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田汉传
字数: 220.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田本相 等
出版日期: 2013-05-01
商品条码: 9787532567935
版次: 1
开本: 18开
页数: 228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4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田汉(1898-1968),话剧、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早年留学日本,创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多部有名话剧。1930年加入"左联",40年代开始对京剧、汉剧、湘剧等戏曲进行改革,创作了大量以反侵略为内容的戏曲剧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剧协和党组书记、全国文联副等职,创作了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及整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等,在历史剧的创作和改编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此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戏剧的研究,分24章阐述田汉为戏剧而奋斗的一生,对其《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白蛇传》、《谢瑶环》等代表作有详细阐述,对其戏剧思想亦有深入分析。
目录
总序(谢柏梁)
一、忧患童年迷戏痴
二、“英雄怀汉”诗少年
三、激扬文字“新浪漫”
四、初试话剧谱新篇
五、“诗意”人生漂泊吟
六、《获虎之夜》震剧坛
七、一心沉醉银色梦
八、南国戏剧风云涌
九、诗化戏剧色斑斓
十、《名优之死》树高杆
十一、投身左翼自奋蹄
十二、爱情漩涡苦挣扎
十三、奋起粗犷呼号声
十四、战火纷飞请长缨
十五、矢志戏改梨园情
十六、感时忧国《丽人行》
十七、一腔热血迎黎明
十八、开拓戏剧新天地
十九、一世绝唱《关汉卿》
二十、古树新枝《白蛇传》
二十一、“金鳞”“西厢”展诗情
二十二、良苦用心写“文成”
二十三、为民请命《谢瑶环》
二十四、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附录 田汉研究资料索引
摘要
一、忧患童年迷戏痴
田汉原名田寿昌,1898年3月12日(农历二月二十日)出生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县田家椴一个叫茅店的小山村。时值春寒料峭的子夜,这个呱呱坠地的男孩儿给这姓田的庄户人家带来了惊喜,也带来了焦虑。
六年前,寿昌的母亲曾生过一个男孩,但活了不到三个月就得病夭折了,让这家贫苦农民在短暂的欢愉之后,落入了六年的等待与煎熬之中。这一回,无形的恐惧与无穷的焦灼,令寿昌的祖父田桂泉记起了求神拜佛的法宝:为孙子取了个“和儿”的小名,作为一名幼小的佛门弟子,寄养在观音菩萨的名下,让他在菩萨无边法力与深广慈悲的护佑下成长。
田汉的伯伯叔叔大都英年早逝,三十岁左右就撒手人寰。显然,这个家族在衰败。而田寿昌这一代的出生,正承受着家族有效崩溃的打击。田寿昌祖上曾是大地主,到了祖父田桂泉这一代,已经衰败到了农村手工业户的地步,靠着六七张机织绢,维持着一个祖孙三代近三十口人的大家庭,破败之相已经露出来了。
寿昌的父亲田禹卿是田家偏爱读书的人,他15岁与田母结婚时仍在念私塾。在送子念书、望子成龙之风兴盛的湖南,自足的人家供孩子念书上进,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但田禹卿却不得不绝望地辍学回家,帮着维持大家庭的生计。这个压抑着心中读书愿望而回家务农、出外当差做伙计、下厨掌勺的年轻人,郁郁寡欢,积劳成疾,终于染上严重的肺病。不久,便怀着无穷的懊恼与遗憾去世了。
田禹卿病死后,田氏家族便再也无人出面撑持,像“箍桶篾”一样拢着祖孙三代人的祖父田桂泉也已经熬尽心力,无法支撑下去,就采纳了祖母的建议:“家里人多,难以支持,不如让儿子们各自努力。”于是田氏家族分家,这是田家有效败落的标志。父丧家败的惨痛,啃啮着时年8岁的小寿昌的心灵。
为父亲送葬后,叔叔们送田寿昌回他就读的黄狮渡学塾。
