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杂文赏析

杂文赏析

  • 字数: 30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作者: 刘璐 编
  • 出版日期: 2013-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31015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1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杂文是匕首,是投枪,是针砭社会的良药。《今文观止杂文赏析》(作者曹晨曦)所选杂文,均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通过《今文观止杂文赏析》,你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和历代知识分子他们内心深处的蕴藏的赤子情怀。
目录
吃瓜子/丰子恺
口中剿匪记/丰子恺
最可怕的是什么?/杜重远
侏儒与痰盂子/杨振声
蘧庐絮语/陈子展
慈善家的眼睛/陈子展
新脸谱/唐?
谈礼教/唐?
谈风月/章克标
愚妄者的脸谱/李长之
打倒近视/老舍
励友人书/老舍
论凑趣/徐懋庸
苍蝇之灭亡/徐懋庸
举一个例/胡风
西崽哲学/胡风
中国的人命/陶行知
杂谈七月/郁达夫
说木铎少年/郁达夫
笑/黎烈文
怒/黎烈文
财神的神通/
民族的灵魂/
讲狗/周建人
论求婚/周建人
红叶/孙伏园
一笑――醉中梦话之一/梁遇春
“怎么能……”/叶圣陶
“今天天气好呵!”/叶圣陶
祝土匪/林语堂
孤崖一枝花/林语堂
争面子/许寿裳
古庙杂谈(四)/章衣萍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
一点比喻/鲁迅
小杂感/鲁迅
拿来主义/鲁迅
夜里的荒唐/川岛
差不多先生传/胡适
老章又反叛了!/胡适
面具/许地山
碰伤/周作人
哑吧礼赞/周作人
“自由”与“驱逐”/陈望道
关于恋爱/陈望道
洪水与猛兽/蔡元培
“作揖主义”/刘半农
随感录(二九)/钱玄同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袁世凯复活/
偶像破坏论/
推托/马铁丁
况钟的笔/巴人
“敲草榔头”之类/巴人
“废名论”存疑/夏衍
说真话之四/巴金
一点见识/郭小川
时间老人/岑桑
《师说》解/廖沫沙
古人的业余学习/吴晗
“伟大的空话”/邓拓
井底蛙/华君武
除夕夜话/李欣
以耳代目之类/臧克家
谈友谊/梁实秋
鬣狗的风格/秦牧
江湖捉鳖人/秦牧
“帮”式上纲法/刘征
庄周买水/刘征
月下老人的诗签/黄裳
杂感集(节选)/黄药眠
八股焚书论/卢杨村
悲观主义者的音乐预言/何满子
画鸟的猎人/艾青
偶像的话/艾青
摘要
    但我以为这三种技术中*进步*发达的,要算吃瓜子。近来瓜子大王的畅销,便是其老大的证据。据关心此事的人说,瓜子大王一类的装纸袋的瓜子,*近市上流行的有许多牌子。*初是某大药房“用科学方法”创制的,后来有什么“好吃来公司”“顶好吃公司”……等种种出品陆续产出。到现在差不多无论哪个穷乡僻处的糖食摊上,都有纸袋装的瓜子陈列而倾销着了。现代中国人的精通吃瓜子术,由此盖可想见。我对于此道,一向**短拙,说出来有伤于中国人的体面,但对自家人不妨谈谈。我从来不曾自动地找求或买瓜子来吃。但到人家作客,受人劝诱时;或者在酒席上、杭州的茶楼上,看见桌上现成放着瓜子盆时,也便拿起来咬。我必须注意选择,选那较大、较厚、而形状平整的瓜子,放进口里,用臼齿“格”地一咬;再吐出来,用手指去剥。幸而咬得恰好,两瓣瓜子壳各向两旁扩张而破裂,瓜仁没有咬碎,剥起来就较为省力。若用力不得其法,两瓣瓜子壳和瓜仁叠在一起而折断了,吐出来的时候我就担忧。那瓜子已纵断为两半,两半瓣的瓜仁紧紧地装塞在两半瓣的瓜子壳中,好象日本版的洋装书,套在很紧的厚纸函中,不容易取它出来。