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清言小品菁华/诸伟奇等编
字数: 525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作者: 诸伟奇 等编
出版日期: 2013-01-01
商品条码: 978755070595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597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3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被当下称作“清言小品”的文学样式,大致在宋代开始形成,并成熟、盛行于明清。清言是一种格言式、语录体的小品文,篇幅短小,多则数行,少则几字,但内容题材却涉及广泛,三教典籍、稗官野史、街谈巷语,无所不包,山石林泉、鱼虫花鸟、国家治乱、世态炎凉,无所不谈。这些作品以清词雅言表达提纯个人的思想,包罗万象,别具一格;笔致轻倩,不故作端严正色,片言只语,又不乏真知灼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又颇有史料价值,使读者得以在“正统”之外,别出蹊径,多角度、多侧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很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研究的深入、拥趸的日多,清言小品在我国文学目前地位愈加凸显。本书以“菁华”的方式,选取了明清两代内容和形式均属上乘,最有代表性的清言作品,同时,也是把历代清言小品的名有名篇一网打尽。
作者简介
诸伟奇,男,汉族,1951年5月出生。教授,编审。曾就学于安徽劳动大学、复旦大学,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讲习班第一期学员。为《汉语大词典》主要编纂人员。任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基金会副理事长(法人)、安徽大学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安徽省朱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治学重训诂,谙文献,能贯通,学风谨严,思维开阔;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文献学及明清学术史。已发表《程瑶田佚稿考述》、《俞正燮及〈俞正燮全集〉》等论文40余篇,出版《古籍整理研究丛稿》、《钱澄之全集》辑校、《俞正燮全集》辑校、《刘文典全集》及补编、《简明古籍整理辞典》等著作10余部;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次,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4次,安徽图书奖一等奖3次。现承担国家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华大典?古籍目录分典》)、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方以智著作编纂与方以智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方以智全书》、《黄生全集》、《程瑶田佚稿辑补》)等7项。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1993年版)、教育部《中国当代古籍整理研究学者名录》(1997年版)。
目录
蜩笑偶言
读书笔记
经世要谈
归有园麈谈
玉笑零音
呻吟语
娑罗馆清言
续娑罗馆清言
菜根谭
小窗自纪
岩栖幽事
小窗幽记
木几冗谈
偶谭
琼琚佩语
荆园小语
荆园进语
耐俗轩新乐府
幽梦影
幽梦续影
见吾随笔
围炉夜话
摘要
武侯忠汉,能使后主不疑,而周公之勤王家,反不见信于其君;叔子不鸩,能使敌国不疑,而曾参之不杀人,反不见谅于其母。谗蔽其明,爱惑其听,无足怪者。古之圣人,有能和万邦,而不能使胤子无傲虐,能来重译,而不能使昆弟无流言,一人之身乃如此冥顽不灵,可畏哉!
季羔避难,而阍者室之;子胥出奔,而渔父渡之;商君亡命,而舍人拒之;项籍败亡,而田父绐之:得人之与失人,何啻千里。
陈琳为袁本初草檄,极诋曹公,及归魏,而曹公不责;骆宾王为徐敬业草檄,极诋武氏,传京师,而武氏不怒。英雄之举措,大抵如此。呜呼!当涂代汉,周纪乱唐,岂偶然哉?
食禄宜却馈遗也,而有时乎受馈遗。故子产受生鱼,不为伤廉;陈戴受生鹅,不为不义。去国非为饮食也,而有时乎为饮食。故鲁胳不至而孔子行,楚醴不至而穆生去。
怀赢失身重耳,沃盥奉匝,而以不从不言为善处。蔡琰忍辱羌胡,重归董祀,而以授受不亲为知礼。所谓不能j年而缌功是察。放饭流歆而齿决是问者也。虽然,岂直妇人也哉。
袁绍诛宦官,无须多误死;冉闵杀胡羯,多须多滥死。应侯相秦,必杀其辱己者;韩信王楚,反官其辱己者。赵高指鹿为马,阴中其异己者;朱温指大柳宜车毂,反扑杀其佞己者:盖各系其逢也。
周昌以汉高帝比桀纣,而帝不加罪;刘毅以晋武帝比桓灵,而帝以为直。文帝劳军细柳,军尉不奉诏,而帝善之;钱铿微行北城,门吏不启关,而缪赏之:皆帝王盛德之事也。
晋灵公刺客不杀赵宣子,汉阳琳刺客不杀蔡中郎,晋刘裕刺客不杀司马楚之,唐太子承乾刺客不杀于志宁,淮南张颢刺客不杀严可求,西夏刺客不杀韩魏公,苗刘刺客不杀张魏公:孰谓盗贼无义士乎?
《前汉书》表古今人物,其失也混;《新唐书》表宰相世系,其失也滥。备三长如班、欧,犹有此失,矧其他乎?元魏冯后,淫凶弑逆,窃国大柄,而获考终,天网有时而漏也;及胡氏效其尤,则不免于沉河矣。唐之武后,腥秽人纪,冒干历数,而享寿考,天道有时而爽也;及韦氏继其轨,则不免于授首矣:孰谓不善可稔乎?