对寿昌早年影响优选的是他的母亲和舅舅。应该说,没有母亲和舅舅,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田汉。舅舅易梅臣,是寿昌未来的岳父。在情感上,他填补了寿昌自小缺少的父爱;在精神上,他又是寿昌少年时代很重要的引路人与支持者。
母亲易克勤,生于长沙东乡花果园三字墙屋易家。家境贫寒,早识机杼,自小就手脚勤快,精于女红。还在少女时代,她就与外婆一起绩麻纺纱,历时五六年,织就了一顶新蚊帐,用攒下的钱打造了一张新的木床,换下蚊虫自由出入的“八百眼的帐子”与白蚁蛀空了脚“整个坍下”的老床。她将这种自强自立、勤劳治家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带到了田家。。她算是田家娶的靠前个儿媳妇,执长媳之礼,所以大家庭的日常家务就全靠她主持。除斟茶煮饭、浆衣洗裳、纺纱绩麻、鞋头针线之外,还要采桑养蚕,煮茧选丝,来客时操持酒席,伺候婆婆的饮食起居,同时还得帮衬年轻的叔子们。每年除夕,她都要替叔子们结辫子、剃头、钉衣皮领,事情做完天也发亮了。她吃苦耐劳、心灵手巧、善解人意,田家人无不交口称赞。
易克勤是个相当坚韧的女性。她生过四个儿子(包括夭折的一个,寿昌、寿康、寿麟),几乎都是临盆前还在操持家务。苦、累、贫、病,从来就没有让这位年轻的长媳抱怨过一句。毫无疑问,母亲这种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对寿昌的性格养成影响极大。尤其是在田禹卿死后,易克勤以柔弱之躯拉扯着三个孩子,顽强生活。艰难岁月中,她是孩子心中很可依赖的英雄。后来被称为“田老大”、“湖南牛”的田汉常常安慰、帮助困厄窘迫中的艺人,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别着急,总有办法可想!”而这些,就来源于早年困苦生活中母亲的言传身教。
父亲的死给母亲的打击是沉重的,她甚至想过吞鸦片寻死。年轻守寡,家用窘迫,又拖着三个孩子,大的8岁,次的5岁,小的尚在吃奶。然而想到丈夫“你得好好招扶孩子们”的临终嘱托,她毅然坚持了下来。
丧事办完,她也病倒了,而且吐了血。在娘家调养时,外婆曾细细致致地劝过她:“儿子们这样小,你一个女人单丝独线的,不靠叔子们帮忙,怎么能支撑下去呢?”劝她与叔叔合伙讨生活。但她不愿被别人看作是占人便宜的“弱女幼子”,她要独立支撑。
易克勤以远远高于普通农妇的见识,坚决送孩子读书。一方面是在娘家时听易梅臣念书,听得耳熟,常常还从旁帮助提醒,已有了对知识、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渴求。后来梅臣补廪、进学,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荣耀,她当时就暗自立誓:“我若有了孩子,也一定要让他读书。”她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另一方面,丈夫的临终嘱托中,“招扶”二字,肯定包含着让孩子继续念书的意思。她苦苦支撑,坚持让寿昌念书,就是想让儿子来弥补丈夫读书未竞的遗憾。
她没有理睬婆婆认为念书是“白糟蹋钱”的偏见;她说服了玩心尚大而不肯念书的寿昌,三番五次把因为家贫而滑到辍学边缘的寿昌重新送进学堂。她选丝织绢,为寿昌编织着如锦的前程;她日夜操劳,为寿昌铺就着通向光明幸福的人生大道。
易克勤独自肩负着生计的重担不算,还时时留心寿昌的教育情况。在寿昌入塾一年后,母亲到陈家冲做农活,就把寿昌留在相隔八九里地的茅坪,在大园里殷家私塾就读。她虽然务农操劳,但心思却放在寿昌身上。她听说私塾老先生是个老八股,学问陈旧,作风懒散,更兼“学生素质也坏得很,专一教寿昌画白虎,偷丝团子”,害怕寿昌受了坏的影响,连忙奔波十数里将寿昌领走,重新选定一位教学有方的塾师王绍羲。田母这些举动,令乡人肃然起敬。
寿昌将母亲的苦心看在眼里,藏在心底,读书更加发奋,成绩是愈来愈好,进步愈来愈大,小小的田家椴已无法滋养这位沉默早慧的少年了。当时乡里有位叫湘澄的先生赏识寿昌,就写了几封推荐信,让田汉进城去投考新学校。
此时的田汉一心想着要用功念书,要有点儿出息,以报答母亲的操劳,慰藉母亲的苦心。后来人们说田汉是个典型的孝子,其实根源在寿昌早年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岁月;后来田汉对母性的赞美与膜拜,正是因为母亲易克勤让田寿昌深刻地感受到母性的慈爱、博大、宽厚与坚韧。事实上,母亲庇护了田寿昌的成长,后来又极大地支持了作为戏剧家的田汉的事业,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戏剧母亲”。
读书期间,对田汉起着决定性影响的,不仅仅是塾师教的“子日诗云”与“尽忠尽节”之类的国粹蒙学。也许,更重要的还是那些在当时看来不登大雅之堂的闲杂小说与乡间艺人、民间剧种的演出。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