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论语分类新读本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薛茂
出版日期: 2013-04-01
商品条码: 9787309095845
版次: 1
开本: 其他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2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前言 2002年夏,在伦敦,一位留英多年的中国学生告诉我,各国留学生经常讨论宗教问题,中国人也很想介绍自己的国学,但是不知从何谈起。《论语》读过几遍,弄不清孔子思想有哪些方面,很是无奈。 我退休后开始研读《论语》,用了七年时间探讨:新时代读《论语》的方法是否可以创新,注释《论语》是否可以简约,如何用唯物史观来解读《论语》,如何引导当代青年人阅读《论语》,从而认识、理解孔子思想,分享中华古典文化之精神营养。 1. 读《论语》遇到的优选问题是编排问题。用归纳、分类的方法解读,是一个尝试。 《论语》原版的编排基本上是自然编排的,既无法依孔子当年说话的时间顺序编排,也未能按内容分类编排。从它的形成过程看,《论语》是一个言论集,是孔子应答弟子和一些政治人物的言论,当时的弟子各有所记。孔子去世后由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把这些记录拼辑在了一起。这些记录既非孔子撰写,也未经本人审阅,成书的过程经历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和秦朝的封杀,什么时候形成现在这个状态已无可考。当记载这些言论的竹简再现世时已经到了汉景帝、汉武帝时代。时间过了三百多年,人世过了十三代。因为这些原始资料极其珍贵,所以正式成书不宜再更动。从内容角度看,编排次序是较乱的。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论语通译》根据的是《鲁论语》,即汉武帝时鲁共王刘馀在翻修孔子旧居时在宫室的夹墙中发现的,共二十篇(一篇就是用皮绳穿在一起的竹简),511章,最长的一篇44章,最短的3章;其中有孔子的言论423章(重复5章),孔子九位弟子的独立言论48章,孔子的饮食起居记载或有关讲述32章,他人对孔子的评论8章。这些言论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有哲学、政治、历史、教育、人生修养、求学问道等方面。各类别的内容都散布在各篇中。比如,论“仁、智”的内容,第一、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二十等十七篇中有;论礼、乐的内容分布在十五篇中;论“政、治”的内容也分布在十五篇中;论人品修养,论教育、教学、学习等内容分布更加广泛;孔子对各类人物的评论、评价,孔子弟子的言论、他人对孔子的评论、评价也都散布于各篇中。 编排无次序,对于当代忙碌的青年读《论语》就是个困难。 于是,我把《论语》511章按其内容分成十三个部分(见目录)。说明:每章前的标识是本书之卷/章,每章后括的标识为原版的篇/章,依据版本为《论语通译》所依据之《鲁论语》,凡二十篇,511章。 2. 对于《论语》的文字注释,历来不但仁、智各见,版本很多,且有一种越注越繁的趋势。为帮助青年阅读原文,试用以下方法: 生字、生词问题。《论语》是一部言论集,虽然是文言文,在当时却是通用语言,字、词、结构也十分精彩,即使现在,大部分话也是可懂其大意的,只有110多个字、词随时代的变迁已经退出我们的生活和阅读领域,需要训诂注释,注明即可。但是,在沿袭前人的注释时,力图能找到该词的原始出处,以免以错传错。比如“轼负版者”(11/28),传统解释为“持邦国图籍者”(朱熹)。经查《仪礼·丧服·二十四》,“负版”是齐衰孝服的长子背上又加一块白麻布;也有传统解释至今不尽如人意的,比如“奥”、“灶”(1/4);也有专家学者一直有争议的;也有个别词汇还需要考古帮助的,如輗、軏(5/8)、牖(1/12)、釜、庾、秉(10/31)等。尽管如此,我们希望这些少数字、词不会影响普通读者读《论语》。 有些字应读古音,括注即可。 有36个通假字多次重复于全书,把原字直接括于其后,便一目了然。 把当时大量的单音词特别是一些关乎到孔子思想的重要词汇的准确含义用现在的双音词解释清楚,这是一个考验。