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神州丝路行:中国蚕桑丝绸历史文化研究杞记
字数: 1300.00千字
装帧: 盒函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李奕仁 编
出版日期: 2013-01-01
商品条码: 9787547813201
版次: 1
开本: 16开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38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李奕仁主编的这本《神州丝路行》以研究札记的形式,搜集整理上下五千年有关中国蚕桑丝绸史料,很后归纳成古迹、产业、文化、吟咏和振兴五篇,共200余篇既独立成文又相互关联的文章,字数100余万。前四篇,均为1949年前的资料,可谓古近代篇;第五篇为1949年后的资料,可谓现代篇。五篇合起来,总体上可以构成一本比较完整的蚕桑丝绸资料史册。每篇均有与蚕桑丝绸有关的笔记文章资料数十篇,基本上按朝代、年代为序排列。各篇或以历史事件、或以人物典故、或以风土人情、或以技术演变为主题,读者可以按题目与兴趣选阅。
《神州丝路行》可供蚕桑丝绸业同仁及对中国蚕桑丝绸历史文化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目录
上册:
古迹篇
从山西省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半颗茧壳说起
湖州钱山漾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雕刻有编织纹与蚕纹图案的牙雕小盅
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发掘的丝织物残片
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蚕纹权杖
四川盐亭――黄帝元妃嫘祖的故乡
宜昌的嫘祖庙
远安的“垭丝”与嫘祖庙会节
河南西平:又一处嫘祖故里
“泰伯奔吴”与《穆天子传》
甲骨文中的桑蚕茧丝
各地出土的玉蚕
因1933年四川茂县大地震而消失的蜀王故都之蚕陵重镇
蚕丛氏一青衣神与青神县
三星堆遗址一纵目人一蜀侯蚕丛
汤祷桑林的故事
出生于空桑的两位名人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有关资料集锦――陆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有关资料集锦――海上丝绸之路
蚕桑西传首入新疆于阗
春秋时期蚕桑纹尊考
湖北荆州博物馆里的战国丝绸藏品
吴头楚尾为桑兴兵的记载
长沙马王堆汉墓女主人的素纱禅衣
出土“鎏金蚕”的安康市石泉县
沿用两千多年的高档书写材料“缣帛”
三国时期桑椹充作军粮的记载
诸葛亮家的桑园
新野县里的汉桑城
山西运城关圣家庙的五世同堂桑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绢画
法门寺地宫丝绸见唐风
福建泉州开元寺的“桑莲法界”
四川广元皇泽寺石刻连环画――蚕桑十二事图
定陵:明朝万历皇帝的珍宝
北京祭坛中的先蚕坛
承德避暑山庄棒槌山上的龙女树
颐和园内的耕织图景区
大兴“御林古桑园”及其桑椹文化节
产业篇
禹别九州六州产丝
夏朝历法《夏小正》中的蚕事记载
齐国名相管仲的治蚕之道
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的“三服官”
从西施浣纱到勾践兴越
《秦律》中有关“依法护桑”的条款
汉武帝封禅泰山沿途赏赐绢帛的记载
“天下以农桑为本”的提法始于汉昭帝
渔阳太守张堪在京津地区栽桑种稻的历史业绩
曾经在历史上存在过十五六年的“蚕富县”
成都――汉唐时期的锦官城
古时四川的“蚕市”
