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学卷.地质学分册

地学卷.地质学分册

  • 字数: 91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孙鸿烈 编
  • 出版日期: 2013-01-01
  • 商品条码: 97870303621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75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华人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全书按学科分别结集卷册,并于卷首简要回顾学科发展简史,卷末另附学科发展大事记。这与传文两相映照,从而反映出中国各学术专业领域的百年发展脉络。
书中着力勾画出这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路径和学术生涯,力求对学界同行的学术探索有所镜鉴,对青年学生的学术成长有所启迪。
孙鸿烈主编的《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地学卷》记述了301位地学家,分别见于地质学、地理学、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与海洋科学等分册。其中,地质学分册(二)收录了65位地质学家。
目录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总序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地学卷》前言
20世纪的中国地质学
20世纪中国知名地质学家
郭令智(1915~)
郭文魁(1915~1999)
宋叔和(1915~2008)
陈正(1915~1990)
陈庆宣(1916~2005)
杨开庆(1916~2005)
郭承基(1917~1997)
赵宗溥(1917~2003)
池际尚(1917~1994)
董申保(1917~2010)
陈梦熊(1917~)
郭宗山(1917~2001)
刘东生(1917~2008)
关士聪(1918~2004)
杨起(1919~2010)
马杏垣(1919~2001)
张炳熹(1919~2000)
田在艺(1919~)
涂光炽(1920~2007)
陈光远(1920~1999)
朱夏(1920~1990)
司幼东(1920~1968)
刘鸿允(1920~1998)
王仁(1921~2001)
吴崇筠(1921~1995)
沈其韩(1922~)
李德生(1922~)
吴利仁(1923~1998)
谢学锦(1923~)
於崇文(1924~)
张培善(1925~)
张宗祜(1926~)
王德滋(1927~)
张本仁(1929~)
许靖华(1929~)
张秋生(1929~1987)
翟裕生(1930~)
李廷栋(1930~)
肖序常(1930~)
赵鹏大(1931~)
常印佛(1931~)
刘宝?(1931~)
丁国瑜(1931~)
薛禹群(1931~)
孙大中(1932~1997)
彭志忠(1932~1986)
马宗晋(1933~)
傅家谟(1933~)
孙枢(1933~)
钟大赉(1933~)
袁道先(1933~)
马瑾(1934~)
任纪舜(1935~)
戴金星(1935~)
欧阳自远(1935~)
汪集?(1935~)
林学钰(1937~)
王铁冠(1937~)
邓起东(1938~)
张国伟(1939~)
叶大年(1939~)
李曙光(1941~)
安芷生(1941~)
刘嘉麒(1941~)
贾承造(1948~)
20世纪中国地质学大事记
摘要
    1921年章鸿钊发表《石雅》。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矿物学史的开创性著作,对了解一些矿物名称在历史上的异同沿革,有很大帮助,是今日从事宝石、玉石研究者的重要参考书。他还著有《古矿录》。该书成于1935年,直至1954年才出版,对规划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很有参考价值。
         早期宝石、玉石方面的论述还有何杰、李学清等人的著作。何杰在《中国地质学会志》发表《中国北方通用的宝石——变石》(1924),是一篇很完整的宝石学论文。李学清则著有《中国寿山石之研究》(1928),他还先后发表《江苏北部的石陨石》和《黄土之化学及矿物成分》,这是我国最早的陨石矿物学和沉积矿物学的研究成果。
         在矿物学的教学方面,王烈任教时间最长,1919年起即在北京大学(含西南联大)地质学系讲授普通矿物学直至1950年。何作霖在我国矿物学发展中有重要贡献:发现并研究白云鄂博铁矿中的稀土矿物,为后来开发利用我国稀土资源做出了重大贡献;长期致力于光性矿物学的研究与教学,所著《光性矿物学》(1935)是我国第一部完善的光性矿物学教材;他是我国岩组学的开拓者,是世界上最早开展x射线岩组学的研究者,发明了一种x射线岩组学照相机,发表有《用x光研究岩组之方法》(1947)和《X光材料鉴定术》(1947)。
         在岩组学方面,王嘉荫著有《一轴晶矿物光轴方位之测定与岩组学》(1940)o池际尚是将岩组学方法运用于变质变形研究的第一人,她的博士学位论文《Wissa.hickon片岩与花岗岩化作用的构造岩石学》提出了一个变形一组构的统一模型。
         孟宪民在专著《湖南临武香花岭锡矿地质》(1935)中研究了该矿床的51种矿物,为后来黄蕴慧等发现新矿物香花石奠定了基础。他发表的《矿物鉴定的微化学方法》(1940)提出了55种元素的显微分析方法,在改进矿相学研究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