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企业经营的3大陷阱

企业经营的3大陷阱

  • 字数: 9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日)岸良裕司
  • 出版日期: 2013-05-01
  • 商品条码: 978721305486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高德拉特问题解决法》作者岸良裕司全新力作,引领你跳出企业经营3大陷阱,用整体性很好管理,实现利润优选化。
“降低成本就能提高利润”“提高生产现场的工作效率就能获得利润”“零售商要求降低成本”,面对制约企业发展的3大陷阱,飞跃式反思助你成功跳出。
生产效率分别达到99%和101%,哪一个更好?现实中为什么会出现原本不应该出现的商品断档现象?一家利润率仅为1%的公司,为什么仅靠25%的销售增加额,就能迅速获得8倍的利润率?你必须“改变思维”,才能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成功打造可以赚钱的企业体质。
目录
  前言 关于企业经营的思考
第一部分 破坏公司运营的3大陷阱
第1章 陷阱1:“降低成本就能提高利润”
企业面对的严酷现实
改变公司的思维方式
有因即有果
价格为什么会下降
导致生产过剩的原因
一旦预测落空
小心降低成本的陷阱
经常验证假定
整体很好与局部很好
连接商业活动的纽带
库存问题的两难境地
更加准确的预测
库存的本质
库存量的决定因素
追求效率的陷阱
最小值管理法
以库存加强供应链的连接部
【飞跃式成长的反思】 秋叶原的遭遇
公司的肌肉与脂肪
当心,偏离目标的改革活动
气球效应

第2章 陷阱2:“提高生产现场的工作效率就能获得利润”
现场是活的生命体
工厂内的“交通拥堵”
以微小的变化推进巨大的生产改革
突破瓶颈,达到整体很好状态
延长前置时间的陷阱
缓冲库存管理法简化生产现场
在必要的时间内,将必要的商品供应到必要的场所
【飞跃式成长的反思】  努力工作背后的陷阱
“ 以人为本”背后的陷阱
永远的导师,大野耐一与高德拉特

第3 章 陷阱3:“零售商要求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的呼声日益高涨
期待持续畅销的新商品
探寻零售商的真实愿望
追求库存周转率
满足零售商的真实愿望
预测交货逾期所导致的脱销损失
以微小的变化推进巨大的经营改革
利他之心
【飞跃式成长的反思】 优化流程,开发自己想销售的商品
“出于好心”,低效的绩效主义

第二部分 打破旧思维,转换新思维
第4 章 追求整体很好状态的思维转换 137
强化纽带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转换
集中力量,推动着力于一点的改革
改变的仅仅是假定
学习与思考
【飞跃式成长的反思】 三方共赢的经营改革

后记 看清事物的本质
译者后记
摘要
    现如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一严酷的社会环境,任何企业都在努力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因而,为了去除多余的“脂肪”,营建可以创造利润的企业肌体,不少企业不得不采取诸如企业重组、裁减人员等残酷的举措。
     尽管这样的举措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股票价格也一度得以提升,但是其后不久则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业绩萎靡不振。而且,在危机意识的重压之下,员工人人自危。在这样的时刻进行企业重组与裁员,不可避免会损伤员工的工作干劲和对企业的忠诚心,致使业绩更加恶化,进一步导致企业新一轮的重组裁员,有的企业甚至因此一步步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所谓“企业的脂肪”究竟是什么呢?是成为企业重组裁员对象的生产现场和工作人员吗?其实,生产现场和员工并不是“脂肪”,如果让我打比方,说它们是“企业的肌肉”更为正确。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脂肪呢?有没有只需重视生产现场和员工――肌肉,而无须理会多余的脂肪,就能够自然而然让企业减肥的方法呢?
     企业面对的严酷现实
     ◎竞争激烈残酷。
     ◎商品价格持续下降。
     ◎缺少畅销商品。
     ◎商品的寿命越来越短。
     ◎“降低成本”作业寸步难行。
     ◎人工费用居高不下。
     ◎固定经费过高。
     一方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公司收益之难,如今已经到了难以言状的地步。而另一方面,商品简直如同遭遇“围追堵截”一般,其寿命也变得更加短暂。
     尽管如此,无论是哪家公司,也都有过经营状况良好的时期。所谓的良好时期,就是公司开发出了面貌一新的优良商品,而且这种商品生产多少就能够卖出多少,同时公司市场份额也独占鳌头的时期。
     但是,竞相跟风的动作实在太快。几乎就在眨眼之间,其他公司就推出了类似的甚至是更优秀的商品,一下子拔得了市场份额的头筹。当类似的商品竞相上市时,你的公司为了重新夺回失掉的市场占有率,就只能把商品价格压得更低。
     这样一来,价格战就开始了。而且,当竞争对手在争夺战中推出了更为优秀的商品时,你为了与竞争对手的新商品抗衡,也不得不降低自己公司商品的价格。无论如何,最终大家都会被卷入激烈的价格战漩涡之中。如果不想被卷入其中,就必须推出划时代的新商品。然而从开始策划到完成开发,一件新商品的出炉至少需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于是,为了确保市场份额,你的公司就只能将现在的商品降价,来对抗竞争对手的商品。
     就工作关系而言,各种各样的商品开发都需要他人的协作。但是,就产业界的现状来看,除去小规模的改造之外,一般的新商品开发大都需要花费两年左右的时间。的确,也常常会听说某家企业仅仅花费几个月时间就开发出了新商品的情况。但是,据说这些近乎奇迹一样的事例,实际上大多数是以工作人员没日没夜、废寝忘食的劳作换来的――开发人员24小时连轴转地扑在研发工作之中。这几乎花费了普通员工三倍的工作时间。如果再加上周六和周日的加班加点,即7÷5=1.4(倍),也就是说他们花费了超过普通员工四倍的工作量,方能用半年的时间完成本应该用两年才能够完成的商品开发。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与每年春、秋两次的新商品更新周期相吻合。
     经营就是如此,既有顺风顺水的风光时期,也有捉襟见肘的背运时期。哪个时期更长一些呢?我回顾此前的经商经历,感觉自己还是背运时期占了绝对上风。我们甚至都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市场价格简直就像一把悬在脖子上的铡刀。你要硬是拿手臂去挡,准会身受重伤。”
     因此,我们绝不能对这样的事态置之不顾。为了使企业不被这样激烈的竞争所压垮,就一定要掌握应变能力,要横下一条心去努力。为了打造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也能够创造利润的企业肌体,需要日复一日地降低成本。但是在生产现场,为了降低一元钱甚至是一分钱的成本,就开展起没完没了的改善活动是不会有什么收效的。只要出现市场价格暴跌、原材料费用飙升、汇率变动等外部变动,辛勤的努力转瞬之间就会灰飞烟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这样的状况是不是缓和下来了?没有,其实反而是愈加严峻了。商品的寿命变得更加短暂,而且呈现出日益恶化的趋势,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酷现实。
     “究竟怎样赚钱才好啊……”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能够听到类似这样手足无措的哀叹之声。
     P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