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焦虑的中产

焦虑的中产

  • 字数: 4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方莹
  • 出版日期: 2013-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60643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5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首部关注中国中产阶层群体生存现状的社会问题小说,本书献给3.5亿即将成为中产和已经成长为中产、以及被中产的你。我们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每一个即将焦虑、正在焦虑以及将要焦虑的人,因为你们的焦虑,正是中国的焦虑。
? 畅销商站小说《成交》作者方莹四年磨一剑近期新力作。《成交》曾连续登上很好畅销书排行榜40周,当当畅销书排行榜32周。
? 全面解读权利缺失的中产焦虑之源,深度剖析虚妄的中产和焦虑的社会所引发的中国焦虑现象。
内容简介
? 中产阶级是一种社会阶层,在现代社会中,指拥有一定程度的经济独立,例如有安定、较高薪酬的工作,在现代社会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很大的作用。此词常用于专业人士、学者、知识分子,或大企业、公营机构、政府部门的中级管理层,或中小型企业东主,中学、小学、幼儿园校长、教师、社工和护士等。
? 中产阶级有时也被戏称“夹心阶层”,意即他们夹在社会中层,既不如上流社会人士般享有巨大财富,又不像低收入人士般能享受相对大的社会福利保障。但是他们本来不应该成为夹心层,他们充满希望地投身于大城市的经济建设,希冀成为中流砥柱,而他们却不得不面对自己赖以遮风避雨的一片瓦。月薪数万元,收入水平中等。很多中产都说,自己过得很不轻松:“好不容易才凑足首付买了房,却要沦为‘房奴’;贷款买车,又还贷又养车,不折不扣的‘车奴’;生了孩子,更是被‘深度套牢’,沦落成了‘孩奴’……
? 焦虑,是中国中产阶级的最显著标签。转型期社会的流动性中造就的中国中产正在焦虑中逆水行舟,忙于挣钱与花钱而忽略之间的过程。一套房消灭一个中产?股市、楼市,为理财而发狂的中产,在很多时候,他们进退两难。也许,我们还未迎来中产阶级的接近诞生,就已经目睹这个阶层自身陷入困境。
? 《焦虑的中产》将为你全面解读权利缺失的中产焦虑之源,并为你深度剖析虚妄的中产和焦虑的社会所引发的中国焦虑现象。


作者简介
方莹,作家,原名符方幼,生于七十年代,居北京,中产一枚。
已出版作品有:     
长篇都市小说《美丽食人鱼》(2003年,工人出版社)     
短篇青春小说集《湖边有棵许愿树-珍藏版》(2004年,天津社科出版社)     
短篇青春小说集《记得当时年纪小》(2004年,天津社科院出版社)     
短篇青春小说集《爱在痛的边缘》(2005年,中国长安出版社)     
长篇商战小说《成交》(2009年,万卷出版公司)
其中《成交》被誉为该年度很好商战小说,连续登上很好畅销书排行榜40周,当当畅销书排行榜32周。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全职太太的生活
第二章 市区VS郊区
第三章 魔鬼和天使
第四章 意外的烦恼
第五章 天堂和地狱
第六章 巧遇李木木
第七章 回忆童年时代
第八章 穷人缺什么
第九章 创业团队
第十章 女为悦己者容
第十一章 离婚事件
第十二章 信任危机
第十三章 女人自立
第十四章 老板来视察
第十五章 职场陷阱
第十六章 家庭危机
第十七章 离婚综合征
第十八章 儿童理财培训
第十九章 心理咨询师
第二十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第二十一章 孩子的出路l
第二十二章 艰难的抉择ll
第二十三章 前夫的骚扰ll
第二十四章 股海沉浮
第二十五章 幼升小入学考试l
