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超常能力的本质和培养:超常教育理论的前沿探索

超常能力的本质和培养:超常教育理论的前沿探索

  • 字数: 3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戴耘
  • 出版日期: 2013-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029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3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靠前的视野和远见,系统地提炼超常能力并为超常教育领域提出一种新的框架领域的超常教育提出了新的框架。他围绕三大核心问题确定了九种主要争议:在才能发展中,先天能力、环境、经验和个人努力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我们如何界定超常教育的目标?如何促进很好发展?如何定义资优教育的目标,促进很好?
目录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天赋”概念简史
给“天才”下定义的挑战
一个辩证周期:对天赋的建构、解构和重构
结语:天赋概念进入成年期
第二章 在理解与培养超常能力中存在的主要争议
超常能力概念演变中理论基石的变化
走向新的综合
主要争议的框架
第三章 从“先天还是后天”到“后天中的先天”
先天后天论战的框架
先天后天的不可分性:一种不同的思维角度
结语:通向很好的多种途径
第四章 刺猬还是狐狸?领域特殊性vs领域一般性是个体、领域和发展的
共同作用
如何界定能力领域
领域一般性一特殊性作为人类能力的基本架构问题:是横向的、纵向的,
还是分层级的?
不同发展水平上领域一般性一特殊性的意义
创造力:领域特殊性的还是领域一般性的?
结语:结构、功能和发展三个维度的整合
第五章 质的差异还是量的差异?个体的、过程的和发展的产物
背景:以将学生分类作为切入点的超常教育
个人品质和行为特征上质的差异的研究
发展是新异性与质的差异显现的过程
技术和实用的考虑
结语:什么时候“超常能力”是真的超常?
第六章 见仁见智:世界观和认识立场上的差异
“超常能力”优选的证据是什么:能力倾向还是真实成就?
我们如何理解超常能力和才能的本质与发展:通则性研究和个别性研究
如何解释和预测超常行为的表现和发展:还原论与生成论
结语:方法论的综合
第七章 超常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理解超常教育的框架
专长(专家技能)和创造力间的争议
专长研究者和创造力研究者之间的争议
“超常儿童”(Gifted Child)和“才能发展”(Talent Development)的争议
结语:才能发展个人方面与社会方面的整合
第八章 更大社会环境下的超常教育:牺牲公平换来很好?
受到围攻的超常教育
“很好”和“公平”的定义以及二者之间的争议
更广阔社会文化环境下的超常教育
结语:平等的机会,而非相同的结果
第九章 对很好的整合理解:超常能力发展研究的CED框架
超常能力的形成:差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基于分析水平去确定超常能力的生成属性和演化属性
四种分析水平的整合
根据CEI)框架对重要的本体论争议进行概念重构
CED框架对研究和实践的启示
结语:超常能力和很好才能的环境一时间生成性
第十章 对个体发展反应敏锐和对社会负责的超常教育
理论、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变迁
超常教育的十字路口:定义、目标和指导原则
超常教育的发展前景:从研究到实践
结语:没有超常项目的超常教育能行得通吗?
术语表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