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检查心念

检查心念

  • 字数: 10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岳麓书社
  • 作者: 星云大师
  • 出版日期: 2013-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380066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岳麓书社出版的《星云日记》是星云大师的全套日记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融合星云大师一生身教与言教、大我与大爱,是星云大师人生励志类经典作品的集大成之作,详实记录了大师生活哲学和智慧语录,是一代高僧行仪风范的完整典载。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成长的写照、经验的记载,也是一个人生命的历史。大部分的日记是私密的,或深植内心深处,或随着岁月泛黄…… 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星云日记》也可每册单独阅读,从星云大师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
内容简介
星云大师编著的《检查心念》内容介绍: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成长的写照、经验的记载。也是一个人生命的历史,大部分的日记是私密的,或深植内心深处,或随着岁月泛黄……这是一份特别的日记,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检查心念》,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十二岁礼志开上人出家,1949年赴台湾,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两千万言,并翻译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种文字,流通世界各地。于大陆出版的有《佛光菜根谭》《释迦牟尼佛传》《佛学教科书》《往事百语》《金刚经讲话》《六祖坛经讲话》《人间佛教系列》《迷悟之间》《人间万事》等八十余种。
目录
自序  星云
大师的心量  戎启平
检查心念(1996年7月1日-7月15日)
拥有一切(1996年7月16日-7月31日)
开发心田(1996年8月1日-8月15日)
包容力(1996年8月16日-8月31日)
编辑后记
摘要
    七月一日星期一
     应教育院院长慈惠之请,晚八时参加丛林学院学生的结业典礼,勉励全体同学――
     人家不一定会了解我们,任何教育方式,都不如自我教育来得好。只是自己鞭策自己的力量有限,常常会受环境或人为因素所影响,所以不得不借外在的教育,尤其是社会教育来磨炼。拓展自己的眼界、心量,可从四个角度来着手――
     1思想国际化:一个人的思想若不开拓,做事就会墨守成规,要能让思绪海阔天空,才能心包太虚。一个人若心里能容一个家,就能做家长;容一个省,能做省长;容一个国,可以做总统。心量有多大,容纳的世界就有多大。
     佛陀常教诫我们,对众生要有平等观、平等心,看世间一切万物都很平等,才能将心量放大如虚空。如果连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都不能包容,如何拥有世界?佛门的“冤亲平等”不外告诉我们,一切的恶人、坏人,都是我们的逆增上缘,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善知识。
     要把自己的思想扩大,才不会局限于一方,要发大心,建立国际化思想,包容世界宇宙万有,来成就未来的佛国净土。
     2生活律仪化:人心易散乱且放逸难收。人格需要在生活中培养,在丛林生活中所训练出来的人之所以不同于社会人士,乃是在于生活中有规范,行住坐卧合乎律仪。
     一个人只要能守住律仪,不管外在环境如何污染,一定会是一朵净莲。想要成功,平常就不知要付出多少辛苦,尤其是青年时期,一定要受过社会大冶洪炉的磨炼,才能成器。而这段熬炼期,心中一定要时时有佛菩萨,举止行为一定要有因果观念。自己做自己的工程师,让律仪来塑造自己的风格。
     3语言清净化:有人喻恶口如粪坑,妄语是欺诈,良言一句三冬暖。会讲话的人,可以讲出法喜来。不要逞一时之快,口无遮拦,或讲一些挖苦人的话,这些都是很损阴德的。修行最讨巧的方法,不外是身(礼佛)、口(言语清净)、意(好心好念)的清净,懂得修持的人,口德要好好庄严起来,自我规划“要如何说话?”随时备有一百句可以给人欢喜、给人受用、可以让对方接受的好话,走到任何场合,口语都能散播芬芳。
     4学习热烈化:平常课堂上所学就像是牛在吃草,学期末放暑假期间,正好是反刍的时候;平常在吸收,暑假在消化。如何学习?不外――每天写日记、写杂感、练毛笔字、研读经典、每日一善、为常住服务、找佛学资料;也可以三五人自成小组,利用暑假学习典座、写作、法务、知客,在暑假里忙起来。学习如同煮东西,中间不可以断火,否则东西会煮不熟。虽是放暑假,但不可以太放逸。若能好好利用暑假用功,其收获绝不亚于整个学期在课堂上的所得。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心就会有力量、有成绩,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很充实的暑假。
     七月二日
     星期二
     在“老报人”陆铿先生的带领下,上午八时,来了几位贵宾,有张佛千先生、唐德刚教授、刘绍唐先生以及崔蓉芝女士、洪美珍小姐等人。
     于法堂奉茶后,亲自陪大家巡山,并参观“佛光山三十周年收藏展”,在这些行家眼中,尤其唐德刚教授站在历史学的眼光,许多收藏的文物经其解说,更显得弥足珍贵。
     下午一时三十分,特集合徒众及丛林学院学生于大会堂,请张佛千先生等人,和大家见面,并说几句话――
     张佛千先生:“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后,内容变得更深广。宗教如果不能与艺术结合,就不易发挥,很多外来的宗教到中国不能发展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不能跟艺术结合。文学是艺术的一项,中国文学把佛教表现得更真、善、美,比方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精神内涵与唯美象征,这是不懂中国文学的外国宗教,无法跟佛教比拟的。
     我到佛光山看见各殿堂的建筑艺术,它虽不会言语,却有一股吸引人的力量,让你不由自主的想拜佛,想赞叹佛光山的伟大。我最近刚从北京回来,对紫禁城印象深刻,紫禁城的气势是世界上所没有的,房子虽不大,也没有人,但是那种雄伟的气势,足以预见中国将来必定会领导世界的。
     佛光山本是一片荒山,星云大师赤手空拳建造这么一座美好世界,其派下各别分院遍布全世界五大洲,这是平常人办不到的事。虽然星云大师已退位不再管行政方面的事,但是在世界各地分布的道场,都能在当地不断发展扩大,这是很合乎科学的,就如同一个细胞,会不断发展出许多新细胞。
     我读过历史上各朝各代的高僧传,没有一位大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我非常羡慕在座各位,能依止在星云大师座下学佛,同时帮助大师共同创造如此美好的佛世界,我很高兴在过九十岁生日的时候,能到佛光山来礼佛。”
     张佛老已年届九十岁,在文化界被尊称为大师,他的学问是没有话讲的,不过他最受人欢迎的还是“嵌名联”的功夫。所谓“嵌名联”就是把人的名字嵌在一副对联里,这需要很大的学问才能做得到。
     刘绍唐先生:“我有不少国外朋友来台时,都一定要我陪他们到佛光山。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收获,佛光山如此多元的佛教事业,实在是靠前。
     《传记文学》已经办了四百一十个月,大约是三十四年又两个月,对办杂志而言,这是创纪录。它有功也有过,有功,是保留了许多历史资料;有过,则是把很多作者的青春、心血都消耗掉了。
     大陆在一九八四年时,也办了《传记文学》,前后十二年,最近六月份才被停刊。站在我们的立场,希望它能复刊,史料的东西越普遍越好,希望能保留久远,历史不是个人专利。很希望各阶层人士,都能写一些回忆的文章,因回忆的文稿与历史和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有关系,尤其是一些跟时代进退有关的人,一定有很多正规的史料,值得保存下来。P15-2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