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草根族PK博士生女儿

草根族PK博士生女儿

  • 字数: 14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作者: 陈万里
  • 出版日期: 2013-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64035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3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草根族PK博士生女儿:“兔爸”的育儿经》主要讲述了,陈万里,一位初中二年文化底子的知识青年父亲,几十年来坚持业余充电,使自己成长为大学的管理者、教授和博士。与此同时,经过和颜悦色,言传身教,甚至面红耳赤的“PK”,协助中等生女儿成为名校博士研究生。作者以自已的亲身经历为例,坦诚地说明了父母之间关于“家教观点”的碰撞、矛盾和后果,对家庭子女造成的影响和隐患。
陈万里教授还通过自己帮助14个孩子成长的真实案例,揭示了劣迹孩子、中等生、尖子生多种类型学生的成长经验。书中归纳的“16个家庭教育观点”,解答了家长们极为关注的诸多现实问题。
《草根族PK博士生女儿:“兔爸”的育儿经》不仅是陈教授教育自己子女的“个案”,更是有幸参与其他几十个家庭教育的“通案”。鲜活的案例,睿智的见解,使得《草根族PK博士生女儿:“兔爸”的育儿经》不同于其他育儿图书。阅读《草根族PK博士生女儿:“兔爸”的育儿经》,读者不但能了解到科学育儿的方法,更可直接借鉴众多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获得崭新的收获。
作者简介
陈万里,教授/教授级高工/经济学博士、教育学/管理学双硕士、国际注册高级职业经理人、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工商管理/项目管理双硕士生导师。陈万里,祖籍吉林九台县,就读齐齐哈尔市一中,知青下乡黑龙江建设兵团五师(现九三农场局),历任拖拉机驾驶员、司务长、机务副队长。后到沈阳东北大学上学,翟校任助教、辅导员、系副主任、校团委书记、校部处长。主动闯“商海”15年,曾任北商技术股份公司(上市)副总裁、长白工控公司董事总经理、西东控制集团公司副总裁、东软集团成都培训基地总经理等。回归教育界后,曾任四川成都东软学院业务拓展总监等,现任职广东南海东软学院副院长。 
目录
第一章写在前面的话
1.为什么要写这本“育儿经”? /3
2.父母和孩子不可相互替代,要活出各自的精彩/4
3.请允许我们维护家庭和亲友们的隐私/7
4.一个普通的中等生——我们的“第三个”孩子/7
5.阿亮妈、阿亮和我——城市中普通的一家/9
6.回顾我们的父母及其教育态度/10
7.见样学样,孩子身上总能看到父母的痕迹/13
第二章阿亮的童年、中小学
1.阿亮的童年生活/19
2.北方城市小学里的中等生/23
3.没有效果的文化补习班/28
4.为止住成绩下滑趋势,换一个学习环境/30
5.坎坷的千里求学路/34
第三章孩子的大学与考取硕士研究生
1.高考志愿——一个让人纠结的难题/41
2.喜出望外考取北京有名大学/42
3.家长引导上进和考研“颇费心机” /50
4.历经磨难考取某有名大学硕士生/58
5.考研目标达到,如何保持学习劲头/62
6.辅助阿亮甄别和选择未来职业/66
第四章参加工作后再考博士研究生
1.参加工作后,适时引导再考博/71
2.数次考博失败,激起斗志终成功/72
3.在职读博困难多又添思想波动/74
4.顺利完成博士课程和准备开题报告/77
5.人生道路女儿和我一路PK,一路前行/79
6.孩子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时我随时出手/81
第五章协助14个孩子上进的真实故事
1.孩子长处与兴趣就是其优选的发展方向/86
2.我们最关心的应当是子女的哪方面? /86
3.不盲目攀比,只要孩子做到自己的优选/89
4.孩子的学习需要科学引导/94
5.走过弯路的孩子教育得当,一样可以成功/97
6.协助孩子度过危险期,一切就都“透亮了” /102
7.表现平平的子女打法正确,同样能找到心仪职业/105
8.优秀的孩子高考不顺,可以曲线发展/109
9.年轻人有好位置,也要尽早设计职业发展道路/115