比如一个“道”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概有“规律”、“法则”、“真理”、“理想”、“信仰”、“道德”、“道路”、“路径”、“方法”、“国家和社会治理状态”等。 即使是一些看起来很熟悉的词汇,也一定要放在春秋末期的社会环境中去解释,这也有难处。比如仁、义、礼、孝、邦、家、国、奥、灶、树、禘、灌、朔、祭、葬、射、万、轼、儒、士、君子、小人、百姓、优选、乡党、瞽者等。《尔雅》注释《诗经》较得力,注释《论语》适应性较差。 3. 《论语》中提到许多人物,有孔子的弟子26位,有当时的政治人物32位,当时已成为历史人物的25位,这些人物按当时的习惯都有名、姓、字、号,且反复出现时称呼经常变化,本来《论语》就是应答、对话的记录,就需要了解其谈话的对象,而孔子说话又极具针对性,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人侧重、角度不同,说法就不同;其中有些重点的人物,比如孔子的几个大弟子(颜渊、子路、子贡、子夏、曾子、子张、子游、冉雍、冉求、樊须、闵子骞等),对孔子思想影响很大的历史人物(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伯夷、叔齐、泰伯、管仲、子产等),对孔子生死攸关的政治人物(鲁定公、鲁哀公、齐景公、卫灵公、鲁国的季孙氏、阳虎等),弄清楚这些人物的背景对读懂《论语》,理解孔子思想至关重要,也应是解读的重点之一。 4. 关于《论语》的史实考证,前人也做过不少工作,但收效甚微,有的甚至会引起曲解。因为孔子没有可考的年谱,而《论语》是孔子四十几年间说过的话,同样一句话放在不同的年代意义会大相径庭,这就给“追寻原意”造成很大困难。因其如此,凡考证不确,争议较大的还不如就按字面意思理解。 5. 关于用唯物史观解评《论语》,这只是个方法问题,不妨一试。比如,孔子盛赞尧、舜、禹,指出他们“唯天为大”,不谋私利(“有天下而不与”),如果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史观就会进一步知道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形态问题。再如,孔子所讲的道,大多体现的是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弟子们当时是不能很好理解的,以至于使他感到很孤独,这就需要我们从哲学的角度认识、理解它。 6. 读《论语》用意可有:一、 研究孔子生平(从《史记·孔子世家》到钱穆《孔子传》基本上是依据《论语》推演孔子生平的); 二、 研究孔子思想; 三、 研究历史; 四、 研究汉语言(《论语》形成的成语598条,平均每章1.2条); 五、 没有什么研究目标,只是想分享一点中华文化之精神营养。从读者人数分析,以上五种情况呈阶梯形结构,绝大多数人读《论语》并没有特定目的,属于第五类。那么,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他们提供烹饪服务,挖掘其文化积淀,使其滋味更浓一点,同时更好读一点。但无论哪种用意,都应以读原著为主,这是一条原则。当然,对于原著的理解,也接近可以个人自若,大可不必要求一律;引用《论语》,也可以只当语言使,不必拘泥于某注释。 7. 孔子思想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思想源之一,《论语》是体现孔子思想的主要著作。如何对待《论语》,如何读《论语》,这是一个恒久的课题。历来解评《论语》者不计其数,大家也不少,各人自有其独到之处,我用分类的方法读《论语》,仅是一个尝试,只为青年人读《论语》垫一块石。水平所限,误漏难免,诚心欢迎批评指正。
目录
前言
卷一 孔子论天、命、神、道(44章)
卷一综评
卷二 孔子论仁、智(31章)
卷二综评
卷三 孔子论礼、乐(38章)
卷三综评
卷四 孔子论孝、悌(10章)
卷四综评
卷五 孔子论人品修养(63章)
卷五综评
卷六 孔子论教育教学(54章)
卷六综评
卷七 孔子论政、治(52章)
卷七综评
卷八 孔子论君子、小人(44章)
卷八综评
卷九 孔子评论当时和历史人物(32章)
卷九综评
卷十 孔子评论弟子(37章)
卷十综评
卷十一 孔子饮食起居记载及有关讲述(32章)
卷十一综评?
卷十二 孔子自评及时人对孔子的评论135章)
卷十二综评
卷十三 孔子弟子的言论(40章)
卷十三综评
后记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