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爸妈不盯也放心
字数: 207.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作者: 华音
出版日期: 2013-07-01
商品条码: 978751510276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3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家教方面的一部心得性质的专著。内文不仅有大量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的方法,还有大量大案例具体讲解。
目录
第一章 放手之前,先做好沟通了解
你真的了解孩子吗?/3
沟通好,才能逆反少/8
第二章 营造自由轻松的家教氛围
教育不可“过度”,放手利于成长/19
亲子关系良好,爸妈尽可放手/26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和环境/36
“放手”孩子,爸妈要先“放心”/43
第三章 爱不能过头,管不能过度
爱孩子,不能爱过头/53
站在孩子的角度管孩子/59
放下拳头,才上心头/63
给孩子“留点面子”/66
放过孩子的隐私/69
别给孩子太多压力/74
孩子犯错也放手,包容更易促改变/77
第四章 孩子有了好心态,人生之路乐开怀
心态正确,人生成功/83
孩子品格好,爸妈才放心/87
赏识孩子,才好放手孩子/92
帮孩子扫除心灵的阴霾/98
竖起拇指,告诉孩子你很棒/105
第五章 孩子有了好习惯,爸妈放手心也安
好习惯,好人生/113
小细节培养好习惯/116
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18
孩子学习不用愁,只需家长善引导/122
习惯培养贵在坚持/127
加法培养好习惯,减法克服坏习惯/129
第六章 用挫折和困难帮助孩子变得强大
挫折教育不可少/135
放手让孩子面对挫折/138
挫折教育有方法,锻炼孩子变强大/141
把勇气和毅力送给孩子/144
孩子有自信,激励有效/152
第七章 放手孩子,孩子才会自立自强
孩子要自立,就要能自理/157
孩子能吃苦,将来才幸福/161
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64
“粘人”孩子易无能,增强孩子独立性/168
该放手时要放手/172
宝剑锋从磨砺出,自强精神不可少/176
第八章 放手孩子,还要让孩子强
学会合作/185
学会思考/190
学会选择/194
学会竞争/197
学会分享/20l
学会交际/205
学会承受/212
学会宽容/214
学会感恩/219
后记
参考资料
摘要
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深入了解,才能放手教育
要想好好地教育孩子,就要深入地了解孩子,做到放心教育尤其需要如此。那么,我们为人父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现实生活中,由于繁忙的工作,琐碎的事情,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不能认真体察孩子的心理,所以不是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判断孩子的内心和行为时也就不会很准确。同时孩子也不能默契领会爸妈所给予的暗示和判断,于是亲子之间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教育便不能很好地进行。
记得有一次,我不知怎么惹得儿子生气了。那时他五岁,他刚生气时我没有注意到,后来见他在桌子边不吭声,我过去一看,见他在嘟着嘴玩玩具,我问他干吗他也不理我,我哄他他也不开心。后来我逗他玩,他却委屈地撇嘴想哭,我笑着问他怎么回事,他抹眼泪说妈妈讨厌,我问妈妈怎么讨厌了,他伸开手,将手里的一个巧力放到了我面前。
原来他剥了一个巧力想让我吃,而我当时正在厨房收拾东西。他来到我面前跟我说妈妈咱们玩个游戏吧,我说妈妈正忙呢,没有空。他说妈妈咱们玩一会吧,我说你没看见妈妈正忙呢吗?一边玩去!他又说妈妈你猜我手里是什么?我当时可能正在想事情,就有点烦,对他说不猜,一边玩去。听了这话他觉得很委屈,本来是想让我吃个巧力,结果却让我给训回去了,儿子怎么能不生气呢?
