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梁启超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

  • 字数: 1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 梁启超,康雪
  • 出版日期: 2013-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344071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梁启超新民说(深味解读本)》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目前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我们今天读《新民说》仍会感到心灵的震颤,实在是因为梁任公当年在文中关于中国人未来之人格特性的转变、社会风尚之变迁,具有极其精准和一针见血的预见。这对于现今处在思想大变革前沿、努力寻求着精神层面、文化领域上的出路的我们来说,无异于一盏指路明灯。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广东新会人,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中国近代有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领袖,学者,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维新变法,并参与“戊戌变法”,史称“康梁”。他早年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随后又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革,是伟大的社会活动家。离开政坛以后,先后在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执教,担任过京师图书馆馆长、司法储才馆馆长等职。他亦是有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新民说》是其启蒙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代表作。
目录
编序
第一节叙论
第二节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第三节释新民之义
第四节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取法之所宜
第五节论公德
第六节论国家思想
第七节论进取冒险
第八节论权利思想
第九节论自由
第十节论自治
第十一节论进步(一名中国群治不进之原因)
第十二节论自尊
第十三节论合群
第十四节论生利分利
第十五节论毅力
第十六节论义务思想
第十七节论尚武
第十八节论私德
第十九节论民气
第二十节论政治能力
参考文献
摘要
    吾现我祖国民性之缺点,不下十百,其最可痛者,则未有若无毅力焉者也。其老辈者,有权力者,众目之日“守旧”。夫守旧则何害?英国保守党之名誉历史,岂不赫赫在人耳目耶?(现内阁亦保守党。)然守则守矣,既守之则当以身殉之。顾何以戊戌新政一颁,而举国无守旧党者竟三阅日也?义和团之起也,吾党虽怜其愚,而犹惊其勇,以为排外义愤,有足多焉,而何以数月之力,不能下一区区使馆也?而何以联军一至,其在下者惟有顺民旗,不复有一义和团?其在上者惟有二毛子,不复有一义和团也?各省闹教之案,固野蛮之行也。虽然,吾闻日本三十年前,固常有民间暴动滥戕外人之事,及交涉起,其首事者则自戕于外国官吏之前,不以义愤赔君父忧;而吾国民之为此者,何以一呼而蜂蚁集,一哄而鸟兽散,不顾大局,而徒以累国家也?若夫所谓新进者,稍知外事者,翘然揭橥一维新之徽章于额角,夫维新岂非善事?然既新矣,则亦当以身殉之,顾何以见声色而新者去其十之三四?语金钱而新者去其十之五六?睹宦达而新者且去其十之八九也?或曰:“此盖其心术败坏使然。彼其在初固未尝确有见于旧之宜守,确有见于新之不可以已也,不过伺朝廷之眼波以为显官计,博时髦之虚名以为啖饭地耳。”吾谓此等人固自不少,而吾终不敢以此阴险黠诈之恶名尽概天下士也。要之,其志力薄弱,知及而仁不能守,有初而鲜克有终者,比比然尔。彼守旧者不足道矣,至如号称维新者流,论者或谓但有此辈,亦慰情胜无。呜呼!吾窃以为误矣,天下事不知焉者尚有可望,知而不行者则无可望;知而不行者尚有可望,行而不能力、不能终者最无可望!故得聪明而软弱者亿万,不如得朴诚而沉毅者一二。今天下志士亦纷纷矣,其大多数者,果属于此,抑属于彼,吾每一念及,不能不为我国前途疑且惧也。嗟乎!一国中朝野上下,人人皆有假日偷乐之心,有遑恤我后之想,翩翩少年,弱不禁风,皤皤老,尸居余气,无三年能持续之国的,无百人能固结之法团。呜呼!有国如此,不亡何待哉?不亡何待哉?
     守旧者吾无责焉,伪维新者吾无责焉,吾请正告吾党之真有志于天下事者曰:公等勿恃客气也,勿徒悚动于一时之高论,以为吾知此吾言此而吾事毕也。西哲有恒言:“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吾侪不认此责任则已耳,苟既认之,则当如妇人之于所夫,终身不二、矢死靡他。吾侪初知责任之日,既此身初嫁与国民之日也,自顶至踵,夫岂复我所得私?于此而欲不亹亹焉,夫亦安得避也?然天下事顺逆之常相倚也又如彼,吾党乎!吾党乎!当知古今天下无有无阻力之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