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生正逢时:清皇族后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
字数: 22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金毓嶂
出版日期: 2013-02-01
商品条码: 978701011628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5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清末以来在中国风云激荡的历史变革中,金毓嶂的祖辈、父辈、同辈和后辈生活的点滴细节;披露了许多正史背后不为人知的爱新觉罗家族包括饮食起居在内的生活细节;详细记述了金毓嶂先生的人生经历。金毓嶂先生通过对生活中重点情节的回忆,反映了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成长过程和思想的转变过程,以及对于其家族历史人物的认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爱新觉罗家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和状态,反映了在时代变化的大背景下 中国社会的变迁,个人成长的历程,家族成员的聚散离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书中一百多张反映爱新觉罗家族生活细节的珍贵图片更是首次面世。
作者简介
金毓嶂,男,满族,1943年5月3日出生于北京,爱新觉罗家族的嫡系子孙,其曾祖父爱新觉罗·奕譞是清王朝第一代醇亲王,祖父爱新觉罗·载沣是清王朝第二代醇亲王、清末监国摄政王,大伯父爱新觉罗·溥仪是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父亲爱新觉罗·溥任是清末监国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的第四子。现任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第十一届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原崇文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等职。
目录
开篇的话
第一章 我的家族
爱新觉罗家族世系简表
曾祖父奕譞
祖父载沣
大伯父溥仪
二伯父溥杰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第二章 少小时光
我的名字
我的出生地
童年琐忆
学生时代
第三章 青海工作
初到青海
地质工作的苦与乐
工作遇险
队友情深
第四章 回到北京
第五章 领导岗位
当选副区长
市民委工作
政协任职
第六章 我的家庭生活
夫妻恩爱
女儿媛媛
猫咪黄黄
美食之乐
酷爱京剧
结束语
附录一 奕譞年谱
附录二 载沣年谱
受访人员名录
参考书目及资料名录
后记
摘要
自我出生之后,每隔一年,我的弟弟妹妹们相继出生。祖父按祖制为我们兄妹们取了大名,此外,祖父还给每个孩子取有小名:我叫“童哥”,大弟叫“孝哥”,小弟叫“绥哥”,大妹叫“寿格”,小妹叫“静格”。说起大妹的大名和小名,还有一段渊源。据说祖父在大妹出生前已经为她取好了大名,因为之前母亲已经生育了三个男孩(其中一个早天),以为这次也一定是男孩,所以起了“金毓岜”这个名字,出生后知道是女孩,才把“昆”改为了“琨”。 大妹正月初三出生,祖父的生日是正月初五,大妹的生日与祖父的寿诞十分接近,她的小名便叫“寿格”。 我们兄妹出生后,祖父专门为每个孩子定制了玉锁,玉锁上刻有各自的小名,比如,我的玉锁上刻有“童”字,大妹的锁上刻有“寿”字等,上面系有绳子,可以挂在脖子上,可惜这些玉锁在以后的岁月中都遗失了。我们兄妹的出生使祖父感到很欣慰,认为家族自此后继有人,对孩子们宠爱有加。
