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打开公诉这扇门

打开公诉这扇门

  • 字数: 28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 作者: 吴峻
  • 出版日期: 2013-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02089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打开公诉这扇门》从如何成功地完成指控出发,告诉出庭检察官如何言谈举止,如何与警察、律师、被告人、被害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打交道;如何根据近期新施行的刑事诉讼法审查证据、排除非法证据;如何决定是否提起公诉、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在决定诉与不诉中的作用如何;如何安排庭审,庭审过程中的诸多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何处置,关于质证、辩论和“幽灵抗辩”的对策,对特殊犯罪的出庭策略;等等。
吴峻专著的《打开公诉这扇门》利用了笔者自己承办的大量案例,对出庭公诉行为进行了规范解释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为公诉人员提供建议和参考,尤其是为那些刚刚踏入公诉条线的检察人员提供一个快速入门的指导和建议。也为法学界和其他司法机关提供一个研究公诉行为的素材,或为律师界提供一个如何反驳指控从而成功辩护的参照。由于案例的引入,本书就有了很多故事。有的犯罪设计得如此复杂,可以超过任何好莱坞的大片,婉转曲折,跌宕起伏,可读性较强。
目录
一、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尊重法官:就是尊重法治
多一份复印件:别忘了书记员的
自尊:被告人也有
无可奉告――新闻媒体
谁领导谁――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
判官老的辣,诉师少的俏
推荐的工作――见见证人与被害人
责任――证人保护
二、出庭公诉推荐的职业素养
三、开庭前的准备
四、审查证据
五、对死刑案件证据的审查
六、证据获取的其他方式
七、如何提审被告人和羁押必要性审查
八、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
九、诉还是不诉――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与宽严相济
十、诉与不诉――自由裁量权与检察官自由心证
十一、庭审基本要求
十二、庭审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十三、其他诉讼当事人
十四、关于质证
十五、关于证人、证据的其他事件
十六、关于法庭辩论的若干事项
十七、庭审中的其他事项
十八、“幽灵抗辩”与合理怀疑的界限
十九、量刑问题
二十、特殊犯罪的起诉要点――伤害案
二十一、特殊犯罪的起诉要点――醉驾与交通肇事
二十二、特殊犯罪形态的起诉要点――胁迫的证明
摘要
    9.犯罪后的表现。犯罪后的表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后悔、坦白、自首、立功表现等,对这类犯罪人,在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中要从轻掌握。按照刑法的规定,犯罪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罪行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后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有悔罪表现的,如果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拘役的,可以宣告缓刑。以上这些都是刑法的规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犯罪后的表现也是在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的因素,比如犯罪后积极主动补偿受害人的;或者犯罪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来挽回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或者犯罪后真诚地向被害人及其亲属赔礼道歉,尽力赔偿所造成的损失的;或者主动退还犯罪所得的;或者犯罪后积极地尽优选努力消除犯罪的负面影响的;等等。这些都说明犯罪人具有悔改表现,其人身危险性较小,在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从宽掌握捕与不捕、诉与不诉。另一类是顽固不化,破坏现场,毁灭证据,隐瞒罪行,嫁祸他人,或者串供、制定攻守同盟、威胁证人或者被害人、收买办案人员、逃避惩罚,甚至为此而再次犯罪。对于这类犯罪分子在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中一定要从严掌握,严厉打击,绝不手软,因为他们的主观恶性较大,从罪刑相适应的角度出发,也不容从轻处罚。
         上述各项不是单独地、割裂地运用和掌握,而是要有机地、灵活地、彼此联系地综合平衡以后,再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从宽还是从严掌握。我们接到一个案件,首先看有无法定的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情节,有没有法定的从重情节,然后根据犯罪的性质,刑法对该行为规定的刑种、量刑幅度来判断,接下来再根据犯罪的各种情节来区分是从轻还是从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