第二十六章 李高兴之死l
第二十七章 强迫综合征l
第二十八章 创业风险
第二十九章 谁是中产
第三十章 暗生情愫l
第三十一章 年后拿什么养活自己
第三十二章 打破僵局
第三十三章 你被催眠了吗?l
第三十四章 两种教育模式的差异l
第三十五章 虚惊一场
第三十六章 靠自己才是女王
第三十七章 渐入佳境
第三十八章 刨始团队出问题了
第三十九章 房产投资的秘诀
第四十章 双城生活的开始
第四十一章 借酒试探
第四十二章 兄弟成对手
第四十三章 焦头烂额
第四十四章 假扮花痴
第四十五章 矛盾升级
第四十六章 都是有缘人
第四十七章 老父亲病了
第四十八章 交换条件
第四十九章 人重要还是钱重要
第五十章 投资人和创始人的分歧
第五十一章 重温旧日时光
第五十二章 祸不单行
第五十三章 设计求婚
第五十四章 夫妻决裂
第五十五章 男人的脆弱和坚强
第五十六章 各奔前程
后记
摘要
    第―章全职太太的生活
     1
     张小七是北京的一位家庭主妇,确切地讲,是全职太太。
     自从生完小孩后,她就没有再上过一天班。刚开始的两年因为孩子要喂奶,请保姆也不放心。时间一长,再去职场竟然生出一些胆怯,再加上工作上不顺利,索性辞职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
     对于这点,丈夫朱明月倒也没有意见。
     全职就全职吧,只要带好孩子管好家,孩子能有出息,对中国家庭来说也是优选的投资回报了。他的态度是无所谓。现在请一个月嫂,贵的听说要上万了。张小七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4000元,在家带孩子还能节省开销。
     朱明月在北四环上班,做建材行业。中国楼市这十几年惊心动魄的长盛不衰,不仅时时刻刻牵动着他们这个房地产的上游行业,也牵动着全国老百姓的心,更牵动着无数“刚需”们的喜怒哀乐。
     朱明月自从大学毕业就跟着广东老板干,看着当年那个广东烂仔一步一步从小混混到小老板,到暴发户,再到亿万富豪,仿佛弹指一挥间的事。而他也跟着老板一步一步完成了职场的积累,从一个底层的销售人员慢慢蜕变成为京津地区的负责人。用他老板的话说,要在古代,这个位置叫作封疆大吏、一方诸侯,权力大得很,是个美差,也是个肥差,派其他人去坐镇不放心,但朱明月是他一手培养并提拔起来的人,人品信得过。
     每天早上6:30,张小七都会准点睁开眼,自动醒来,雷打不动。
     因为这个时间段对于这个三口之家来说,属于一天当中最紧张最忙碌的时刻。丈夫朱明月要上班,儿子朱七七要上幼儿园。
     张小七起床后,简单梳洗一番,就一头钻进了厨房。在这个六十来平方米的蜗居,为了怕声音太响,吵醒了还在酣睡的父子,她总是轻手轻脚地把厨房门和卧室门关得严严实实。
     由于早年跟着朱明月在广东待了几年,全家人的口味更倾向于清淡。家里最喜欢吃的两样美食,一样是粥,一样是汤。张小七花了不少心思,做出来的味道比一般店铺的都好。就拿白米粥来说,极其简单,但要做好却非常难。她琢磨了一段时间,试着在里面加了_―.点点麦片’味道立马不一样。忙到7:00,张小七煮的粥也差不多了’再配了点红萝卜丝做的成菜,蒸了一些黄金糕点,煎了几个鸡蛋。把几样小菜端上桌,摆在―块五颜六色,倒也赏心悦目。 回到卧室,正准备叫醒床上的儿子朱七七,猛一看,丈夫朱明月正睁大眼,望着天花板,一动不动。
     “咋了?”
     “你淘米声音那么大,能睡得着吗?”
     张小七有点委屈,自己已经轻手轻脚L
     “房子太小,隔音又不好,能怪我吗?你是继续睡还是起床?如果要起床,那就赶紧去上厕所,晚了又得跟儿子抢了。”
     朱明月一向睡眠质量差,又容易失眠,早上哪怕能多睡半小时,对他来讲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昨晚恰好熬夜写预算方案,现在又被提前闹醒,心里有些窝火,猛地一掀被子,正准备起床,没承想,力度过猛,被子一角刚好砸在儿子脑袋上。
     朱七七猛然从睡梦中惊醒,痛得大哭起来。
     张小七一看,儿子半边小脸都红了。她心疼孩子,忍不住数落起来:“就为了早醒这半个钟头?有什么大不了的,犯得着发这么大脾气?”