虽然当年我很小,只有几岁,但我幼小的心灵还清楚地记得祖父的疼爱。那时他住在北屋,贪玩的我中午常常在他的窗户外面推小车,跑来跑去,弄出很大声响,吵得他不能午睡。他很溺爱我,虽然感觉很吵闹,却并不觉得烦,也没有责罚我,只说:“小孩子嘛,是爱玩的,就让他玩吧。”于是由着我在他屋外吵歇。每天早晚,父母请安时都要把我抱到他的跟前,他都要抽出一段时间看我玩耍,虽然他腿脚不好,但有时抱我坐在他的膝上,和我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我并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只感受到眼前这个老人对我有着浓浓的爱意。
祖父住在花园的畅襟斋,他腿脚不好,行动不便,因此不常出门,接触社会不多,很少与外人交往,偶尔接待访客。因为腿脚不好,他老是坐着,不怎么下地,如果活动也是坐在轮椅里让伺候他的下人推着在王府花园里走一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或晒晒太阳。在花园里待的时间也不长,通常转一转就回屋了。身体好的时候,祖父每天在房中看书,常常坐在一个靠窗的木制的床上,中间有一个小桌。平常,在他跟前的多是伺候他的下人,这些人摄于王爷的威严,在他面前不敢多说话,更不用说与他议论时政、谈经论道了,只有家中儿孙绕膝于前、承欢膝下时方解老人生活的寂寞与沉闷。
当年,除了我们一家和没有出嫁的姑姑们,在醇亲王府居住的还有四姑、五姑等家人。大伯父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后,除祖父、我的父亲溥任、没有出嫁的六姑、七姑留居北京醇亲王府外,父亲的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及其家人相继赴东北,或在伪满政府任职,或随伺大伯父溥仪左右。最早回到醇亲王府的是四姑和家人,1944年,四姑带着女儿赵丽瑛、儿子赵鼎昌及保姆从东北回到北京醇亲王府,先后住在醇亲王府大书房院、小书房院、海棠院等院落。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五姑及家人也从东北回到醇亲王府。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祖父让女儿们从王府的其他院落搬到王府花园和他一起居住。四姑、五姑先后住在王府花园的戏台院、益寿堂等处,这样,王府里除了我们一家和未出嫁的姑姑们,祖父还有其他几个女儿和外孙、外孙女承欢膝下,这些儿孙常常到畅襟斋给祖父请安,看望陪伴祖父,给祖父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祖父不善言辞,对孩子的喜爱很含蓄,见到心爱的儿孙,说一句“来了”,拍拍我们的头或肩就表示很喜欢了。孩子们在他跟前不管说什么他都和蔼地听着,点头答应着“好、好、好”。祖父对家人历来和蔼可亲,据说嫡祖母瓜尔佳氏在世的时候,孩子们和下人都不怕祖父,更怕祖母。我们的父辈小时候有什么需要都缠着祖父央求,从不找祖母。嫡祖母瓜尔佳氏于1921年去世,嫡祖母去世后,王府由祖母邓佳氏持家管理。祖母邓佳氏管教子女也比祖父严格,凡事按王府的祖制和规矩办,不符合祖制和规矩的要求绝不会答应。据说当时孩子们说话声音大了都会被训斥。祖母邓佳氏不相信医学,有病不吃药,四十多岁便去世了。据表姐赵丽瑛说,1942年左右,四姑带着两岁多的表姐赵丽瑛从东北回北京王府探亲,四姑每天不管干什么都诚惶诚恐的,害怕触犯王府里的规矩惹恼祖母。有一天,四姑和表姐到祖母房中请安,祖母窗台上的许多石头子吸引了表姐的注意,她爬上窗台把石头子搅和到一起,稀里哗啦地扒拉得满地都是。四姑心想她们肯定得挨骂,一个劲儿地责备孩子,没想到祖母没有发火,还说“没事没事,让她玩吧”。四姑怕表姐再惹事,抱着孩子要离开,祖母说:“别走别走,就在这里玩吧。”她很愿意跟孩子们多待一会儿。四姑后来告诉表姐,这种情况下祖母没有发火真是破天荒头一回。
