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矛盾与出路

矛盾与出路

  • 字数: 22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金民卿,王佳菲,梁孝
  • 出版日期: 2013-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41292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金民卿、王佳菲、梁孝、程恩富所著的《矛盾与出路――网络时代的文化价值观》重要的前提是要以马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指导思想,科学的把握时代发展变化,努力在思想上有新的解放,在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在理论上有新的发展。
《矛盾与出路――网络时代的文化价值观》伴随着世界经济地图的变化,世界政治力量版图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正如“中美国”论创始人弗格森所亩:像美国这样的帝国与所有复杂体系一样,在一段长度未知的时段里看似运行平稳,然后却在刹那间走向毁灭。可以预见,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优选霸权统治的衰落和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世界经济政治的分化、重组和重建进程将不断加快,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一超独霸”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优选多极化的趋势难以逆转,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民族国家以及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将更加复杂,世界历史由此将步入更加动荡多变的复杂时期。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
一、渗透与反渗透:从来就不是传说
(一)文化自由同盟、中央情报局和美国的文化冷战
(二)中国为什么总是被妖魔化
(三)渗透与反渗透:生死攸关的文化领导权之争
二、国际互联网:文化渗透又多一招
(一)“颜色革命”、蜂拥战术与互联网
(二)关注中国民主人权的“全球之声”
(三)传播霸权与文化霸权
三、意识形态安全: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何来普世价值
(二)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自主性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网络时代的文化多样性
一、文化产品裹着的硬核:特定的文化价值观
(一)商品中的文化消费:买“耐克”还是买“李宁”
(二)文化产品中的意识形态:《壮志凌云》和美国军国主义
(三)大众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
一、五花八门的网络形式:挡不住的新生代文化产品
(一)网络文学: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二)博客:向世界发出你的声音
(三)网络游戏:体验另一种人生
二、想说就说想播就播:文化传播的自由
(一)电视的权威:我看不到那集《霍元甲》了
(二)网络开启自下而上的时代
(三)“草根”英雄与网络狂欢
四、我表达我自己:虚拟空间的“假面舞会”
(一)社会人的“表演”与自我压抑:“有事您说话”
(二)网络:自我自由表达的虚拟“假面舞会
(三)自我表达的异化:“木子美”和“芙蓉姐姐”
第三章 网络时代的价值观建设
一、特别自由的困惑:只有演奏,没有指挥
(一)知识权威与“维基百科
(二)谁是网络守门人
一、再添一重困境:虚拟与现实的两重性
(一)虚拟世界中的“化身博士”
(二)虚拟世界中无所不为的“蒙面人”
(三)无国界的虚拟世界和网络文化帝国主义
三、中国社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工业化、国家能力和社会主义
(二)八方风雨: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时代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四、任重而道远:互联网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
(一)网络时代的文化多重变奏
(二)自由与责任:网络文化守门人的困境
(三)建立网络思想阵地
第四章 网络文化的制度管理与规范发展
一、规矩成方圆:年轻的互联网岂能“零管理”
(一)信息时代的人类“新文化”
(二)鱼龙混杂的网络“新声代”
(三)网络表达的特殊规制模式
(四)网络实名让网络言论更加负责
二、制度要说话:树立互联网世界的制度权威
(一)法规先行,政府依法主导互联网管理
(二)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多管齐下
(三)技术支撑,构筑防洪堤坝
(四)且观他山之石如何攻玉
三、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管理制度
(一)中国的互联网管理体系
(二)网络文化管理的主要制度
(三)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网络文化管理
四、我有我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
(一)网络文化不该迷失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话语方式
(三)以优选技术传播优选文化
第五章 网络文化的园地建设与舆情疏导
一、打造生力军:让品牌新闻网站的旗帜飞扬
(一)主要网络时政媒体尽显主流姿态
(二)主流网媒更要“争夺眼球”
(三)“网罗”网络媒体人才
二、“一网打尽”文化精品:建设网络精神家园
(一)抵制粗鄙,网络文化产品精在品位
(二)拒绝复制,网络文化内容贵在原创
(三)避免短板,网络文化生产齐头并进
三、因势利导:有效引导和处理网络舆论热点
(一)网络舆论的力量不容小觑
(二)网络舆论热点的生长有规律可循
(三)让网络舆论拥抱阳光
四、生成网络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现精彩中国
(一)网络之舟承载起文化软实力
(二)网络文化观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三)以技术实力维护虚拟世界中的中国文化主权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