     “你知道我昨晚总共才睡了几小时?五小时!”
     “房子就这么点大,角落里打个哈欠都能听到声音。你说怎么办?要不住郊区去?”
     朱明月―下子就没声了。
     2
     当年,他被老板发配到北京做开荒牛时,真的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连宾馆都住不起。一个南方的品牌想在这京城里站稳脚跟谈何容易,况且他做的还是高端品牌,全世界各行各业的高端品牌都在这儿汇集,你凭什么就能杀出一条血路?
     幸好当年的朱明月对前途的迷茫无措,以及对未来的害怕忧虑,很快就被自己的心无旁骛和勤勤恳恳取代。在这座到处充满了机遇和淘汰的城市里,他逐渐沉下J心来,发展区域代理商、开拓设计师渠道、与大卖场结成战略联盟。这些工作很多人都在做,唯有他做得最扎实、最卖力,多年打拼下来,成绩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
     广东老板的算盘打得比他精明得多,他并不认为这一切都是朱明月的功劳。恰恰相反,他觉得下属之所以能成功,在于自己给予了很多东西。比如,他给了朱明月一个极其难得的施展才华的机会,给了他一样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信任,还给了他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及服务体系。没有这些,他根本不可能成功,所以朱明月要对自己感恩戴德。
     在中国的职场中,老板和员工由于位置和立场的差异,同样一件事情,得出的结论常常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令人啼笑皆非,这是常态。 朱明月是一个没有多大野心的人,他的愿望很简单,有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幸福而快乐的家庭,最重要的是,有一张可以让自己提前退休的存款单。
     现在,他感觉要实现这三个愿望,比他想象中的要难得多。这么多年职场打拼下来,他只换回来两样东西,一个是京津地区总经理的头衔,另一个就是京城里的两套房子。
     总经理的头衔,可以说得上体面,但绝对不稳定,甚至还有点岌岌可危。狡兔死走狗烹绝对是千古名句,老板的信任是有时效性的,更何况距离太远又缺乏交流,常有小人在背后放冷箭,令人防不胜防。这一两年,朱明月越来越感觉到老板邓远军的疏远,言语中的过分客气及褒奖不是一个好现象。
     朱明月在北京的两套房距离隔得有点远,一套在朝阳,一套在通州。外地人对北京的地名搞不清楚,但只要说起大名鼎鼎的北京CBD,很多人都不自由主地点头,这个有名的商圈就坐落在朝阳区。
     至于通州,很多搞文艺的人都知道它。因为通州区出了全国第一个画家村,这里聚集了全中国最多的先锋艺术家,他们当中有的画家一幅作品能卖到上千万,也有的画家穷得三餐不饱,饥寒交迫。
     朝阳区的那套房只有六十来平方米,一居室,十几年的老宅,旧得像未修复过的文物古迹,伤痕累累不说,还灰头土睑,难看至极。通州区的这套房足足150平方米,大四居,―梯两户,南北通透,还有空中花园。小区绿化也非常不错,鸟语花香,绿树葱葱,美得像公园。
     令朱明月啼笑皆非的是,这十多年职场打拼的收入,竟然比不过两套房的升值。仅仅凭着这两套房,他的家庭资产轻轻松松就过了500万,成为了京城典型的中产家庭。
     500万!
     这是十几年前的朱明月,刚入职场的那个穷小子,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好多钱啊!
     可以周游全世界!
     可以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前退休享受人生!
     可惜,这个500万不是现金,而是―堆钢筋水泥。所以对朱明月而言,这仅仅是一个数字,一个账面匕冷冰冰的数字。什么叫不动产?就是动也不能动,动起来会死得很惨的东西。如今这两套房,就如水中花镜中月,看得到摸不着,偶尔半夜焦虑当中醒来,聊以自慰的―个借口。
     多年以后,当他在好友施凯的再三督促下,仔细阅读了当年名噪一时的理财书籍《穷爸爸和富爸爸》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最缺少的一样东西就是“财商”。
     什么叫财商?
     说白了,就是指一个人与金钱财富打交道的能力。在现代这个唯利是图的社会,经济及金钱的影响已经变得无处不在。换句话说,财商对于人们来说,其重要性已经超过智商和情商了。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