在家里的儿孙中,常常到祖父房间请安的孩子还有四姑的女儿赵丽瑛。赵丽瑛热情开朗,为人随和,在家里深受长辈的喜欢。据表姐赵丽瑛回忆,她随母回到醇亲王府后,四至九岁间居住在王府花园。那时,她每天早上从戏台院到祖父、六姑、七姑屋里请安,行的是蹲安。蹲安是满族女子专用的礼节,行礼时左腿在前,右腿稍往后退,双手放在左膝上再蹲身下去,这样老成持重的动作由几岁的孩子做来充满稚气,很有趣。祖父身边的仆人都认为小孩子做蹲安很好看,直逗她说:“做得真好看,再请一个。”于是她就在原地不停的站立、蹲下,站立、蹲下,反复请安,引来大家一片开心的笑声,祖父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表姐也深受六姑、七姑喜爱,她到姑姑们处请安,常常收到她们送的礼物:夏天送给她竹子书包,冬天送给她呢子书包,这些都是姑姑们当年在天津耀华学校学习时候用过的书包。表姐和姑姑们玩得很投机,常把她们的高跟鞋从床底下拿出来一双一双试穿,像小猴掰玉米一样,穿完一双又穿一双,穿完扔得满地都是鞋,姑姑们也不责罚她,对她的到来和“造反”总是很欢迎。
表姐每天到祖父房间给祖父请安,陪祖父说话,有时还在祖父那里吃早点。祖父的早点很简单,有玉米渣粥、白米粥、烧饼、炸焦圈、煎鸡蛋、小咸菜等。吃饭的时候,旁人惧怕王爷的威严,很少说话,她人小胆大,童言无忌,常和祖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有一次,在吃早饭的时候,她随口跟祖父说:“姥爷,我们昨天去远远的大楼了。”祖父一听很着急,追问道:“去哪个大楼了?去哪个大楼了?” 旁人忙补充:“没去哪儿,就去的鼓楼。”祖父便真以为她们去的是鼓楼,因为鼓楼距离王府很近,祖父就没有继续追问。其实,她们去的远远的大楼不是鼓楼,而是王府井东安市场,是四姑、六姑、七姑带着她出去的。那时,六姑、七姑已经二十多岁,没有结婚,常年待在王府里很少出门。长期的禁锢使她们的内心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强烈向往,但没有结婚的格格自己出门是不符合规矩的,于是她们常常瞒着祖父由她们的四姐带着一起出去。有一次,四姑带着六姑、七姑瞒着祖父去逛王府井东安市场,四姑和七姑坐一辆人力车,六姑和赵丽瑛坐一位老大爷拉的一辆人力车,当老大爷拉着他们走到鼓楼时,不知为什么没有压住车把连人带车一起翻倒了,老车夫、六姑和赵丽瑛全都摔倒在地,所幸没有受伤,却着实把大家吓坏了。要是有人摔伤了,回家一定会受到祖父严厉的责罚。
祖父可能是寂寞,所以特别喜欢孩子们在他跟前玩。有一次,表姐赵丽瑛在祖父屋里表演京戏《黄天霸》,学着京戏《黄天霸》中的侠义之士,在地毯上翻筋斗,扑腾得满屋尘土,祖父看得特别高兴,很喜欢表姐的表演,特意奖励她一个苹果吃。当时王府花园的房间都是平房,房间里没有安装自来水和洗手池,为方便老人洗漱,下人在祖父房间里总凉着一壶凉开水。表姐拿到祖父奖励的苹果非常高兴,抓起凉水壶对着痰桶冲洗苹果,把整整一壶水都冲光了,洗苹果的水四溅开来,弄得满屋满地都是水,祖父也没有责备她。
我曾见过一张祖父在家里坐轿子的照片,那是在花园里,表姐赵丽瑛和另外一个孩子假装给祖父抬轿子,赵丽瑛在轿前,另外一个孩子在轿后,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学着轿夫的样子比划着抬轿子的前后杠,不知道谁给抓拍了下来,留下了祖父和儿孙共享天伦之乐的难忘瞬间。记得祖父房间里陈设有整只象牙做的大象牙船和八音盒等摆设,八音盒里有只小鸟,逢整点蹦出来报一次时间,孩子们到祖父房中喜欢摸摸这些陈设,对那只报时的小鸟尤其感兴趣。祖父去世后家人把这些文物都捐献给了国家。
P15-1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