晋朝时鲜卑慕容氏向晋求桑种之记载
北魏至隋唐均田制中永业田的规定对后世桑麻纺织业的影响
豫章“鸡鸣布”与永嘉“八辈蚕”
唐初“越俗大化,竞添花样,绫纱妙称江左”的诀窍
唐朝宣州的“红线毯”
闭关专修蚕织的吴越王
河北:自东汉至宋元时期的主要蚕区
“北迁南宣”之迁安桑皮纸今安在
秦观《蚕书》与蚕桑古籍
范仲淹之子范纯仁“种桑免罪”的故事
湖南省桑植县县名的由来
元世祖诏令与《农桑辑要》之刊行
明太祖朱元璋关于强制推行栽桑养蚕的几次诏令
冯梦龙笔下的丝绸重镇――盛泽
兴于明、衰于清朝的名牌丝织品:潞绸
有关天子亲耕、皇后亲蚕的资料
御制《耕织图》的来龙去脉
明清“江南三织造”之一:《红楼梦》与江宁织造府
明清“江南三织造”之二:苏州织造署与观前街的太监弄
明清“江南三织造”之三:寻找已经消失的杭州织造署
清朝康乾时期把持生丝外贸近百年的广州海关“十三行”
“桑基鱼塘”的形成与珠江三角洲蚕区的兴起
享誉海内外的“香云纱”
光绪年间广西涌动的一次蚕桑热
晚清重臣左宗棠为振兴福建蚕丝业所作的努力
西北的“左公柳”与新疆的蚕桑业
到南浔镇寻访“辑里湖丝”的源头
清末民初南浔镇上靠辑里湖丝发迹的“四象八牛七十二墩黄金狗”
毁在生丝贸易商战中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天下第一村”里靠丝绸起家的古商街
北京前门八大祥之“瑞蚨祥”
从《杨乃武与小白菜》说到余杭“土”蚕种
中国近代第一家外资缫丝厂
陈启沅与国人开办的第一家机器缫丝厂
机械缫丝:从引进到推开所走过的七十年
无锡的“钦使第”与江南“丝茧大王”薛寿萱
杭州蚕学馆
清末民初“办学热”中的蚕桑学校
热心于发展实业与实业教育的两江总督张之洞
天堂美景都锦生
西湖绸伞
丝袜的流行与蚕丝消费
孙中山重视与关心蚕丝业之实例考证
清末状元、民国实业总长张謇兴办的农桑事业
杭州蚕学馆毕业生史量才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
郑辟疆、费达生的蚕丝改良与费孝通的《江村经济》
葛敬中与“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和“中国蚕丝公司”
民国时期镇江四摆渡丘陵地带的蚕种业――重量蚕业研究所建所前所走过的风雨历程
何香凝与广东仲恺农工学校
蒋介石和宋美龄发动推行的新生活运动与苏稽蚕种场
原四川蚕丝改良主管技官尹良莹记述抗战期间“蒋总统对蚕丝业之训示”
敌伪占据时期苏浙地区的蚕丝业
创办于抗战后方的云南蚕业新村股份有限公司
柞蚕放养技术起源与“山东绸”
乾隆年问给贵州引进桑柞养蚕业的三位地方官员
清朝中期柞蚕放养技术在全国的传播与朝廷的态度
来自河南的报道:中国柞蚕之乡――南召
关于其他绢丝昆虫利用的记载
宝岛台湾的养蚕业
黄河古道千亩桑林“颐寿园”
文化篇
有关先蚕与蚕神的各种传说
杭嘉湖地区的蚕花习俗
年关节庆蚕事风俗之一:蚕卜与茧l、、面茧与春卷
年关节庆蚕事风俗之二:腊月二十五照田蚕
年关节庆蚕事风俗之三:设膏粥、迎紫姑、祭蚕神
年关节庆蚕事风俗之四:七夕祭拜牛郎织女
“避鼠蚕猫”年画与泥塑彩绘“蚕猫”
《太平广记》中视蚕为灵虫的两篇小说
南朝张率的《绣赋》与刺绣
“齐纨楚竹”话绢扇
太古余音话“丝弦”
殷商时期遗制《桑林舞》
秋胡戏妻的故事与京剧《桑园会》
越剧《何文秀》桑园访妻之“九里桑园”
《二十四孝》之“拾椹供亲”与元朝戏剧《降桑椹》
宿瘤采桑见重愍王
《列女传》中停机断织教子劝夫的两则故事
杜康造酒的由来:有饭不尽,委余空桑
刘备故里楼桑村与楼桑车盖
苏东坡在黄州“身耕妻蚕”的日子
佛家戒律:头陀不三宿空桑
为晋武帝手植桑所作的三篇《桑赋》
乾隆皇帝赋咏“桑椹”诗
历史上有名的三篇《蚕赋》
织锦回文诗《璇玑图》
上千词牌中的《采桑子》
宋词词牌《九张机》里的佳作
宋朝宋庠《蚕说》一文的用意
兰亭茧纸入昭陵
楮纸、桑皮纸与“交子”
汉字书法中的“蚕头燕尾”
官秩分品级舆服别尊卑
“贵州屯堡”保留下来的明代服饰
丝绸的保健作用――从宋美龄自带丝绸床单入住白宫说起
