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凤尾鱼

凤尾鱼

  • 字数: 2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唐韵
  • 出版日期: 2013-02-01
  • 商品条码: 978722905373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月光之爱”选粹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系列,爱情是人类好看好、最神圣的情感,是文学最有魅力的叙述。在当代社会,爱情越来越不被人们珍惜,但唯有文学始终与爱情相伴。爱情在现实中被稀释,但它仍然是文学中最生动的一股清泉。我们尤其不能忽略女性作家对爱情的书写,她们是爱情最真诚的守护人。
该书为“月光之爱”书系之一,是一部探寻心灵深处性与爱之秘密的长篇小说,是近年长篇小说创作中产生的优秀作品之一。《凤尾鱼》是关于“身体”的文学表达,但摆脱了“身体写作”这一名词的贬义禁锢,剥开了“身体”表象,触摸到了身体与心灵之间的神秘联系。
一头连着不可抗拒的历史宿命,一头连着复杂的当下生活。
纠结不清的众多情事,贯穿着性之思,却无性之实,在小说最后指向的是女性的自我救赎如何完成。
故事横穿了五个年代,1950年代-1990年代,如刀片斜切过三代人的不堪往事。这部小说堪称现代中国式家族血脉史。饱含着成长的秘密,不断追问着性与爱的归宿将在何方。

博雅医学院英语医学系高材生舒展,是一位家教严格行为端正的乖乖女,却总是陷入与气质忧郁的年长已婚男子的不伦之恋中,同时又拒绝真正与异性发生性关系。导师穆晨锺意外发现舒展有嗜血和迷恋尸体倾向,故特招其为自己的研究生欲对其进行心理救治。在帮助舒展治疗心理障碍的过程中,穆晨锺逐渐进入舒展隐秘的内心世界,揭开了她童年特殊的家庭背景、濒死经历的记忆、扭曲的恋父情结以及惧怕两性关系的缘由,两人遂坠入爱河,在校园里掀起轩然大波。穆晨锺因师生恋身败名裂被迫出逃海外,舒展却隔空提出分手,穆深受打击悔称错在当初没有和舒展发生性关系。震怒之下舒展发誓,要以失去贞节为实验手段,证明两人之间另有矛盾症结。作品以舒展百般努力丢弃贞节却又屡屡失败为线索,抽丝剥茧追本溯源挖掘出父辈祖辈们在沉重政治阴霾下痛苦挣扎的人生,以及这些往事以怎样顽固的力量延续到后代的生活里,成为他们难以抗拒的宿命。
性是这部小说中一根刺探人们神经的探针。它的游踪令读者沉入其中,迎接不断袭来的跌宕情节。
作者简介
唐 韵,女,湖南常德人,医学硕士、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青年文学》、《中国作家》、《作家》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逾百万字,出版有小说集《棉桃》,散文集《我们的蜗居和飞鸟》,长篇文化散文《左岸的黄河》、《一个人的藏地》、《北中国的另一种时间》,人文地理丛书《影像中国?青海》,译著《思维世界的语言》等,曾获解放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冰心散文奖等多个奖项,现供职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艺研究所。
目录
前奏 “V计划”1
第一章
5月,夕阳13
美国男孩与伦敦先生26
还是偷情了44
《法医学图谱》57
萼齿花的芳香66