10.儿女向往的职业,父母要因势利导多支持/117
1 1.孩子的决心,父母要鼓励坚持并化为实际行动/120
12.端着铁饭碗,也要防备饭碗“过性”的那一天/125
13.学历提升,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 /128
14.有学历和没学历就是不一样,这是事实/136
第六章分享商榷——16个家庭教育观点
1.子女成功,有不同的解释和含义/141
2.平民家庭照样可以培养出杰出后代/144
3.别指望你的孩子成为精英,中等智力是大多数/147
4.家长的作用如何体现? /149
5.父母要学点教育知识/152
6.如何探索孩子的长处与兴趣? /155
7.为孩子寻找学习的导师,以补父母之短/157
8.对长大了的孩子,父母不是良师至少也是益友/161
9.较理想的“父母搭档”——一个黑脸,一个红脸/164
10.注意孩子教育的阶段性问题——虎妈、狼爸、兔爸/165
11.家庭教育的客观作用是有限的,不是万能的/168
12.孩子是需要打磨的玉石,不可当成“玩偶” /170
13.溺爱子女与加害子女没有区别/172
14.“搂草打兔子”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174
15.对于父母全职培养子女特殊技能怎么看? /175
16.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追求的目标/178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很长时间没见面了,我赶陕接过孩子手中的包,父女俩紧紧牵着对方的手,一起匆匆赶往报考学校附近的小旅店。我们一边走一边交流情况,等赶到了住处,发现小小旅店住满了赶考的学生和家长,还有来自沈阳我们认识的孩子和家长。经过交谈才知道大多数孩子是有备而来,人家有的拿着多种证明资料,比如绘画、演出照片等,有的带着获奖证书,还有的既有作品又有证书。而我们阿亮匆匆赶来,来不及准备。说实话上中学以后,也没得过什么奖励。同时,大多数学生与家长一起,已经事**行了考试的模拟准备,并且是预备了几套方案。
    与其他人一比,我感到通过的希望渺茫,看着女儿长途奔波而来的一脸倦色,只能把忐忑不安埋在心底。孩子这时*需要的是父亲的鼓励,只有家长的信心才能换来子女的勇气。
    当时已经下午5点多钟了,我那时还忘不了“锻炼女儿”的能力。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不知孰轻孰重。让她拿着钱买来2碗面条,我们边吃边讨论考试的事,吃完了还要孩子去归还饭碗、去端水搞“睡前卫生”……
    “生理上的一切”都安排妥当,快到晚上8点钟了。这时才开始准备第二天的考试,先是父女两人讨论。我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平等对待她,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像与成人一样和阿亮进行交流。我们预想了第二天可能考的科目、场景、人物,可能的面试题目、回答要点;各科目考试可能的难点等等,*后还让女儿反复演练了如何进场、离场以及礼貌等细节。将近10点钟的时候,我看出阿亮开始眼皮打架,已经疲劳不堪,就结束“演习”上床休息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么重要的大学**轮特长预考,父女俩只匆匆准备了2个小时,而*终获得了通过,真是个奇迹。
    但是,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我尊重女儿的想法,让她充分开动脑筋发表意见,家长的智慧与孩子的智慧有机结合才获得的成果。阿亮学习虽然不是特别很好,但是小时候参加过多种兴趣班,在小学又经过学校表演大会主持、班干部等“抛头露面”的实践锻炼,已经积攒了一些能力和素质。在急用的时候,这些平时沉淀的东西开始发挥作用了。
    再有就是我从17岁下乡开始,涉猎过多种知识,孜孜不倦地学习了30多年,已经被评定为教授级高工,并且攻读了教育和管理两个硕士研究生,因此我对特长考试的推断和预考准备是有效果的。如上两方面才是创造了奇迹的原因,可谓是父女两人的“功到自然成”。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