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隔着竹帘儿看见她
字数: 156.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林海音
出版日期: 2013-04-01
商品条码: 9787020097173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11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隔着竹帘儿看见她》是林海音晚年很重要的回忆文章结集。
在这本《隔着竹帘儿看见她》中,林海音记录了她所熟悉的某些当代人物的侧影或浮雕,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作家、知识分子与文化人物,如成舍我、雷震、胡碟、白杨、苏雪林、沉樱、宗白华、萧乾、文杰若等,都与文学、艺术及新闻有关,且都与林海音有深切的感情,写来别有与众不同的风味,展示了林海音半个多世纪以来丰富多彩、交游广阔的人脉关系。
人世种种,无常无住,没有什么一定是永恒不变的。悲欢喜乐,转眼成空,身前身后的名声事业,说来也仍是虚空。但真的一切想开了、看透了,人生也就不成其为人生,某些烦恼、某些忧虑、某些遗憾,都是避免不了、也不应回避的。如是,我们就“隔着竹帘儿”看下去吧,从这些熟识的或陌生的、亲的或遥远的人与事之中,参透人生。
有些悲凉,有些寂寞,但仍皆归之于可亲。这便是林海音作品之魅力。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现代有名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苗栗头份人,出生于日本大阪,五岁时随父母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因此而创作了《城南旧事》、《英子的乡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文坛以“林先生”称呼林海音。她主编《联合报》副刊十年期间,建立报纸副刊成为文学的花园,而她正是花园的园丁。1968年,林海音创办“纯文学”出版社,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开启了台湾文学出版的黄金时代,是台湾新文学的奠基者。
目录
原序
朦胧 彭哥1
“哑行者”蒋彝1
隔着竹帘儿看见她!6
“牧童阿勋”16
遥念胡蝶21
念远方的沉樱26
附:天上人间忆沉樱(金秉英)35
春声已远45
海天永隔故人情50
忆故友文心58
邱七七和高堂老母65
秦氏千载史68
观《北京故事》随想73
看《立报》?忆故人79
“野女孩”和“严肃先生”84
雷震亮相及其他91
演艺生涯半世纪的白杨95
一别半世纪104
读陶邦彦的新作113
艺文二三事小记116
简写《芙蓉镇》作者古华127
一生的老师131
她今年九十五岁喽!140
读《我的父子关系》149
附:我的父子关系(王正方)154
最后的沉樱162
附:沉樱、梁宗岱的最后通信168
怨“藕”(张错)177
一甲子的同学会184
附:在父亲身边的日子(余慧清)193
亮丽且温柔201
后记209
摘要
“牧童阿勋”
――为《爱的种种》出版而写
去年的十月十七日,我从美国飞返台湾的途中,跟阿勋、佳纯夫妇约定,在日本停留两天,虽然东京正值阴雨绵绵,但这短短两天的盘桓,很好愉快。阿勋仍然给我们母子二人订了那家SunRoute旅馆,因为离他的办公室很,他们工作完毕,就可以散步过来和我们聚晤。多次到日本旅行,在东京,脑海里只有一家新桥的靠前旅馆,前年,我夫妇从欧洲旅行返途中,经日本当然又是预早订了“靠前”,谁知阿勋那次来接飞机,坐进车子,他就笑嘻嘻地说:“老实不客气,给你们换到另一家旅馆啦!”就是这家。
这次欢聚两日,期以下次再见的约定,言犹在耳,想不到才过了一个半月的十二月八日,阿勋就以宿疾哮喘复发,离开一切人间的爱,走了。走得太突然、太匆忙了,每看到他的照片,接触到有关他的事物,都不太相信这是事实;他的亲人不必说,朋友们每谈起也都一样感觉。
这次阿勋的好友文经出版社的吴荣斌先生要出版阿勋的创作集子,特来跟我商谈他出版此书的出发点和做法,荣斌沉痛地说:“阿勋一生译了四十本书,大部分是日本文学作品,又因做驻日本记者,所以一般人就都以为阿勋只译日本作品,只写日本事情。这样的论定不公平,使我要在他的作品中选出他的创作――极富人间情感的散文和对文学的感受、心得,为他出版一本书。阿勋在提供文学与消息上的努力,实在是笔杆摇个不停,极有成绩的一位。台视的总经理石永贵先生在诔词中就曾说:‘阿勋先生八年来每天都从日本发回专电专稿……七十二年十二月八日,阿勋用自己的生命发了很后一条新闻。’看了这话真是令人心痛如割,好生不忍……”
荣斌说到这儿,也许哽咽住了,我看在一旁聆听的女儿祖丽,也盈眶欲泪。三个女儿跟余氏夫妇都很熟,颇了解多年前佳纯独力卖馒头抚育四个孩子、好让阿勋在日本安心读书的情况;而年在日本,佳纯在不断努力学习下,又成了阿勋很得力的助手。两人好不容易同一步伐前进,期以美好的前途,怎料天塌下来,佳纯情何以堪?
这本《爱的种种》,选稿共分两大部分,即“人生篇”和“文学篇”,共约五十多篇,都是有价值的创作,尤其“人生篇”中精短的散文,可以读之再三。因为这可说是一个人成为作家的心路历程。例如他在《创造的小径》篇中,也不禁因读《黑泽明的世界》而勾起了向神秘的创造性探求的兴趣。阿勋在文中说了下列的话:“许多心理学家指出,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除了先天具备的条件之外,后天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譬如时代的危机、社会变革的危机、失恋的危机、失去父母的危机等等,都可能激发一个人,使创造性活跃起来。……不过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就是不管哪一种危机必得是一种‘可以挽救的危机’,而不是绝望的危机,否则,创造者连很宝贵的生命都丧失了,哪还有什么创造可言呢?……而主要的,是他内心具有非努力不可的活动力和冲动性,平静无波的心湖保证激不起创业的豪志,唯有时刻在矛盾挣扎中,才有雄心征服昨日的自我,力求精进……”
像这样宝贵的心得,在本书多篇中都可以读到。对于阿勋来讲,“失去父母的危机”,正可以说是他的写照,是刺激他写作的原动力;这个幼小时生活在凤林山下的苦孩子,一整天都寂寞地坐在门槛上,等候上山给人照顾果园的父母回来。他在两篇文章中都提到坐在那门槛上,四岁的他,怎样静听山后传来的一声间歇的鸡叫,鸡鸣消失后,还有一丝似有若无的声音,清越的在耳畔萦绕,他说:“那是一种悦耳的,又带点伤感的声音。我一直不知那是什么声音,它却陪着我长大。……”其实他早就离开凤林山下,父母也在他童少年时相继去世。所谓陪着阿勋长大的,不是那一丝似有若无的声音,而是那不能抹去的伤感寂寞的童年记忆。
上次到东京的次日,中午有个餐聚,大老远从筑波大学赶三小时路程来晤聚的张良泽、自动翻译《滚滚辽河》为日文的山口和子女士、我的老同学关容等都来了。饭后他们离去,阿勋夫妇已安排好带我们娘儿俩到高岛屋百货公司去看李可染的画展,这倒是个好机会,已久仰李可染之水墨画,是充满了淳朴的乡土气,无论山川飞瀑,竹篱小帆,尤其他是有名的画牧童与牛的。他的牛,可不是一般画家对着牛写生的牛,而是李可染真正倾注感情于牛的牛。
P16-1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