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二程集(全2册)

二程集(全2册)

  • 字数: 87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宋)程颢,程颐
  • 出版日期: 2004-02-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40609
  • 版次: 2
  • 开本: 32开
  • 页数: 1272
  • 出版年份: 2004
定价:¥1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理学丛书:二程集(套装上下册)》包括遗书、外书、文集、易传、经说、粹言六种,其中程颐的著作居多。遗书是二程的弟子们记下的二程语录,后来由朱熹加以综合编定。外书是遗书的辅编或续编。所以叫做外传,据朱熹说,是由于材料的来源比较杂,材料的可靠性也较差的缘故。文集是二程的诗文杂著。经说是二程对一部分儒家经典的解说和发挥。以上四种,在宋代均单独刊行,也曾有人把它们合在一起刊行,称程氏四书。
作者简介
程颢(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1]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等职。政治上,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 [2-3] 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4]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5]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目前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6]程颐(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 [1] ,字正叔,世居中山,后徙为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 [2] 人,世称伊川先生, [2]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代后期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3]
目录
河南程氏遗书
卷第一 二先生语一
端伯传师说
拾遗

卷第二上 二先生语二上
元丰已未与叔东见二先生语
卷第二下 二先生语二下
附东见录后

卷第三 二先生语三
谢显道记忆平日语
拾遗

卷第四 二先生语四
游定夫所录

卷第五 二先生语五
卷第六 二先生语六
卷第七 二先生语七
卷第八 二先生语八
卷第九 二先生语九
卷第十 二先生语十
卷第十一 明道先生语一
卷第十二 明道先生语二
卷第十三 明道先生语三
卷第十四 明道先生语四
卷第十五 明道先生语五
卷第十六 明道先生语六
……
河南程氏外书
河南程氏文集
周易程氏传
河南程氏经说
河南程氏粹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