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 字数: 1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于晓波
  • 出版日期: 2013-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5312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82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导论;弗洛伊德的生平;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五章,主要内容包括:重要概念的解释、弗洛伊德理论的历史背景等。
目录
第一章导论1
一、重要概念的解释2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历史背景7
第二章弗洛伊德的生平20
一、志向远大的寻梦少年20
二、早期的学术生涯31
三、生命中最辉煌的岁月42
四、最后的搏斗56
第三章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62
一、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62
二、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76
三、弗洛伊德主要著作导读133
第四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142
一、患者临床资料的获得142
二、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148
三、精神分析疗法的不足150
四、精神分析案例精选153
第五章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171
一、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积极评价172
二、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消极评价176
……
摘要
    费希纳(Gustay Theador Fechner,1801―1887)是德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的重要奠基者。他继承了赫尔巴特的意识阈概念,但二者对于阈限的理解又有所不同。赫尔巴特更为看重观念的强度,费希纳则侧重于考察观念需要具备多大的力量才能使自己上升并保留在意识阈之上。他主要从物理量与感觉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出发,力图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方法移植到心理学中来。费希纳认为人的心理就像一座冰山,其大部分藏于水面以下,那里有一些观察不到的力量对它发生作用,这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意识是由藏于其下的潜意识所推动一样”,费希纳直接称潜意识为心理能量。弗洛伊德借鉴了费希纳的冰山比喻,并且更加明确地将潜意识视为意识乃至整个人格的动力源泉。另外,费希纳基于他的心理物理学解释了愉快和不愉快产生的原因,这对弗洛伊德后来提出的“恒定原则”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精神分析的著作中,弗洛伊德曾多次称赞费希纳的重大发现并公开承认自己从中获益匪浅。
     叔本华的影响
     弗洛伊德与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在很多概念的描述上极为相似,尤其是在一些核心概念上。
     首先是关于无意识的论述。叔本华把无意识看作是非理性的,他把人一切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都纳入到非理性的无意识之中。他认为,人们的行为并非处于有意识理智的控制之下,而是被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所控制,意识的角色仅仅是个“外交部长”。这一观点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论如出一辙。
     其次是关于性欲的论述。叔本华认为,性欲是一种不错烈而难以控制的欲望,是生存意志的核心,甚至人类都可以看作性欲的化身;人们在性行为中可以忘记自我,并能够体验到某种幸福和解脱。学者们常常把叔本华的有关思想称为性欲决定论,这一点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观点极为相似。
     最后是关于本能的论述。叔本华一方面强调生存意志是所有生物的终极目标和不错的本能,另一方面又否定了生存意志。他认为,所有具有生存意志的物种都在自相残杀,主宰地球的人类也不能例外。生和死是生命的两种必然的特别表现,死亡是生命的债务,也是生命的解脱,人们应该不再有需要、灭绝个体、灭绝种族,最终达到虚无与极乐的神圣境界。不难发现,叔本华的生死观和弗洛伊德有关生与死的两种本能学说在内容上有相通之处。
     但是,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弗洛伊德和叔本华在思想上存在诸多共同点,但前者否认其学说受到后者的太多影响,因为前者声称他是在比较晚的时候才开始接触后者的著作的。
     尼采的影响
     尼采(F.W.Nietzsche,1844―1900)是德国现代有名哲学家,他对弗洛伊德的影响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对深层心理的探究上。尼采认为,人的心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综合体,意识只是其中一个细小的部分,心理活动中的绝大部分属于无意识领域,无意识才是人的心灵的最真实所在。这无疑影响着弗洛伊德潜意识概念的形成。
     其次,表现在对梦的理解上。尼采认为,与真实生活相比,梦才是人最为内在的本质。他还指出,梦对于人们有着巨大的意义,例如,一定程度上,梦可以满足个体白天食物的缺乏,还可以弥补个体精神的空虚等等。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欲望的象征性满足,这一点无疑是受到了尼采的启发。
     最后,尼采曾经提出“替代”、“遗忘”、“升华”等概念,对弗洛伊德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尼采认为,替代是原来无法满足的冲动在某种其他类别的对象上得到释放,升华是原来粗鄙的冲动转移到精致的冲动上,遗忘主要是对过去经验的抑制。弗洛伊德在论及自我防御机制(self―defensive mechanism)时也谈到了上述三个概念,其定义与尼采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p14-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