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产业空间分异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产业空间分异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字数: 26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何雄浪
  • 出版日期: 2013-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213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6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的地区差距和经济增长的差异表现出很强的地理空间特征,基本上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西部为外围的中心-外围产业空间分布模式。我们有必要思考:中国目前的产业空间分异形成的内在机理是什么?这种产业空间分异格局将对我国未来的总体经济发展、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缩小我国经济发展差距,提高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构成了本课题的研究动机。本课题放弃了传统的新古典分析范式,转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下,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运输成本的前提下去研究生产要素流动、产业集聚与我国产业空间分异之间的关系,显然,这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书可以为日益卷入国际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地方政府决策、相关咨询服务机构研究提供基础性和应用性参考。也可供科研院所国际关系、战略管理、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等相关学科师生教学研究参考。
作者简介
何雄浪,男,四川南充人,经济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在《经济学(季刊)》、《南开经济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重量、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四川省政府人文社科很好成果三等奖2项,被遴选为第九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目录
1绪论
1.1研究问题的提出
1.2第一优势、第二优势与产业空间分异
1.2.1自然资源优势与产业空间分异
1.2.2集聚经济优势与产业空间分异
1.2.3企业异质与产业空间分异
1.3新经济地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学术历程
1.3.1传统经济学与产业空间分异
1.3.2新经济地理学兴起、发展与产业空间分异
1.4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与结论
1.5研究方法
1.6研究视角、思路与内容
1.7本章结论
2士地成本、規模报酬与产业空间分异
2.1核心-边缘模型及其短期均衡
2.1.1模型的基本假设
2.1.2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
2.1.3短期均衡
……
摘要
    按照企业同质性假设的逻辑,在*终均衡时,不仅同一区域之中的集群企业都具备相同的成本结构和知识基础,而且由于跨区域网络的存在,不同区域之间的集群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知识基础也应该是相同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企业异质性的影响,不仅不同区域之间的集群企业的成长性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而且同一区域之中的集群企业的成长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企业异质也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空间分类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陌生,经常地,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的企业迁往核心区便是明显例证。集群内异质的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合作,使企业生产系统的内力和企业外部资源的外力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形成一种企业集群的邻近效应和社会效应,并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企业异质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即使在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个地区的产业空间结构也有可能迥然不同,譬如,四川的宜宾与泸州,两地的自然条件差不多,都生产酒,但仅仅由于宜宾五粮液集团规模大,两地围绕知名品牌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内容大不相同。并且,从理论上讲,随着建模技术的进步,假设厂商为对称的同质,既无必要,也不利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1.3新经济地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学术历程
    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不是静止的、平面的,而是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立体活动。我们之所以强调空间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为经济发展首先要确定一定的空间位置,不同的空间定位或布局对资源配置一定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其次还要选择不同的空间结构,因为不同的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对经济发展的效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再次,还要建立相应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区域政策体系。从而,时空的结合真实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必然影响着资源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配置。
    从经济发展史来看,空间问题由来已久,杜能(Thtinen)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一书,在该书里他提出了有名的“孤立国”模式,从而*早把经济学的视野引向了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特性的关注。杜能在该书中论述到在均质空间中,运输成本和地租的不同将导致农业分布的差异,即农业生产围绕中心城市呈现出向心环带状分布的特点,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