这种洋装书的取出法,现在都已从日本人那里学得,不要把指头塞进厚纸函中去力挖,只要使函口向下,两手扶着函,上下振动数次,洋装书自会脱壳而出。然而半瓣瓜子的形状太小了,不能应用这个方法,我只得用指爪细细地剥取。有时因为练习弹琴,两手的指爪都剪平,和尚头一般的手指对它简直毫无办法。我只得乘人不见把它抛弃了。在痛感困难的时候,我本拟不再吃瓜子了。但抛弃了之后,觉得口中有一种非甜非咸的香味,会引逗我再吃。我便不由地伸起手来,另选一粒,再送交臼齿去咬。不幸而这瓜子太燥,我的用力又太猛,“格”地一响,玉石不分,咬成了无数的碎块,事体就更糟了。我只得把粘着唾液的碎块尽行吐出在手心里,用心挑选,剔出壳的碎块,然后用舌尖舐食瓜仁的碎块。然而这挑选颇不容易,因为壳的碎块的一面也是白色的,与瓜仁无异.我误认为全是瓜仁而舐进口中去嚼,其味虽非嚼蜡,却等于嚼砂。壳的碎片紧紧地嵌进牙齿缝里,找不到牙签就无法取出。碰到这种钉子的时候,我就下个决心,从此戒绝瓜子。戒绝之法,大抵是喝一口茶来漱一漱口,点起一支,或者把瓜子盆推开些,把身体换个方向坐了,以示不再对它发生关系。然而过了几分钟,与别人谈了几句话,不知不觉之间,会跟了别人而伸手向盆中摸瓜子来咬。等到自己觉察破戒的时候,往往是已经咬过好几粒了。这样,吃了非戒不可,戒了非吃不可;吃而复戒,戒而复吃,我为它受尽苦痛。这使我现在想起了瓜子觉得害怕。
    但我看别人,精通此技的很多。我以为中国人的三种博士才能中,咬瓜子的才能*可叹佩。常见闲散的少爷们,一只手指间夹着一支,一只手握着一把瓜子,且吸且咬,且咬且吃,且吃且谈,且谈且笑。从容自由,真是“交关写意!”他们不须拣选瓜子,也不须用手指去剥。一粒瓜子塞进了口里,只消“格”地一咬,“呸”地一吐,早已把所有的壳吐出,而在那里嚼食瓜子的肉了。那嘴巴真象一具精巧灵敏的机器,不绝地塞进瓜子去,不绝地“格”,“呸”,“格”,“呸”,……全不费力,可以永无罢休。女人们、小姐们的咬瓜子,态度尤加来得美妙;她们用兰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圆端,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门牙中间,而用门牙去咬它的*端。“的,的”两响,两瓣壳的尖头便向左右绽裂。然后那手敏捷地转个方向,同时头也帮着了微微地一侧,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门牙口,用上下两门牙把两瓣壳分别拨开,咬住了瓜子肉的*端而抽它出来吃。这吃法不但“的,的”的声音清脆可听,那手和头的转侧的姿势窈窕得很,有些儿妩媚动人。连丢去的瓜子壳也模样姣好,有如朵朵兰花。由此看来,咬瓜子是中国少爷们的专长,而尤其是中国小姐、太太们的拿手戏。
    在酒席上、茶楼上,我看见过无数咬瓜子的圣手。近来瓜子大王畅销,我国的小孩子们也都学会了咬瓜子的绝技。我的技术,在国内不如小孩子们远甚,只能在外国人面前占胜。记得从前我在赴横滨的轮船中,与一个日本人同舱。偶检行箧,发见亲友所赠的一罐瓜子。旅途寂寥,我就打开来和日本人共吃。这是他平生没有吃过的东西,他觉得**珍奇。在这时候,我便老实不客气地装出内行的模样,把吃法教导他,并且示范地吃给他看。托祖国的福,这示范没有失败。但看那日本人的练习,真是可怜的很!他如法将瓜子塞进口中,“格”地一咬,然而咬时不得其法,将唾液把瓜子的外壳全部浸湿,拿在手里剥的时候,滑来滑去,无从下手,终于滑落在地上,无处寻找了。他空咽一口唾液,再选一粒来咬。这回他剥时**小心,把咬碎了的瓜子陈列在舱中的食桌上,俯伏了头,细细地剥,好象修理钟表的样子。约莫一二分钟之后,好容易剥得了些瓜仁的碎片,郑重地塞进口里去吃。我问他滋味如何,他点点头连称umai,umai!(好吃,好吃!)我不禁笑了出来。我看他那阔大的嘴里放进一些瓜仁的碎屑,犹如沧海中投以一粟,亏他辨出umai的滋味来。但我的笑不仅为这点滑稽,本由于骄矜自夸的心理。我想,这毕竟是中国人独得的技术,象我这样对于此道*拙劣的人,也能在外国人面前占胜,何况国内无数精通此道的少爷、小姐们呢?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