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家庭与农村工业:以河北省为中心的考察(1912-1937)

家庭与农村工业:以河北省为中心的考察(1912-1937)

  • 字数: 30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白宏钟
  • 出版日期: 2012-12-01
  • 商品条码: 978731004075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家庭的角度探讨了近代农村工业生命力根源,认为家庭生产是近代农村工业最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小农经济下农民选择家庭生产方式从事农村工业生产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现实所造成的;近代农村家庭工业在生产规模、社会分工和生产的商品化程度、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形式等各方面均表现出了进步的迹象,这表明家庭生产方式本身不会对农村工业的发展构成阻碍。作者认为,尽管近代农村工业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农村家庭,但仅靠农村家庭自身却远不能推动农村工业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农村工业要依靠外来力量的引导才能走上理想的发展道路,这种外来力量应以政府的力量为主导。在农村工业化中应当合理利用各种来自家庭的因素,发挥其力量以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和农村建设,这属于在现代发展中对传统因素的合理利用。
目录
序言
前言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二、学术史的回顾
二、概念界定
第一章1912-1937年农村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1912-1937年高阳农村家庭织布工业的发展
一、高阳农村织布工业的发展史
二、高阳布线庄1912-1937年的发展情况
三、高阳机器染整工厂的发展及其兼营布业
第二节1912-1937年农村家庭工业的新变化
一、棉织业中原料与工具的变化
二、商品生产的发展
三、社会分工的发展
四、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二章家庭功能与农村工业
第一节1912-1937年农村生产的社会化程度
一、仍处于农业社会的现实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