孩子虽然小,但有时他们的想法可能并不为大人所理解,而且孩子都很想爸妈能陪自己玩。所以常常不顾家长忙闲,不断地提各种问题和做各式动作进行干扰,但家长因为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不可能有时间一直陪孩子玩,所以有时就会烦。其实孩子这时候也许只是想引起爸妈的注意,或者需要对他表示尊重。如果我们平时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便能准确领会孩子的意图,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抱抱孩子,表示一下对他的爱,再说自己还有其他事,忙完就和他玩,这样孩子也会理解家长还是爱他的,只是现在很忙,就会停止对你的干扰。
了解孩子,也有利于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孩子犯了错误,用哪种方式教育更为合适也是不容易掌握的,正确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很好重要。但关键是我们要很了解孩子,才能给孩子指出他错在哪里,并使孩子心服口服,知道如何去改正。若不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即使孩子改正了错误行为,也不会意识到他自己真的错了,而是认为你惩罚了他,他斗不过你,才不得不改正。
所以,唯有了解孩子,才能有效地与孩子沟通,才能拿出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放手让孩子健康成长。可以说,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做能真正了解孩子的爸妈。
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
要对孩子“不盯”也放心,就需要先去了解孩子,而要了解孩子,就要去了解孩子的心理,所以我们必须适当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刚出生时,在心理上还不能接近认识到有一个外部世界,这时的他还是生活在自己的心灵中,类似于一种自闭状态,学术上称之为“原型自恋状态”。这种状态一般会持续两个月,这段时间,由于妈妈不断地对孩子进行爱抚、拥抱和哺乳,孩子开始从原型自恋状态中解脱出来,并转变为对他物产生依恋,感知自身之外的世界,感知自己的母亲,感知他物的存在。
在这一阶段,假如做妈妈的对孩子疏于照管,或经常让孩子处于口渴、饥饿、寒冷、潮湿等不安状态,或者没有亲自喂养孩子,甚至打骂孩子,那
么孩子就不能与她形成良好的依恋,并出现心理发展滞后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自闭。如果孩子不能与爸妈(特别是妈妈)形成依恋关系,就有可能发展成为“边缘型人格”或“自恋型人格”。
所以,孩子出生后的头一年很关键,如果你想让孩子拥有活泼、热情、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就要对孩子进行拥抱、亲吻、爱抚等肢体抚慰,给孩子接纳、温暖和爱,让孩子与你形成信任、安定、亲密的依恋关系。这样,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才能较好地接受你的教育。 相比较其他孩子,我觉得我的儿子还是比较听话的,我对他的教导他也能很好地接受。这得益于他一两岁时我对他的关爱,直到他一岁半我还给他哺乳,两岁之前基本天天和他在一起。虽然他比较“粘”我,但我和他也建立起了很好很亲密的关系,这也是他能听话,肯接受教导的情感和心理基础。
两岁之后,我开始注意教导他分清是非,有些事情可以做,我鼓励他做,不可以做的,我就告诉他不可做的原因和危害。他能很好地听我说教,有时还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说明,我们的亲密关系保证了他能对事物进行正确的思考和表达,同时,我也开始留心他的心理需求,并引导他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一个家庭中,母子的依恋关系是家庭温馨和谐的基础之一,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之一。在这种依恋关系上,孩子会产生对大人和家庭环境的一些心理需求。我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每个孩子在家庭中都有下列几种基本的心理需求。
1.在家里拥有自己的地位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其自主意识的建立,基本是在三岁以后,他在家庭中拥有一定地位的需要也就随之而来。这时孩子开始经常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希望对家里的事情做出自己的决策。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的决策,如对自己的玩具如何安排,看电视要选自己喜欢的频道等等。这个时候,大人不要过多地阻止孩子,而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对的就执行,错的就讲道理,以此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2.能够感受到大人的爱护和关怀
孩子能够感受到爸妈的爱护和关怀,才能相信爸妈,和爸妈没有隔阂。不过大人的关心和爱护不能过度,否则孩子将习以为常,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当孩子要自己做什么事情时,爸妈给予的应该是鼓励和支持;当孩子做的事情没有成功时,爸妈要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鼓励他下次努力;当孩子心情不好时,爸妈应该好好听一听孩子的心声。这样的话,孩子才能从内心感受到爸妈的爱护和关怀,知道自己需要爸妈的帮助,从而也就想接受爸妈的教育了。
3.能够得到爸妈的赞赏
孩子和成人一样,也需要成就感来为自己营造信心。因此在儿童的教养过程中,鼓励的重要性是相当大的。爸妈要持续给予孩子以鼓励,一件事情,无论大与小,孩子成功了,只要他向大人们炫耀,就说明他希望得到大人的认可。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泼冷水,要适当地用鼓励的话赞赏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这样孩子以后会更加努力的。
4.想拥有被接受,被尊重的感觉
孩子所说出来的每个想法都希望得到大人的认可,所以,当孩子说出一些想法时,爸妈一定要认真地倾听。无论孩子说的什么,你都要认真去听,帮助他分析可行陛,并鼓励他去尝试。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5.需要安全感和价值感
孩子需要大人的爱,被爱会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当你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知道付出会有收获,爱人才能被爱。
P3-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