第二章
迷恋女人乳房的孩子76
“来吧,我的孩子!”91
五岁那年的风筝102
记住今夜吧113
以蓝天的名义122
疼痛的雁阵136

第三章
党校单人宿舍142
会偷情不会恋爱152
就做了扑火的飞蛾161
沉睡的初夜172
毕业生183
并蒂之爱192
愤怒罗生门199

第四章
我撒谎失去了贞节209
美国病人221
想像阿甘一样229
不堪一击的语言235
如丝带般的血244
换妻俱乐部253
“果”264

第五章
小不点之死280
结束前的仓皇294
恰同学少年307
空空荡荡的坟茔318
御风而飞的蚕335
尾声:西藏的欢床349
摘要
    五月,和夕阳
     穆晨锺第一次走进我的生活时,我正坐在1993年博雅医学院图书馆二楼资料室西侧临窗的一张书桌前,浏览学校新印制的《英语医学系(89级)硕士研究生专业暨导师名单》。按照学校规定,我们七年制英语医学系学生应该在第四学年结束前为自己选定一个导师,以便在未来三年里于学业上有一个追随的目标。
     那是五月初的一天,时间接近傍晚。我漫无目的地在校园里走,因为季节和时光搭配得过于美妙,也因为一时无事,我突然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决定到图书馆去坐上一坐。同时,等待食堂开饭。偶然和随意使我没有认真阅读任何一篇论文的想法。我沿着阅览架上一路走过,最后停在屋子尽头一个架子面前,拿起我刚才提到的那本小册子,走去坐到我前面坐着的那个位置。我依然心不在焉。
     对于读研,我已经有了打算。之前,尚尧说要收我作研究生,我答应了他的。尚尧是博雅病理解剖学教研室主任,中科院院士,学校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研究生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博雅最有名的教授。尚尧出生在南洋一个望族,父亲尚逸臣是有名华侨领袖,抗日战争时与陈嘉庚一道花重金招募了一支志愿军,回国投入滇缅公路运输线,为国家做了很多事。尚尧在美国接受教育,是哈佛的博士。
     在博雅,作尚尧的研究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我和尚尧相识在附属医院的尸体房里。大二第一学期,我们上病理解剖学。病理教研室有一项常规工作是替临床科室做尸检。我跟主课老师孙朝晖关系好,常央求他带我去看尸检。看的次数多了,一些不重要的步骤我也被准许操刀。一次,我给一位死者剥脸皮。这是我特别爱做的活儿,但是那次我犯了一个错误。死者生前罹患癌症,长期营养匮乏使他体内的水份和脂肪消耗殆尽。他的脸皮被从前额发际的地方割开掀起,却阻挡在眉弓怎么也不过去。我双手拽住死者的脸皮,一直使着力,但它就是纹丝未动。
     我和死者僵持在那里。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以为他活了过来,正聚集力量要把我拉到他怀中。这个念头把我惊出一身冷汗。我想松开手,手臂却像灌了铅,跟死者紧紧焊在一块,怎么也分不开。大约过了一分钟,――也许没那么久吧,我突然就崩溃了,失声尖叫起来。
     周围人不明白出了什么事,只有尚尧发现了我的恐惧。尚尧原先站在隔我两个人的地方,双手插在白大衣口袋里,冷静而无不挑剔地看着我操作;他这时拨开孙朝晖和另一名助手,一步上前拿起解剖台上的手术刀,替我在关键的地方“唰唰”补了两下。
     “?啦”一声,那人的脸皮被我猛地掀起,倒扣着兜到他的下巴上。
     这股力量如此巨大,以致我像射出了子弹的弹壳反弹出去,踉跄着向后跌倒。又是尚尧眼疾手快,在旁人本能地向外躲闪的同时,退步欺到我身边,一个海底捞月将我稳稳揽在他的怀中。尚尧这样做之前,还能够从容地放下手里的手术刀,不致让它伤害到我。
     “Are You Ok?”尚尧低头注视着他怀里魂飞魄散的女学生,万般温存。
     我一页一页翻动着册子,不时举起贴在鼻子上轻轻嗅上一下。新鲜油墨散发出的醇厚香味让我愉快,我于是抬眼向窗外,欣赏着五月的天光和夕阳。
     我喜欢五月,以及夕阳。
     五月的天气是一年中最舒适的,它不仅远离了残冬的萧瑟和冷酷,连春天里万物复苏带来的忙乱和嘈杂也没有了。五月的每一片叶子都是持久的,你可以一直期盼它们坚持到秋天,甚至从中结出果实。我喜欢五月,因为这个月里有我的生日。我的生日在这个月的16号,5月16号。小时候,我常被母亲斥为“5?16分子”,因为我惯于破坏和制造混乱。母亲这样说时我总抗辩,说要是那样,陈子东才是真正的“5?16分子”呢。陈子东是我家楼下的邻居,比我大8岁,恰巧在1966年5月16日这天出生。陈子东是一个孤儿,他妈生他时难产死了,他爸是空军司令员,“”一开始也自杀死了。陈子东后来被我家楼下的李婶收养。李婶是一个独居的女人,她以前做过妓女,后来被一个相好的国民党军官赎了身。北平解放时,李婶的丈夫把大老婆和孩子送去台湾,自己随傅作义起义投了诚。上世纪50年代,李婶的丈夫在一次运动中被枪毙,签署命令的恰是陈子东的父亲陈克。李婶在危难之时收养杀夫仇人的遗孤,这件事令大院里的人对她多少生出些敬佩。
     而之前,他们对这个阴郁妖娆的女人一向是不齿的。
     我说的这个大院在北京的西城。类似的院子附近还有几个,都是部队的机关单位。我父亲何盛章是司令部机要参谋,空军很优秀的飞行机械安全专家。母亲舒立在大院机关医院工作,是一名药剂师。因为父亲,我家住在北院临街一排双层洋房二楼的一套四居室里。那房子原先是修给苏联专家的,有着极高的净空和镶嵌仔细的橡木地板,房顶贴着石膏雕花纹饰,门楣厚重、窗棂阔大,每一扇门窗上面都压着半个发条橙子的拱圆,十分漂亮。
     我的房间是最西北的一个小间,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我还有一个哥哥何雨。他比我大4岁,我是他的妹妹。P13-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