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左权传

左权传

  • 字数: 33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孝柏
  • 出版日期: 2013-05-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194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3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真实地记述了我党我军有名的军事家、革命家左权同志英勇光辉的一生。左权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考取黄埔一期生,继而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与同班同学),学成回国后先后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红一军团代军团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等职,指挥了突破湘江、夜袭山城堡、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有名的战役战斗,1942年在日军“扫荡”中为掩护八路军总部机关撤退亲自殿后,不幸壮烈牺牲,为八路军在抗战中牺牲的优选级别将领,是我军确认的在建国前牺牲的6名军事家之一。本书真实地再现了左权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高风亮节的革命品质和高超很好的军事指挥艺术。
目录
祭左权同志(代前言)

为我中华悼名将
第一章  在“山国”里
从墓碑上寻找先祖
一支古老的歌
娘是崽的教科书
第二章  学与时进
讨米狮子
“学与时进”
日本,最坏的帝国主义
“渌水波流君子泽”
第三章  跃马谈兵
“朽得帽子没有边”
黄埔――党军养成所
锐气初试
“教导第一团万岁”
第四章  留学莫斯科
走进红光里去
旁流杂出的水闸
莫须有的“卫士”
在“伏龙芝”
第五章  奔赴闽西
中国――一个好进不好出的国家
进入闽西之前
智而能愚  勇而能怯
第六章  宁都兵暴
像对待艺术那样对待起义
兵“匪”汇流
整编
第七章  一鼓下漳州
战于江西之境内,不如战于江西之境外
谋定而后战
“磨刀”
第八章  “留党察看”
重复谎言可以伪造历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九章  有难思良将
有难思良将
组建侦察科
第十章  冲破封锁线
冲破三道封锁线
走得赢就是胜利
突破最后一道封锁线
第十一章  佯动
摆摆“龙门阵”
“红军瓦瓦苦!”
棋高一着,出敌意外
第十二章  北进!北进!
英雄行险道
“打狗要靠墙,‘墙’在哪里?”
多一只铃铛多一声响
第十三章  夜袭山城堡
转战陇东高原
攻心为上
夜战
第十四章  到敌人后方去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猛虎归山
统率一个士兵的将军
第十五章  “游”住了就狠狠地“击”
“游”出了敌人的弱点
先把敌人“游”住
“游”住了就狠狠地“击”
“游”出太行山
第十六章  反顽
不能让东京的阴谋得逞
斥顽
叫他们“顽而不固”
第十七章  “朱彭左”
在战场上
在球场上
在餐桌上
在人生的道路上
第十八章  百团大战运筹帷幄
“纸上谈兵”
华北的夜是属于八路军的
知而后才能行
改变“军事学习落后于政治学习”的倾向
第十九章  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
“同人又同命,同伞又同柄”
不只为了减少吃饭穿衣人员
“水多了,鱼也活跃了”
第二十章  黄崖洞保卫战
以守为攻
以静制动
以变应变
第二十一章  创造战斗力是一门艺术
关心人,是创造战斗力的途径之
一切为了提高和创造战斗力
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第二十二章  太行浩气传千古
“太行山压顶也决不要动摇”
“冲出山口就是胜利”
举国同仇挽太行
附录  左权年表(1905―1942年)
后记
摘要
    1930年5月,左权、、刘云、陈启科、屈武、黄第洪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奉命启程回国。
    回国有三条可供选择的途径:安全的是取道欧洲,渡过苏伊士运河,经新加坡至香港,抵达上海;第二条路由海参崴乘船直达上海,这条路很危险,因为从苏联出境,坐的是苏联船,投奔的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中央所在地上海,这无异于自投罗网;第三条路是从东北某地偷越中苏边境,潜入东北境内,再问道去上海。靠前条路虽则安全,但费时费钱。左权、等六人反复商议越境之计,决定偷越边境。
