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版权许可制度论

版权许可制度论

  • 字数: 251.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杨红军
  • 出版日期: 2013-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1496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杨红军所著的《版权许可制度论》对三种许可制度的共性原理进行了提炼,包括许可的制度基础、许可对象的界定牛可的价值、精神权利与财产权利冲突的协调等。对数字化环境下授权许可方式的革新、授权许可过程中不当行为的规制、法定许可制度适用范围的调适、强制许可制度的理性选择等向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版权许可制度论》对版权许可合同实践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包括合作作品版权的许可、权属变动对作品使用权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论述。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版权许可制度本体论
一、平等、正义等契约观念下的版权制度:许可的制度基础
二、精神权利不能被许可的多维论证
三、“权能分离”学说和“权利束”理论:解读许可的两个视角
第二章 版权许可制度价值论
一、创作回报与人格彰显:版权许可制度对作者的价值考察
二、知识传播:版权许可制度的社会效应分析
三、财富增值:版权许可制度的符号学透视
第三章 版权许可制度协调论一一以精神权利与财产权利的冲突为对象
一、问题的提出
二、精神权利与财产权利的冲突本质探析
三、“精神权利保留一精神权利”协调路径的确立
第四章 版权许可制度模式论(一):授权许可制度
一、数字化技术与授权许可方式的革新
二、授权许可过程中不当行为的规制
三、专有授权许可公示制度的构建
第五章 版权许可制度模式论(二):法定许可制度
一、法定许可、强制许可与授权许可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产权规则与责任规则理论:法定许可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三、扩张与收缩:法定许可制度适用范围的调适
第六章 版权许可制度模式论(三):强制许可制度
一、产生与发展:强制许可制度的历史追溯
二、效率与公平:强制许可制度的存废之争
三、接纳或拒绝:强制许可制度的理性选择
第七章 版权许可合同实践中的法律适用
一、继受取得与合作作品情形下的版权许可
二、版权许可的三类特殊对象
三、版权许可合同履行中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一、平等、正义等契约观念下的版权制度:许可的制度基础

    一般认为,版权制度萌芽于欧洲封建社会下的出版商特权制度,后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特权制度的内涵逐渐发生变化并很终演变成了近代意义上的版权制度。在出版商特权制度下,是不可能存在若以“权利”为对象的许可制度的。版权制度与出版商特权制度之问在价值理念、制度内容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契约视角得到较好的诠释。当然,这里所指的契约概念是就广义意义上而言的,并不局限于狭义意义上的民法契约概念。“在西方世界,契约概念的运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面:法律上的契约、宗教神学的契约、社会政治概念的契约以及道德哲学层面的契约。”不同层面的契约在形式上都具有允诺、对价等形式上的要素,但在内容以及目的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样,出版商特权制度与版权制度从观念上看都可被视为不同主体之问达成的契约,但彼此之问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版权为对象的许可制度只有在平等、正义契约观念下的版权制度环境中才有产生和不断完善的土壤。
    (一)平等、正义等契约观念下的版权制度萌芽:出版商特权制度

    出版商特权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晚期。在物质匮乏、人性压抑、专制独裁的欧洲早期和中期封建社会,智力劳动者同体力劳动者一样地位低下,他们劳动的成果被封建贵旅和宗教僧侣无偿地占为已有,根本没有权利可言。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