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这些年的那些网事
字数: 226.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军 等
出版日期: 2013-06-01
商品条码: 978730710774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3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还记得那个被收容而惨死的孙志刚吗?还挂念那位着装本色而迷倒众生的犀利哥吗?还感叹那道地老天荒为爱凿就的传奇天梯吗?还回味那张信誓旦旦欺蒙国人的拍虎假照吗?还关注“表哥”杨达才、“淫官”雷政富吗……十余年来,中国网民用他们的理性和感性力量,用他们倾江倒海、攻城略地的气势,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彰显着世界的真善美,同时也倾诉着身处巨变环境中的他们的苦闷、愤怒、孤寂、空虚与无聊!
本书是对近十年来中国网民共同创造网络新世界所走过的“历程”的记录和评述。
这些年的热点,我们一同参与并见证;那些网事,就在身边。
目录
网转乾坤
终结一项制度的祭品一孙志刚亊件反思
一宗案子的标本价值一许霍取款案的法律意义
弱者的回击一邓玉娇案
当个人利益撞上传统美德一谈范跑跑事件
视听误人无商量一彭宇撞人案
"钓鱼执法"一是为义还是为利?
从368万到49万一河南天价路桥费的背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萝卜招聘"事件
不是孩子的错一"五道杠少年"
名人名事
大片无大补一11头血案里的观者之声
反正有名一非有名相声演员
娱乐时代的学人造型一"学术超男"的喜与忧
偶像的坍塌一香港艳照门
高调的私奔一王功权私奔事件的背后
当学历与能力较劲时一唐骏学历造假门
……
摘要
海伦?凯勒写过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通过该书,她用对生命的感悟传递给世界无限的正能量,而一个叫孙志刚的年轻人在经历了三天从生到死的命运后,用生命终结了一项不合理的制度。
为世人受刑的耶稣死后复活了,传达了永生的理念,而一个叫孙志刚的年轻人却在传统制度的祭台上永远变成了祭品。
这巨大的命运转折点,只是源于一纸暂住证。
2003年3月17日深夜,在广州打工的孙志刚出门上网,因没带身份证和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天河区公安分局黄村街派出所民警带回派出所询问。他在派出所打了一个电话给朋友,要求对方把他的身份证送到该派出所。但当这位朋友到达派出所后,发现孙志刚已经被作为“三无”人员送至天河区公安分局收容待遣所,后又被转送至广州市收容站及收容人员救治站,三天后他离奇地死在收容所的救治中心里,年仅27岁。
孙志刚是湖北黄冈人。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其时,刚到广州不久的他正在广州达奇服装公司担任美术平面设计师,有正常住所、合法工作和合法身份证件,非“三无人员”,并不符合收容条件。
对于孙志刚的离奇死亡,官方很早的说法是孙志刚因病死亡,而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青年人来说,这样的说法自然让人难以置信。正在此时,《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部记者陈锋在西祠胡同网站桃花坞版块上看到一则简短留言,说有个来自湖北的大学生在广州收容所里离奇死亡,家属正在四处申诉。很多记者对这条新闻线索没有过多关注,但刚刚到广州的陈锋看到线索后马上向部门主任汇报,得到认可后立即与专跑广州当地新闻的记者王雷合作,经过一番艰苦的采访,他们终于将孙志刚进收容所后被打死的事情调查清楚。4月25日,这两位记者写成的六千多字的报道《一大学毕业生因无暂住证被收容并遭毒打致死》在该报刊发。
此事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互联网上抗议声浪此起彼伏,眼泪“一夜间洒满了互联网”,网民强烈要求有关部门严惩元凶,公开透明地处理孙志刚事件,从而形成声势颇大的舆论浪潮。有网友撰文《天堂不需要暂住证》以示悼念;人民网以《谁为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负责》为题转载了《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几个小时内的跟帖就达到上万条。不几天,g00gle简体中文网站上就可检索出四万多条与“孙志刚”相关的信息。纪念孙志刚的网站一建立,几天之内就有25万人次浏览。
5月8日,人民网发表了网民“锦绣文”的文章《谁在装聋作哑》,谴责多个部门对孙志刚事件相互推诿,调查不力。此篇文章成为孙志刚事件出现转机的重要转折点,据一位了解孙志刚案件调查经过的人士介绍:“署名‘锦绣文’网友的文章(谁在装聋作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安部门侦破案件的决心。” 在中央高层和网民的督促下,该案迅速水落石出。后经调查,孙志刚在被收容期间遭到同房八名被收治人员轮番殴打,因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刨伤性休死亡。后经法院审理,六名主犯被判处死刑,其余犯罪人员被判死缓及其他徒刑。此外,23名各级官员受到不同处分。
孙志刚死了,27岁的年轻生命悲愤地死了,但他的死唤起了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反思。
首先是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反思。根据许多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当时的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必须办理暂住证,否则视同流浪者。警察有权抓捕这些没有暂住证的人,并把他们遣返原籍或者关押于收容所。收容所据称是为了帮助在城市的无业游民返回家乡,但是,在实行过程中,警察往往只锁定那些没有职业的外来农民工、流浪者、乞讨者等弱势群体;同时部分收容所员工不但不是弱者的救助者,反而是对被收容者进行敲诈勒索甚至辱骂殴打的违法行为的实施者。可以说,孙志刚事件是收容遣送制度黑暗的典型暴露。
正因如此,2003年5月14日,中国政法大学许志永、滕彪、俞江三位法学博士以普通公民的名义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随后,贺卫方等五位学者也以公民的名义再次联合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的实施状况提请启动特别调查程序,就此开启了中国违宪审查靠前案的动议。
当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第381号令,以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终结1982年5月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由此将一项已经实施长达二十余年的问题制度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法制进程。
其次是对互联网影响的反思。2003年,网络已经在中国兴起,批评报道经过网络的二次传播后,效果往往呈几何数放大。孙志刚事件中,网民靠前次集中表达了他们的如潮愤怒,这使国人开始认识到,在传统渠道之外,网络论坛也是表达民意的重要途径。网络民意已经不再是一团无形散漫、来去无踪的空气,而是一种能够对突发事件做出强力反应的有形存在。而网络媒体为了吸引网民的眼球和提升点击率,天生对批评报道感兴趣,这就使得批评报道在网络上往往能够得到快速传播,且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和区域的局限,使《南方都市报》这样区域性报纸的新闻报道很终能迅速传播到全国,扩大了媒体的影响力。
很后是有关决策部门对工作中管理方式的反思。孙志刚事件中,有关决策部门感受到了网络舆论日益增强的压力,以往只有权势阶层和知识精英才拥有话语权,而互联网上的网络论坛使得普通公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也拥有了某种话语权。而高层对网络舆情予以承认和关注,也使得网络舆论在一定意义上和一定场合下已经不再是网民的“自娱自乐”和“自我发泄”,而是一种重要的话语渠道,这就使得有关决策部门不能不考虑改变工作中的管理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