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击浪生涯

击浪生涯

  • 字数: 29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 作者: 苏理立
  • 出版日期: 2013-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17301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讲述了李宗仁先生的私人情感生活。详尽记录了他和郭德洁女士风雨共济、相知相携,共同走过了四十余年的生活历程。书中还记录李宗仁先生人生履历和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的生活状态。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作者简介
   
目录
一乘铁骑,踏出一串男人和女人的故事
乞巧节真能乞得到巧么?不问鬼神问苍天
乱世里有莫测的风云,因而就有一落千丈的将军和别情依依的妻子
一场真真假假的戏,解救了十万火急的军情
安宁是军人的灾难。良心在召唤,烽火催征人
前线指挥部里,将军没有家
女人的心不仅仅是平湖秋月,也有巍峨的山和舒卷的云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和她,都在奋斗着
兵败如山倒,落木更无边
孤独是人生的极苦,于是就有了飞向太阳的归燕
后记
续后记
摘要
    乘铁骑,踏出一串男人和女人的故事
     1
     曙色淡淡,熹微融融。天地间,一片灰白。
     一匹枣红马扬鬃奋蹄,像一团飞起的火,闯进这冷色调的大幕,惊醒了那些本就准备早起的劳工百姓。
     这里是太平天国的发祥之地,浔水与黔江在这里聚首,系广西水路交通的一大枢纽。自南宁而来,自柳州而来,下梧州去,下广州去,这桂平都是必经之地。那些赶水运生意的、捞水产的、摆私渡的,自然是要五更早起的。兴许是这些人有一定的蛊惑力,像赶庙会一样,一个头儿牵出一串串的人来,县城里的小商号、杂货摊、力车夫、菜贩子、鱼老板,甚至那些做泥水活儿的、打短工的,也跟着早早起来,盘算活路,奔突生计。
     “咯吱――”一声硬脆且略略刺耳的开栓拉门声,在万寿宫左邻那幢灰褐色的小屋门上响起,随即走出个披着件蓝麻布唐装对襟衫、青官布大脚唐装裤的男人来。门口的屋檐下,搁着几张摩挲得红黑红黑、几乎一年四季都不收拾的小方凳。那男人一屁股坐下去,捧起手上的那只两尺来长、茶杯大的竹制水烟筒,顺手在烟筒上吊着的铁皮盒里捏出些粗粗的褐色烟丝,胡乱地塞进筒腰的小烟锅口里.点火悉悉嚯嚯地抽起来。这男人虽睡眼惺忪,天庭却开阔,眉宇间显露出几分强悍与精灵。他姓郭,在同辈中排行第六,人们都称他郭六,以至于谁都不知道他的尊号大名。
     他只顾大口地抽着,脸上毫无表情,像饥饿的人,在旁若无人地大口喝看美味的粥。
     刚才的门栓也许拉得太重,或许是从那门窝里发出的吱吱声太刺耳,里屋楼梯旁那问小房里,两个同床而寐的姑娘被惊醒了。
     “月仙姐,天光了。月仙姐!”挨墙睡的那姑娘声音甜润,她翻身轻轻地推着睡床边的那个姑娘。她说白话。广西浔梧郁一带与广东接壤,都说白话。
     “哦,天光了!快快,不然又让别人占了!”月仙一骨碌爬起来,揉了揉睡眼。那紧身的小白背心,勾勒出这18岁姑娘青春的丰腴。她有一副楚楚动人的瓜子脸,过耳的短发乌黑油亮,那双溜圆的大眼,扑闪着机灵。她略略有些上翘的嘴角,常带着几分天然的笑意。她便是郭六继室的大女儿。郭六的前妻生有汉斌、尧锟两个儿子,继室潘氏生了月仙、云仙和俊杨两女一子。郭家的日子,算不上富裕。这栋砖木结构的房舍,原本也是租来的,幸好郭六是个泥水小包工头,近水楼台,东一砖西一瓦地从工地上拾掇而来,左添右搭,好赖弄成了五六个鸽子笼似的房间,后边还有半边楼。
     屋子里还相当幽暗,细木格窗棂透进几缕淡淡的晨光。那只古老得没有了门的平柜上,一块水银斑驳的碗大的圆镜,只能依稀照出个影子。
