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 字数: 2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晓春
  • 出版日期: 2013-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06626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自2006年6月出版后广受社会各界好评,迄今加印了十几次。第二版呈现了王晓春老师对问题生教育的一些新的认识和经验,分成三个部分:总论、专题研究、案例。总论部分是用问答的形式重写的;专题部分除了一点文字改动之外,增加了4个专题——注意力匮乏症,追求奇装异服、怪发型 ,“拼爹”,说谎;案例部分则是新增的,绝大多数案例是作者和教师们在网上谈论的实际问题。
    第二版更加贴近实际,更实用,在理论上更严密、更系统,既是教育问题学生的一本“医书”,又是教师科学思维方式的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以案例入手,条分缕析问题学生需求和教育对策的佳作。作者集30多年的教育经验,以从丰富生动的教育案例中抽剥出问题学生的有效教育对策,着眼于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教育难题进行详解。可以说,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和孩子接触的人应该仔细阅读的书。
目录
修订版前言
第一章 总 论
什么是问题生?
问题生有哪些类型?
行为习惯型问题生有哪些症状?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厌学型问题生有哪些症状?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心理型问题生有哪些症状?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品德型问题生有哪些症状?治疗时要注意什么?
“好学生”型问题生有哪些症状?怎样预防和治疗?
从问题严重性的角度,可以把问题生分成几类?
如何“认定”自己班里的问题生?
问题生教育在教师工作中处于什么位置?
教育问题生,上策是什么?中策是什么?下策是什么?
问题生教育的上策如何实施?
问题生教育的中策如何实施?
问题生教育的下策如何实施?
学校如何统筹问题生教育?
教师教育问题生,学校如何做后盾?
如何与问题生家长打交道?
问题生教育,怎么叫成功?
第二章 专题研究
顶撞老师
严重小说小动
经常性迟到
同学冲突
不注意听讲
不完成作业
马虎
偏科
注意力匮乏症
追求奇装异服、怪发型
“拼爹”
说谎
早恋
偷拿钱物
迷恋网络
暴力倾向
离家出走
自杀倾向
第三章 案 例
他上课时在教室任意走动
在家“小霸王”,在学校“小绵羊”,怎么办?
这个孩子太捣蛋了!
他把老师气走了
科任老师遭遇学生挑衅,怎么办?
一个女生打算“偷尝禁果”
这两个学生,管还是不管?
丢手机事件
我说不过学生,怎么办?
真相大白
“我就不喜欢你!”
摘要
      具体到一个问题生,真想解决他的问题,或者起码把他稳住,最重要的事情是诊断、分析,看他到底问题在哪里,这是个什么类型的问题生,属于什么程度,要教育他应该从哪儿切入,总之应该多研究多思考,少说少做。
      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直接用在问题生教育上的时间反而应该更少,而每天和问题生对着干的老师,几乎可以肯定是专业水平比较低的、精力倒挂的。……问题生只是教师工作对象的一小部分,对问题生教育绝不是越重视越好,教师也不该被问题生牵着鼻子走,花费过多的精力。
        在思维方式方面,我愿提醒各位教育者,我们是在一个网里面做事,而不是在一条线上做事。人有线性思维的天生弱点,因为这样省脑筋。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教育失败的案例,都包含了家长和教师的线性思维。比如,你犯错了——我给你讲道理了——你认错了——于是你就应该改了。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线性思维。一旦孩子不改,或者重犯,家长和教师就大呼“不可思议”。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一个人犯错也好,改错也好,都是网上的一个点,这个网上有很多变量,互相影响,非常复杂。明白了这一点,家长和教师在教育问题生的时候,就会考虑更多的变量,慎重行事,而且他的期望值就会比较实事求是了。
      我研究问题生教育几十年了。时至今日,环顾校园,问题生后浪推前浪,层出不穷,新新人类,愈出愈奇。学校和教师在教育问题生方面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感情,工作的科技含量却始终没有多大提高,教师应付问题生,大多采用陈陈相因的、一般化的、习惯性的对策,在低水平上做简单的重复劳动。所以,当务之急依旧和过去一样,与其说是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不如说是解决教育者的理念问题和思路问题。问题生是病人,要给病人看病,前提是医生要合格,要有专业技术,否则大家会越来越被动,穷于应付,精疲力竭,常有江郎才尽的感觉(老师们自嘲为“黔驴技穷”),有些老师甚至会沦为心理病人(真的给气疯了)。
        总起来说,行为习惯型问题生的特点是“赖”,厌学型问题生的特点是“怠”,心理型问题生的特点是“怪”,品德型问题生的特点是“坏”,“好学生”型问题生的特点是“骇”。

        教育行为习惯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耐心的长辈;教育厌学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科研人员、学习问题专家;教育心理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心理医生;教育品德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足智多谋的战士;教育“好学生”型问题生时,教师应该像个高明的侦探。
      帮轻度问题生和中度问题生变成一般学生,即把问题生变成非问题生,使他们能随上大溜,以后出现问题用常规教育手段基本能解决,这就是了不起的成功了。把他们变成优秀生?当然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但是不能要求教师做到这一点,因为太难了。至于重度问题生,只要经过教师的努力,把他基本稳住了,该学生对集体没有产生多大破坏作用,就是了不起的成功了。要把重度问题生变成非问题生,专家也未必有把握,不能这样要求教师。教育问题生能做到上述程度,有关教师和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就算不错了。
        各位家长和老师,在这个“注意力匮乏症”迅速流行的时代,让孩子出类拔萃反倒更容易了。您只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持续关注的品质,长大他就能超过别人,这比考试成绩更重要,而培养起来比提高考试成绩更容易。在一个盲人国家,一只眼的人就能当国王。众人皆醉,只要你不喝酒,就超凡脱俗了。
        校园专家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人,每所学校至少应该有一个这样的专家。当班主任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们就要出马。他们不但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而且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教育经验。一旦出现问题,他们会研究,能诊断,有办法,是班主任的好指导员、好参谋、好帮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