    出发前,大家都改了装。左权考虑到东北多白俄侨民,便化装成一个俄文教员,头戴鸭舌帽,身穿蓝呢子大衣,鼻梁上架着一副镀金圆框眼镜,随身携带着一批俄文书籍和一口表明身份的精致的俄国皮箱。大家一起从莫斯科乘坐火车至乌苏里斯克下车,分作两路渡过绥芬河入境。分离时,六个人商定了联络时间、地点、暗号,统一了万一被捕时的口供。
    左权与、刘云一路同行。他们顺利地偷越了“严密防堵”的中苏边境,乘上了由绥芬河西去的列车。在哈尔滨停留六天之后,再转乘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去大连。一路上,左权发现各处车站游动着日本的护路警察,一些穿着便衣的日本暗探无耻而又害羞,把头、身子紧紧地藏在衣服和帽子里,只露出两只像狼一样凶狠的眼睛。一次,被一个日本暗探盯上了,他唯恐连累左权,故意视左权如路人,不与交谈。左权为了的安全,在险偏能镇静,他不离的左右,并趁机暗示警号,将这条跟踪的“大和狼”甩掉了。
    几年的军校生活,使左权养成了用军事观点看待和分析社会生活的习惯。他感到,东北已是异族入主的形势。在满洲指挥部那些日本将军的眼里,所谓“满蒙”已是他们的战略要地。左权知道,日本的武士们也可能像以往的征服者一样,用为日本的犁取得土地,为各种株式会社的机器取得原料,为大和民族取得繁荣。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他们已经尝试过了,证明这支后起的帝国军队为侵略而能征惯战。左权痛心,一个腐败的政府,常常是繁殖民族灾难的温床。日俄战争使东北黎民百姓数以万计地陷于枪烟弹雨之中,死于炮林雷阵之上,辽河里翻涌着中国人的血浪,可是到头来日本在关东和南满铁路沿线却攫取了大量地域,取得了商租土地权、居住权、营业权、合办事业权……左权从哈尔滨木屋建筑的风格可以看得出来,从前这里一大半是俄国化生活,现在,日本的商店、饭馆、商品陈列所、妓院、报馆、杂志社,以及日本浪人开的大烟馆、吗啡馆,取代了“俄罗斯毛子”。日本的棉纱、棉制品、机器、工具、鸦片、金丹、……在这里倾销。100年前,东北不过是一片寂寞的原野。今天,这片面积达日本本土面积好几倍的土地,对日本人有着多么大的诱惑力!日本的对外投资,70%集中在东北,南满铁路像根吸血管一样,为正在大闹经济危机的滨口雄幸的民政党内阁,以及分布在一道:三府、七十二县的大小财阀们输入新的血液。透过繁华壮丽的气象,左权看到了一个披着资本主义新装、手里挥舞着的“大和魂”在东北游荡,刺刀和殖民地的特异经济,已经拂去了覆盖在东北的一层古老生活的尘埃。
    从童年时代起,左权就受到了仇恨日本帝国主义的教育,“五九国耻”、抵制日货……眼下的东北,是一个活的大课堂。在奉天街头,到处响彻着提倡国货的声浪,一些爱国的店铺里展销着老火车头牌牙粉、惠临火柴、吴春如墨汁、五味素、土纱、土布……这使左权回想起在姚家坝、板杉铺、青安铺那些家乡的小镇上,曾贴着自己写得歪歪扭扭的“常怀国耻,莫用日货”的白话报。闭锁的小镇,就凭着孩子们稚嫩的爱国之声,东洋绸、洋官纱、洋伞、洋油、洋钉、洋火等一切应柜日货,就被禁绝。想不到15年之后,这一幕又在奉天重演。看得出来,日本人大体上已在执行“田中奏折”中拟订的计划,经营东北的价值在于将来。他们不但独霸了市场和资源,还切断了苏联与中国、朝鲜的联系,向北虎视苏俄,向南鹰瞵中原。对于日本武夫们来说,现在就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不仅是一种实际的需要,而且也是一种逻辑的要求,因为他们已经占据了征服者的“发祥地”。
    较高的知识素质,使左权具有历史学家善于剖析各种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特殊才能,并惯于对现实进行严肃的周密的军事思考。他认为,日俄战争中俄国败北,是与它历目前每次对外征战所获得的结果几乎一样:俄国作为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不乏像鲁缅采夫、苏沃洛夫、库图佐夫这类杰出的军事家,俄国的传统军事思想也是强调进攻的,但它的胜利每次都在本土的防御战中取得。这是因为它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山河阻隔。敌人愈深人俄国腹地,人民抗御外侮的斗争愈高涨。莫斯科不止一次被人侵者占领,但都没有成为媾和的条件,反而为人侵者创造了覆灭的条件。17世纪初波兰1。2万军队在俄国的覆灭,18世纪初瑞典3万军队在俄国的覆灭,19世纪初法国几十万军队在俄国的覆灭,都证明了经济落后的俄国是善于在防御中战胜入侵者的国家。1918年8月,日本以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胜利者的狂妄,向海参崴和西伯利亚出兵,总兵力达7。3万人,并很快地控制了滨海州、阿穆尔州、外贝加尔州,占领了贝加尔湖以东西伯利亚所有城镇和军事要塞。但是,在苏联红军的打击下,日军遗尸3500具,耗资9亿日元,撤换过三个军司令官,调换了两个师,很后不得不滚出西伯利亚。味古训、鉴今势。左权认为,中国虽则积弱百年,目下又被各列强瓜剖豆分,但是,中华民族久远以来的经验将使日本人明白:中国将像苏俄一样,是一个好进不好出的国家!P64-6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