     “小娟,你先梳头,我去洗漱。”月仙转身边扣衣边走出门去,那件士林蓝的大襟衣,钉着盘花布扣。小娟是上股街黎泗记米行老板的女公子,年纪比月仙小两岁,与月仙在县女子师范同窗共读,相互要好,成绩算是班上的尖子。两人都喜爱音乐,每天早上都想去学校里弹奏那专享的一部脚踏风琴。郭月仙家住万寿宫隔壁,学校就设在万寿宫里。为了赶早,小娟常在郭家过夜。同学里,都说她两人是“穿连裆裤”的。
     屋里的人都还没起床。她们蹑手蹑脚地走过厅堂,闪过那扇半开着的大门。
     郭六依旧在嚯嚯地抽他的水烟筒。兴许烟瘾已经过到了八分,他微闭着眼睛,脸上开始有了活气。“阿伯早!”小娟对他礼貌地招呼,郭六却打盹似地点了点头。月仙拉着她,步履轻捷地向万寿宫走去。她知道父亲的习惯,像那些喝早茶上瘾的人一样,父亲的这顿早烟,是雷打不动的,而且他在过瘾的时候,谁个喊他他都讨厌。不应你,似不懂礼;应你,像正吮奶的孩子被抽脱了奶头。 两个姑娘,像两只轻盈的小燕。
     “月仙姐,你还背得那首‘劝君莫惜金缕衣’吗?”小娟和月仙,都爱背诵唐诗。自然,在女子学校里,老师不会讲这一首。
     “就那首《金缕衣》吗?” 小娟点点头。
     “怎背不得,顺背倒背都背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两人正说着,迎面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风一般奔驰而来。J临近,见马上一个三十开外的壮实英俊的军官,面容刚毅,神情亢奋,扬鞭催马。老远地,有一匹黄马尾随而来。
     枣红马风一般擦身而过,留下一串清脆的马蹄声和几朵平地而起的淡黄云。
     “这军官像是李宗仁,定桂军总司令。”小娟眼利,一眼看出了那军官的模样。李宗仁所部自去年秋与友军夹击自治军陆云高部得胜后,便将司令部从玉林移驻桂平。为解决吃饭的事,李宗仁到黎泗记米行来过,小娟见过他,那一副和蔼相,使向来怕军人的小娟改变了对军人的看法。
     “李宗仁总司令?”月仙回头看了看远去的人,像是反问小娟,又像自言自语。李宗仁的司令部已迁到桂平半年,她自然听过他的大名,但素昧平生,没想到李总司令还这么年轻。
     不知是无意中听到两个姑娘的对话,还是什么别的原因,那匹马渐渐放慢了脚步。马上的人三步一回头,在两位姑娘的瞳仁里留下了一个淡淡的剪影……
     不一会儿,万寿宫里响起了清脆的琴声。那琴声,一忽儿像是c大调风琴练习曲,一忽儿又像是《苏武牧羊曲》。尽管音符还带着几分颤抖,技法上还显得十分稚嫩,毕竟悠扬动听,像一股淡雅清新的风,和着这古老县城里晚春时节的晨雾,缭绕在这古色古香的墙沿瓦瓴,回荡在这昔日安放皇帝牌位,让百姓为皇帝祈祷祝福的宫殿上空。
     “小娟,将来你想当个什么老师?”郭月仙抚着那磨得脱掉了油漆的键盘,斜瞅着站在她身旁的小娟问道。
     “音乐老师。”小娟不假思索地回答,又反问道,“你呢?”
     “我什么老师都想当,还想当校长!”郭月仙重重地接着琴键,说话问,以至于十个指头全都压将下去,风琴发出一个厚重复杂的和声。
     黎小娟咯咯地笑了。她双手扶摇着月仙的肩,诙谐地说: “你心真大,未来的女校长。”
     郭月仙也淡淡地笑了,上翘的嘴角流露出几分自信,脸上并没有一丝半点的羞赧。
     轮到黎小娟了。两人琴瘾都大,只得走马灯似的你弹几首,我奏几曲。郭月仙呢,每逢轮到小娟“上阵”,她就和着旋律尽情地唱,那神态无拘无束,像是进入了角色。
     18岁姑娘的嗓子,是可以呼唤得起风云的。郭月仙清脆嘹亮的歌声,透过那油漆斑驳的万寿宫的大门,穿过门前的那两行挤密浓荫的香樟树,飞到外面那条石铺的路上,吸引住了刚才尾随在李宗仁的枣红马后的那个小副官。那小副官是李宗仁的侍卫,一副机灵相,左额前的眉骨上有一块小伤疤,衬着那圆圆的毛毛头,于机灵中又显出有几分勇敢。李宗仁自把他的定桂军司令部迁到桂平以后,一面整训部队,一面加强与在梧州独当一面、正准备与沈鸿英作战的黄绍?部的联络。他自己个人,则是不忘起家老本,天天要遛马打枪的。这小副官便像是他的影子,时时跟随着他。
     小副官勒住马,在路旁的那株高大的樟树下听得入神。他已随李宗仁到城郊的西山山道上遛马返回来了。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