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

从"人"到"好人"——公共生活与青少年品德养成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孙抱弘
  • 出版日期: 2013-03-01
  • 商品条码: 97875316609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道德如何适应社会变革,已经愈益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当然也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为适应社会的转型,必须实现建设重心的转移以及正确把握建设的起点,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课题。
《从"人"到"好人":公共生活与青少年品德养成》直面现实,始终以问题意识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多学科的学说资源,汲取中外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对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及其重心转移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而有新意的解答。
目录
第一章概念的界定、展开与相互关联
一、日常生活、公共生活与公共伦理
二、现代社会与公共生活伦理
三、公共伦理素质的提升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心
第二章多学科视野里的公共伦理问题
一、康德:有限理性者与公民伦理
二、滕尼斯与迪尔凯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共同体
三、拉尔夫?林顿:社会特征、文化模式与公共文化建设
四、罗尔斯与哈贝马斯:公共理性的上限与下限
五、尾关周二:社会共生类型与人类交往理性的发展
六、黄万盛:全球化三大原则批判与人文公共理性的呼唤
第三章人类社会的传承与公共伦理
一、人性假设与公共伦理规范
二、不和谐文化与公共伦理建设
三、国民性的主要缺陷与公共伦理素质的提升第一章概念的界定、展开与相互关联
一、日常生活、公共生活与公共伦理
二、现代社会与公共生活伦理
三、公共伦理素质的提升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心
第二章多学科视野里的公共伦理问题
一、康德:有限理性者与公民伦理
二、滕尼斯与迪尔凯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共同体
三、拉尔夫?林顿:社会特征、文化模式与公共文化建设
四、罗尔斯与哈贝马斯:公共理性的上限与下限
五、尾关周二:社会共生类型与人类交往理性的发展
六、黄万盛:全球化三大原则批判与人文公共理性的呼唤
第三章人类社会的传承与公共伦理
一、人性假设与公共伦理规范
二、不和谐文化与公共伦理建设
三、国民性的主要缺陷与公共伦理素质的提升
第四章当代青少年公共伦理素质现状与成因分析
一、当代青少年公共伦理素质的现状
二、当代青少年公共伦理素质现状的成因
第五章现代社会发展与国民素质准备
一、社会发展:以人为基础的整体视角
二、现代国民素质:个人准备和社会应对
第六章现代社会中公共伦理教育的依据与定位
一、公共伦理教育的依据
二、公共伦理教育的定位与落实
第七章公共伦理教育的国际视野与借鉴思路
一、思想的发展过程与整合趋向
二、实践的演进轨迹与发展态势
第八章公共伦理教育的国内视域与发展趋向
一、形成与演进的轨迹
二、路径依赖与先天不足
三、走出困境:公民——共同体意识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