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髡残 溪山秋雨图

髡残 溪山秋雨图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作者: 髡残 著
  • 出版日期: 2013-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0551844
  • 版次: 1
  • 开本: 4开铜版图片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绘画经典高清仿真解析范本(第1辑)7:髡残?溪山秋雨图》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髡残所绘《溪山秋雨》,以现代高科技手段,高品质复制,再现中国书画独有的笔黑变化、颜色层次与气势神韵。采用多个局部放大,约请国画专业人士加以点评,从构图到用墨、用色一一分析,优选上满足临摹者的需求。
作者简介
作者:(清代)髡残

髡残(1612—约1692),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家姓刘,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居南京。四十岁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豁,一字介丘,号白秃,又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天壤残道者。削发后云游各地,43岁时定居南京大报恩寺,后迁居牛首山幽栖寺,终老于此。性寡默,身染痼疾,潜心艺事,与程正揆(号青溪道人)交善,时称“二溪”,艺术上与石涛并称“二石”。善画山水,亦工人物、花卉。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尤其得力于王{蒙、黄公望。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壮阔,笔墨沉酣苍劲,其善用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现技法,多从王蒙变化而来;而荒率苍浑的山石结构,清淡沉着的浅绛设色,则又近黄公望之法。他还远宗五代董源、巨然,近习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重视师法自然,自谓“论画精髓者,必多览书史。登山寡源,方能造意”。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水中度过。他“僻性耽丘壑”、“泉石在膏肓”,主观的情感、性灵与客观的景物、意境相感应、交融,使其山水画景真情切,状物与抒情成为一体。所作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险,重山复水,开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结构严密,稳妥又富于变化,创造出一种奇辟幽深、引人人胜之境,生动地传达出江南山川葱郁茂密、浑厚华滋的情调。其画喜用渴笔、秃毫,苍劲凝重,生辣雄浑,多以浓淡墨色渲染,笔墨交融,形成郁茂苍浑、酣畅淋漓的情趣。存世代表作有《报恩寺图》,绘南京聚宝门外报恩寺,通过概括提炼,表现了金陵名胜的磅礴、奇异气象。《云洞流泉图》、《层岩叠壑图》和《雨洗山根图》(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以繁密的布局、苍劲的用笔、郁茂的景致、幽深的境界,显现出石豁鲜明的艺术特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