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劳动权保障与劳动法的修改

劳动权保障与劳动法的修改

  • 字数: 32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秦国荣
  • 出版日期: 2012-11-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099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成果主要围绕劳动权保障与《劳动法》的修改等一系列涉及劳动法理论与实践的课题进行研究,研究目的不仅在于在理论上界定和廓清劳动法学与劳动立法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基本原理与逻辑,而且在于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提出对现有《劳动法》进行修改及相关劳动法律制度完善的对策性建议,同时更在理论层面揭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伦理关系的法律本质与相关法律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从而我国劳动法治的进一步完备提供符合正当性与合理性要求的理论依据与相应对策。本成果研究将为劳动法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劳动立法的进一步完善,为我国劳动法制现代化建设将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与实证分析资料。本成果的主要学术建树在于:一是首次对劳动法学与劳动立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劳动、劳动者、用人单位、劳动权进行了劳动法学视野下的法学界定;二是首先提出了劳资伦理的思想及基本内涵,并提出了劳资伦理法律调整的制度设计理念;三是对我国现有的相关劳动立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反思,尤其是相关具体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四是通过比较研究与实证调研,提出了劳资伦理的法律定位以及法律对劳资利益衡平的相关学术思想。
目录
第一章 与劳动权相关的法学范畴及其内在逻辑
第一节 法律上的劳动概念:法理逻辑与内涵界定
第二节 劳动者与用工者的概念内涵界定
第三节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法律区别
第四节 劳动权的权利属性及其内涵

第二章 劳动权保障背后的法律伦理与立法演变
第一节 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劳动立法的演变及其启示

第三章 劳动权保障中的劳动合同制度设定
第一节 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研究
第二节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资伦理定位与制度安排
第三节 服务期协议:概念、本质及其法律效力分析
第四节 劳动合同中止:概念界定、适用情形及制度架构
第五节 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及立法完善

第四章 劳动权的行政与司法保护
第一节 弱势均衡与劳权保障:劳动监察制度的内在功能及其实现
第二节 劳动仲裁的法律分析与我国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机制选择——对劳动仲裁前置程序的法律批判
第三节 职责与制度:劳资集体协商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