隋室既受周禅,苏威遁归田里,可谓节矣,而终失身于僭伪之朝;金虏议立异姓,秦桧抗言见执,可谓义矣,而终误国于渡江之后:令终之难也如此。王莽篡汉,其女为孝平后,称疾不起,守志终身;曹丕篡汉,其妹为孝献后,以玺抵轩,涕泣横流;杨坚篡周,其女为天元后,愤惋不平,形于辞色;徐诰篡吴,其女为太子琏妃,闻呼公主,则涕泣而辞;司马炎篡魏,其诸祖安平王孚,自称有魏贞士,不预废立之谋;武矍篡唐。其侄安平王攸绪弃官不受其赐,归隐嵩山之阳;朱温篡唐,其兄广王全昱,责其灭唐社稷,和有覆宗之祸。此三男子四妇人者,不韪其至亲所为如此,可以见天理人心之不泯矣。茧蚕出也,而蚕非茧则不能藏身以形化;网蛛出也,而蛛非网则不能凭虚而觅食。嗟乎!依凭其躯者,乃出自其腹也。吾于是乎有感。
猩红之屙、狐白之裘,盛夏被之,不若绨络之便也;文茵之车、朱帻之马,临流乘之,不若帆绊之利也。故日虑善以动,动惟厥时;动违其时,虽善奚益。
取凉于篷,不若清风之徐来也,然无风则筵不可缺;激水于槔,不若甘雨之时降也,然无雨则槔不可废。是故三王不兴,不可无五伯之功:二典不作,不可无两汉之制。
刘禅既为安乐公,而侍宴喜笑,无蜀技之感,司马昭哂其无情;李煜既为违命侯,而词章凄惋,有故国之思,马令讥其大愚。噫!国破身辱之人,瞻望故都,思与不思何往而不招诮。古人所以贵死社稷也。
狄仁杰含垢忍耻于伪周,而卒成取日虞渊之功;吕好问辱身污迹于伪楚,而竟就溥天左袒之绩。论者犹咕咕动其喙,则夫受唾之师德.仰药之唐恪,果何为哉。
商后为殷,吕后为甫,唐后为晋,魏后为梁,随地以名,夫何常之有。后世或强袭旧名,或别创美号,失古意矣。
叔孙通为秦二世博士,以巧言面谀见赏,而卒为汉儒宗;孔颖达为王世充博士,以草仪禅代见亲,而卒为唐儒宗。皆所谓小人儒宗,而世儒也焉。此二代之所以无真儒也。
欧阻公一代之伟人也,而小人蔑以房帷之丑;文信公百世之人杰也,而谗夫诬以匿服之罪。则夫萋斐之成贝锦,哆侈之成南箕,又奚怪其然哉。
楚庄不罪绝缨之臣,秦缪不罪食马之盗,赵盾食翳桑之饿,顾荣啖执炙之夫,或得其助以成功,或赖其力以济难。其视华元杀羊,独靳羊斟,而因之丧师;郑灵解鼋,独靳子公,而因之遇弑者远矣。中山君日: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浪得二死士。然则施德之与招怨,岂在大哉。
曾子之妻戏其子,以杀彘而烹彘,以实其戏;孟子之母欺其子,以啖肉而买肉,以明不欺。古人养蒙视幼之法如此。
盗跖以孔子为伪,苏轼以程颐为奸,李催以董卓为忠,田承嗣以安史为圣。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古有之矣。跖、催、承嗣不足道,而轼亦为之君子之不仁,悲夫!
参术以和而起疴,芝兰以馨而熏物,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理之恒也。若夫阿魏以臭而止臭,骨咄以毒而攻毒,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理固有难喻者矣。
唐明皇好神仙,而张果自称尧侍中;宋章圣悦幻妄,而贺元自称晋水部。皆乘世主耳目壅蔽而售其欺侮也。古之人明目而达聪,视远而昕微,彼琐琐迂怪之徒,尚莫遁于造言乱民之刑,矧得而欺侮之。
伊尹之言辟不辟,孔子之言君不君,孟子之言王不王,李云之言帝不谛,其义一也,而云独以是贾奇祸焉。延熹之主,其太甲、齐景、齐宣之罪人哉!
陈、窦谋诛宦官,罹其辛螫,而汉鼎随移;训、注谋诛宦官,遭其反噬.而唐社随屋。社鼷稷狐,熏灌之难如此,履霜灭趾之戒,可不慎乎?
以兆民为兆人,以致治为致理之类,唐人之避讳也;以揖让为揖逊,以悖典为厚典之类,宋人之避讳也。今人或袭而用之,所谓无丧而右拱者也。
六经言道而不遗法,四书言理而不外事。诸国之语,迂缓而不切于事情;战国之策,变诈而不要诸义理。马迁驳而无绪,班固局而不畅。
轩辕崩葬,著于《本纪》,而世有鼎湖骑龙之说;留侯卒谥,见于《世家》,而世有辟谷轻举之说。王子晋十七夭亡,而世有缑氏乘鹤之说;淮南王安谋逆自刭,而世有鸡犬同升之说。汉武日: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宜其然乎。P2-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