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间小戏表演传统的田野考察

民间小戏表演传统的田野考察

  • 字数: 267.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黄旭涛
  • 出版日期: 2013-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2077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书稿选取了山西晋中地区的地方戏——祁太秧歌作为研究个案,在晋中地域文化和小戏独立个性的交叉点上进行跨界研究,对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全面讨论,对祁太秧歌进行了民族志式的描述,为民间小戏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研究个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祁太秧歌生成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晋中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第二节 祁太秧歌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祁太秧歌艺人及其训练
第一节 秧歌艺人的社会构成及群体特征
第二节 家族传承与村落传承
第三节 秧歌自乐班的师承
第四节 后续学艺:优秀艺人的产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祁太秧歌组织的生存机制及社会功能
第一节 “自乐”组织:秧歌表演传统的守望者
第二节 私营剧团:秧歌表演传统的发展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祁太秧歌的文本特征及其地方文化意义
第一节 程式性:秧歌文本的文体特征
第二节 秧歌文本的地方文化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祁太秧歌的表演模式及表演情景
第一节 秧歌表演框架的设定
第二节 “红火”:秧歌表演的诙谐性与狂欢性
第三节 表演过程中产生的文本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祁太秧歌的表演场域
第一节 集体性表演场域:节日庆典中的狂欢
第二节 家庭表演场域:生活仪礼中的表演
第三节 官方建构的表演场域:秧歌发展的外在促进力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祁太秧歌舞台题壁
附表二 《送丑女》的演出文本与书写文本
附表三 主要访谈人简况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