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王小波十论

王小波十论

  • 字数: 18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 作者: 廿一行
  • 出版日期: 2013-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51033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3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王小波创作的继往开来性观照中国当代文学,以王小波艺术诗学的国际化联结世界,以尼采和海德格尔的两条哲学主线沟通东西方思想艺术的桥梁,向中国、向世界召唤一种走向诗意、解蔽、冥思的新千年文学艺术。作者以哲学家的眼光进入王小波的文学世界,是一本主论深刻极富哲理思辨的文艺评论著作。
目录

留给新千年文学的一份珍贵遗产
一论
童话——贫困时代的诗意还乡
好小说都是好神话/1
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诗人/4
时代的歌者/9
长安城存在的理由/13
最清白无邪的事情/17
卡尔维诺、维昂、王小波/22
原始童话诗/29
附:王小波语风欣赏之一/32
二论
写意——探照人类生命的真实
尼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35
没有指望的指望/40
记忆与遗忘/47
开放社会与诗意世界/5 1
艺术的遭遇/56
贫困时代的六种文学/62
王小波语风欣赏之二/67
三论
迷狂——神圣游戏或乌托邦
为了幻梦的诉说/69
自我生成的乌托邦/75
不存在的风景/80
艺术之于神圣游戏/86
似水流年里的疯狂与深沉/9 1
通往自由之途/97
王小波语风欣赏之三/l02
四论
朗笑——主权经验与节日性时间
大笑着去杀戮/105
王小波与拉伯雷/112
狂欢诗学及酒神谬误/l 20
失去世界的重获世界/l 26
主权经验与节日性时间/130
小说的本体论时空模式/1 36
王小波语风欣赏之四/l40
性欢——力与美的自由嬉戏
艺术家反对泛性论7143
写性的经典作家们/149
力与美的游戏/159
媚俗与反抗/167
革命时期的爱情和寓言/172
王小波语风欣赏之五/l 77
……
六论
七论
九论
十论
摘要
    1
     纳博科夫说:“好小说都是好神话。”当然,很多时候,纳博科夫也将“好小说”称作“优美的童话”。在《文学讲稿》中,《包法利夫人》《变形记》之类作品被称作优美的童话;《尤利西斯》《追忆逝水年华》这样的作品被视为好的神话。神话和童话的差别或许是为了区分作品在是否拥有博大性上的差异。不管是神话还是童话,纳博科夫的用意无非是要向我们强调:小说迷人的虚构本质。
     更进一步来说,纳博科夫对小说的神话界定乃是为了解放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小说外部形式的束缚,使小说拥有更广大的表演空间,敞现更丰富灿烂的世界。为此,纳博科夫界定了三种层次的小说作者:最末流的作者只是一个单纯讲故事的人;中间层次的是一位教育家;优选的作家应该是魔术师。
     单纯的形式主义者并非真正的魔术师。魔术师应该至少是文化大师、艺术大师、思想大师的复合体。小说的本质是虚构,并非意味着:小说超离了一切,成为小说家随心所欲、漫无边际的天方夜谭。小说仍要坚守它的内在精神,成为对生命真实的一种探寻。而小说愈是突破现实原则的束缚,走向虚构,就愈能接近精神的真实。
     2
     对此,伽达默尔有着更加深层的表述:“作为一种成功的作品和创造物,诗(小说)不是理念,而是一种能再次激起无限生命的精神……它不是对一种实体的描述或标记,而是为我们打开一个神和人类的世界。”(《真理与方法》)当艺术带我们走进“好的神话”和“优美的童话”,一个本真存在的“神和人类的世界”便于寂静的轰鸣中向我们敞开了。
     在《美的现实性》中,伽达默尔向我们阐明了艺术之“游戏、象征与节日”性本质。艺术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并赢得我们;艺术通过象征召唤我们进入存在的诗与思之境遇;艺术如节日一般使终有一死的人进入永恒,拥抱本己的时间;艺术为人类构筑生命的诗意栖居。
     显然,唯有真正的魔术师方能胜任艺术的游戏、象征与节日三重本质。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固然曾经成功地发现了人在社会中的典型存在状况,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复杂化,这种对社会表象的外在观察、描摹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揭示存在者的真实生命状况。因此,纳博科夫称巴尔扎克是必将被锤子砸碎的石膏像。纳博科夫并且声称艺术是非道德的、非社会的、非意识形态的。这即是说艺术家只以艺术的眼光(原始的、纯粹的)去发掘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用形而上学的理念先行设定、曲解事物。
     3
     在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文学创作曾过分地受到意识形态、社会政治因素的困扰。文学成为了话语权力的附庸,不再以艺术本身的去蔽眼光去言说世界、探寻存在。海德格尔曾说:“艺术的本质乃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置入作品。”而被逻各斯权力话语笼罩的存在者却已经先行丧失了本己的真理,艺术被迫以逻各斯大话语的虚妄真理形式置入了作品。此时的文学就不再成其为真正的艺术。
     当这种逻各斯大话语崩塌之时,当代文学又陷入了种种混乱和迷茫。一方面,寻根和重建价值的努力均因其肤浅性和表面性而告失败。另一方面,部分作家却过度热心于展示历史的残暴、人性的阴暗、社会的丑恶,甚至一味拆解神圣、认同庸俗,致使社会思想广泛地陷入怀疑主义、虚无颓废的泥沼。当代文学的偏颇之处在于解构的同时缺乏真正深刻的建构,揭露控诉的同时往往遗忘了美。当然,也有一些作品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这种混乱之外,但毕竟改变不了那一时代文学的总体态势。
     近年来,文学开始观照美,但是仍不能改变它的颓废调子。或者成为注满忧伤的麻醉剂;或者失于无深度的浮躁。在王小波之前,半个世纪的中国文坛罕有好的神话和优美的童话。而今天,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终于为我们贡献了一部集成的神话;并且其中的许多作品,都堪称一篇篇优美的诗与思之童话。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