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另眼看日本

另眼看日本

  • 字数: 2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大周
  • 出版日期: 2013-02-01
  • 商品条码: 97873100410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打破常规,以特殊的视点向读者介绍与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既紧密相关,又神秘莫测的国度一一日本。通过引用发生在日本国内的许多真实事例,将日本人的工作、生活的近期新动态介绍给读者。本书还结合近年来发生在中日两国间的政治摩擦和突发性事件.解析曰本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曰本人的想深处对过去的战争的认识。.从价值观、人生观、国民性、中日两国间的文化差异等方面加以比
较,深入浅出地向国人介绍大家所小知道的日本和日本人的另一面。
目录
第一部分我所了解的日本人01
第一章为什么日本人不愿意说真心话 01
第一节耻感文化与其国民性 01
第二节说话爱绕弯子的日本人 04
第三节KY与钝感之力 06
第四节"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请笑纳!" 07
第五节 口不对心的场面话 09
第二章日本人的人生观、价值观11
第一节日本人心中没有"熟人"和"外人" 11
第二节日本女性是贤妻良母吗? 12
第三节昔日妙龄东瀛女,今日剩女寻偶难 15
第四节人到老时第二春 20
第五节从天之骄子到获刑入狱,日本人究竟崇拜谁?
第三章日本的饮食男女与"阴盛阳衰"25
第一节男尊女卑的大环境& "食草男"增多 25
第二节日本年轻人能挑得起大梁吗? 27
第三节席卷全日本的AKB48潮 29
第四节出国恐惧症与无家可归的打工仔 32
第五节从企业当逃兵,摇身一变成公务员 37
第四章日本的职场物语39
第一节"五月病"的多发季节 39
第二节为上司活着的工薪族! 41
第三节职场骚扰与性骚扰 44
第四节放假了该做什么好? 48
……
摘要
    2011年3月11日,里氏9.0级的大地震和因此而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日本东北部地区。在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日本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所表现出的超然的冷静和秩序井然的场面,通过电视画面,震惊了整个世界。
     从广义上来看,自然灾害发生后出现明抢豪夺的现象近年来有增无减,已经成为一种倾向。从海地发生地震和美国的新奥尔良受灾后明抢豪夺的案件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世界上很多人都为日本人在3.11地震后表现出来的这种“超常的举动”而感到吃惊,并认为这是日本文化产生的巨大力量。笔者却以为,与其说这种秩序井然来自于日本文化,倒不如说这是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礼节,长期以来在无形中养成的一种良好习惯。如果单从一种文化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个角度来解释的话,是没有太强的说服力的。比如说,日本人对自己身边的事和物是善还是恶,有着非常明确的判断标准,并且大家都在努力地使自身的言行更加完善。换句话来说,从这些受灾的人们身上体现出的这种沉着冷静和秩序井然,与其说来源于日本文化,倒不如说来源于日本社会结构中的某些无形的力量。
     地震和海啸发生以后,在面对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巨大悲痛面前,这些生活在灾区的人们不仅沉着冷静地面对着残酷的现实,而且凭借高度的自觉性,维持着正常的秩序。他们排着长长的队领水和食物,在避难所里,大家很自觉地照顾弱者、老人和孩子们,人们自觉地做着应该做的一切。从他们泰然自若的表情中看不出一丝凄惨、悲凉的哀愁来。
     要谈论日本社会,或者提及日本这个名族之前,有必要对其国民性做一个分析。日本人的国民性大体上属于“缺乏自主、自治性,个人服从团体,严格遵守上下等级关系,并且非常在乎周围对自身的看法和评价”。也就是说,日本人爱抱团儿,并且一切服从团体中多数的意见,唯恐自己因不合群而被孤立或在众人面前丢脸。
     在此,笔者想引用日本非常有名气的“中国通”田中则明先生关于对日本民族的性格分析,田中先生指出:日本民族性格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把别人的反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但凡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事物本身是否符合逻辑,而是周围的人对此将产生什么样的看法,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如果从日语的表达方式上来看的话,这点尤为突出。正因为日本人非常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所以才会对外界的反应格外敏感。对他们而言,与人交往时一般只走过场而不会说真心话或者假戏真做,从这一点正说明在他(她)们的内心里自我意识非常强。因此在文化论的范畴里常常把日本人最明显的特征定义为“日本人是集团主义的群体”。日本人有着缺乏个人意识的特点,使得在日本社会中,“以和为贵,回避冲突”成为了比较普遍的处世之道。可以说,集团主义和对周围大环境的依赖性是日本社会的特点。这里的集团主义是相对于个人主义来说的,在日本社会里自我意识不存在于以人为单位的个体之中,而产生于其所在的团体。这个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愿意接受这种状态,并对所属的这个团体有着无私的忠诚之心。
     P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