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死水微澜

死水微澜

  • 字数: 16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李劼人
  • 出版日期: 2013-03-01
  • 商品条码: 978754473522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6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曾被郭沫若、巴金、曹聚仁等人高度称赞的一位作家,也是曾经被历史所遗忘而今又重新认识到他在中国历史文学中的重要性的作家――李?人。他是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代表作有“大河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而其中《死水微澜》是最为完美之作,被译作多种文字,受到国外有名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的盛赞。

    2.《死水微澜》这一长篇历史小说填补了近代以来文学目前的空白,作者以切实的笔触为我们真实展现了一副波澜壮阔的近代四川历史上世态人情的画卷,并且借助塑造人物和情节的推进,细腻写出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地方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七年时间为经,以四川省会成都及其近郊构成的川西坝为纬,描绘了清朝末年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及挣扎的苦难历程。在作品中,作者表达了对备受压制的人们——特别是下层妇女的同情。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当时的民俗风情、起居服饰等,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的地方色彩。
作者简介
    李?人(1891-1962),
四川成都人,中国现代文学家、翻译家。1912
年发表处女作《游园会》,1919
年赴法国留学,曾任《四川群报》编辑、主笔,《川报》总编辑。代表作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三部作品共同构成了影响深远的“大河三部曲”。
目录
第一部分 序幕
第二部分 在天回镇
第三部分 交流
第四部分 兴顺号的故事
第五部分 死水微澜
第六部分 余波
摘要
    至今四十多年。了,这幅画景,犹然清清楚楚地摆在脑际:
     天色甫明,隔墙灵官庙刚打了晓钟,这不是正好早眠的时节?偏偏非赶快起来不可,不然的话,一家人便要向你做戏了;等不及洗脸,又非开着小跑赶到学堂――当年叫作学堂,现在叫作私塾――去抢头学不可,不然的话,心里不舒服,也得不到老师的夸奖。睡眠如此不够的一个小学生,既噪山雀儿般放开喉咙喊了一早晨生书,还包得定在十早晨中,必有八早晨,为了生书上得太多,背不得,脑壳上挨几界方,眼皮遭纠得生疼;到放早学回家,吃了早饭再上学时,胃上已待休息,更被春天的暖气一烘,对着叠了尺把厚的熟书,安得不眉沉眼重,万分支持不住,硬想伏在书案上,睡一个饱?可是那顶讨厌,顶讨厌,专门打人的老师,他却一点不感疲倦,撑起一副极难看的黄铜边近视眼镜,半蹲半坐在一张绝大、绝笨重的旧书案前,拿着一条尺把长的木界方,不住地在案头上敲,敲出一片比野猫叫还骇人的响声,骇得你硬不敢睡。
     还每天如此,这时必有一班载油、载米、载猪到杀房去的二把手独轮小车――我们至今称之为叽咕车,但一般都写作鸡公车,不免太歪曲了――从四乡推进城来,沉重的车轮碾在红砂石板上,车的轴承被压得放出一派很和谐很悦耳的“咿咿呀呀!咿呀!咿呀!”
     咿呀!只管鸣声单调,但在这时候简直变成了催眠曲!老师的可憎面孔,似乎离开了眼睛,渐远渐远,远到仿佛黄昏时候的人影;界尺声也似乎离开了耳朵,渐细渐细,细到仿佛初夏的蚊子叫,还一直要推演到看不见听不见的境界。假使不是被同桌坐的年纪较大的同学悄悄推醒,那必得要等老师御驾亲征,拿界方来敲醒。
     虽只是一顷时的打盹,毕竟算过了瘾。夫然后眼睛才能大大睁开,喊熟书的声音才能又高又快,虽是口里高喊着“天地元黄”“粗陈四字”,说老实话,眼里所看的,并不是((干字文》《龙文鞭影》,而清清楚楚地是一片黄金色的油菜花,碧油油的麦苗,以及一湾流水,环绕着乔木森森,院墙内,有好些瓦屋的坟园。
     至今还难以解释,那片距城约莫二十来里的坟园,对于我这个生长都市的小孩子,何以会有那么大的诱惑!回忆当年,真个无时无刻不在想它,好像恋人似的相思,尤其当春天来时。
     在私塾读书,照规矩,从清早一直到打二更,是不许休息的,除了早午两餐,不得不放两次学,以及没法禁止的大小便外。一年到头,也无所谓假期,除了端阳、中秋各放学三天,过年放半个月,家里有什么婚丧祝寿大事,不得不耽搁相当时日。倘要休息,只好害病。害病岂非苦事?不,至少在书不溜熟而非背通本不可之时。但是病也不容易,你只管祷告它来惠顾你,而它却不见得肯来。这只好装病了,装头痛,装肚子痛,暂时诚可以免读书之苦,不过却要装着苦相,躺在床上,有时还须吃点不好吃的苦水,还是不好!算来,唯有清明节优选了,每年此际,不但有三天不读书,而且还要跑到乡下坟园去过两夜。这日子真好!真比过年过节,光是穿新衣裳,吃好东西,放泼地玩,放泼地闹,还快活!快活到何种程度,可是说不出。
     只记得同妈妈坐在一乘二人抬的,专为下乡,从轿铺里雇来的鸭篷轿里,刚走出那一道又厚又高的城门洞,虽然还要走几条和城里差不多同样的街,才能逐渐看见两畔的铺店越来越低、越小、越陋,也才能看见铺店渐稀,露出一块一块的田土,露出尘埃甚厚的大路,露出田野中间一丛丛农庄上的林木,然而鼻端接触到那种迥然不同的气息,已令我这个一年只有几度出城,而又富有乡野趣味的孩子,恍惚起来。
     啊!天那么大!地那么宽平!油菜花那么黄香!小麦那么青!清澈见底的沟水,那么流!流得涠涠地响,并且那么多的竹树!辽远的天边,横抹着一片山影,真有趣!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