也有坐在一把长条椅上的,一概是耐心超群的模样。可乘想,这些人也有低眉顺眼的时候!他自己则是长驱直入,大步轻移,穿过长长的走廊,径直推门进去。
    杜局长看见门被谁贸然推开,先有些恼火,看清是可乘,马上露出笑脸,叫声“小菩萨”,示意正说话的一个人先回避一下。
    可乘从包里取出刚买的五个馒头,递给杜局长,杜局长拿出一个,马上咬了一口,直夸:“好吃好吃!到底是小菩萨馒头!”
    可乘暗想:“没错,是迷信!”
    同时,可乘心里的确有一点儿难受,犹豫了一下,干脆承认:“杜局长,不好意思,这几个馒头是我刚从街上买的。”杜局长腮帮子鼓鼓的,嘴里正嚼着馒头,睁大眼睛“啊”了一声,可乘说:“我走得急,忘了给你带馒头了,到楼下才想起来。”杜局长咽下馒头,皱着眉头说:“想不到你这个小菩萨也会骗人呀。”可乘笑着说:“我也想顺便做个小试验。”杜局长用眼神发出疑问,可乘说:“我想试试看,你有多迷信。”杜局长没听明白,可乘又说:“看来,庙里蒸的馒头不一定比外面的好吃……”
    杜局长回到座位上,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纸条,递给可乘,说:“请你看个八字。”可乘猜,这肯定就是杜局长请自己大老远来一趟的目的,心里不禁凉凉的,盯住那组数字瞧了片刻,并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怎么样?”杜局长问,可乘这才认真看,有些不爽快地大声说:“这个人已经往生了吧?”杜局长不接话,只说:“小菩萨你再看看。”可乘低头再看,心里还是腻歪歪的,沉默良久,然后抬起头,表情冰冷,把纸片还给杜局长,说:“没错,此人已经往生了,年方八岁。”杜局长问:“男孩女孩?”可乘心里知道,却不想说,终究还是说了:“女孩!”杜局长大笑,竖起大拇指连夸可乘神,可乘心里却依旧别扭,认为杜局长把自己大老远叫来,有点戏弄人的味道!
    杜局长要留可乘一同吃午饭,说介绍个大人物给可乘,可乘心里不爽,面含怨怼,一意要离开,自己拉开门,快步离去。
    P1-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