矛盾的短篇小说《春蚕》
《红楼梦》十首怀古诗谜谜底之争
蒲城桑叶落,灞岸菊花秋
下册:
吟咏篇
诗经古韵忆蚕桑
唐诗宋词咏蚕桑
名联巧对题蚕桑
成语典故道蚕桑
农谚民谣话蚕桑
振兴篇
青少年时的志向与新村建设设想
故居里的蚕房院子
主政期间4次过问蚕桑丝绸事业
考察陇南地震灾区,鼓励农民多种桑树、多养蚕
朱总司令的蚕丝情结
鼓励学生植树造林、试养蓖麻蚕
张澜:从四川蚕校校长到共和国副
将军与农垦、蚕桑的不解之缘
茧丝产量重新跃居世界首位的时刻
中国丝绸公司的两次成立与撤销
九顶大盖帽追着一顶破草帽
1996年发生的两件大事
压绪压锭“助推”缫丝自动化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理念:蚕桑属于大农业
富安:乡镇级茧丝绸集团的脚印
宜州继宜山歌乡承蚕乡
宁南――金沙江畔新蚕乡
喀喇沁旗:从末代蒙古王爷的“南蚕北移”到现在的“东桑西移”
从石牌到“实牌”――广东省家蚕原种场走过的五十年
青州蚕种场:从山东最早到世界优选
见证全国第一家蚕种生产专业合作社的成立
遂溪县“小蚕共育”企业化运作的成功尝试
引进外来绢丝昆虫蓖麻蚕
杂交桑――桑树育种与栽培上的重大突破
嵊州十年磨一剑打造国际领带城
杭州:“艮山门外丝篮儿”与万事利丝绸
2001上海APEC会议引发“唐装风”
21世纪初叶家纺市场的新宠――丝绵被
新型丝毯的骨干厂家――嘉兴华帛
创建中国自己的真丝绸标志
嘉陵江畔“千年绸都第一坊”
坐落在西子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
从凤凰古城走出来的(丝绸)文坛大家――沈从文
从电影《春蚕》到《蚕花姑娘》
20世纪经典中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
丝绸时装T台秀
化腐朽为神奇――记广通宝医药有限公司
桑椹饮料上了空中航班
沙地桑研究者的宏愿
建立在京郊防风林带里的国内少有桑饲料厂
中国竹乡里冒出来的新秀――“桑枝地板”
云南蚕桑生产第一县全国桑条造纸第一家
蚕宝宝与“冬虫夏草”的联姻
蚕蛹油里炼出“脑黄金”
一树托两业:桑叶养蚕与桑枝养菇
点数各地古树 见证人间沧桑
参考文献
索引
摘要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辅佐。
诸葛亮出山后,家里一应事务当然只有交给夫人黄硕和其弟诸葛均操办。诸葛亮出山之后,过了9年,其弟诸葛均也外出为官了。已经位居蜀汉丞相夫人的黄硕,带着幼儿诸葛瞻,守在家中持家教子,等候佳音。
诸葛亮在《自表后主》中所说的“臣家有桑八百株,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应该也都是夫人黄硕治家有方的结果。黄硕在宅前宅后植桑八百株、以倡导蚕丝生产的做法,与诸葛亮在成都重视蜀锦的恢复发展遥相呼应。在《成都――汉唐时期的锦官城》一文中,笔者曾提到“蜀汉立国后,建兴(223―237年)初年,诸葛亮下达《言锦教》,强调蜀锦生产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为此恢复了‘锦官’,专职管理蜀锦的生产和调拨,将蜀锦生产纳入官营,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从此,蜀锦生产愈见勃兴,花样时新,天下闻名。”
根据史料记载和今人的演绎,诸葛亮夫人黄硕是个长相欠靓、但却颇有才华的贤妻良母。黄硕的父亲也即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名士。《湖北省志?人物志》称其“为人高爽开朗,闻名于沔南。有女黄头黑色而有才,许与隐居襄阳隆中的诸葛亮为妻。”正史《三同志》中记载,黄承彦以通晓周文王64卦在当时很有名,与庞德公、司马徽等人交好。妻子章氏为荆州牧刘表妻子的亲姐妹。其女儿一个是嫁入荆州豪门蒯家的黄氏,一个是诸葛亮的正妻黄月英(即黄硕)。由于诸葛亮原就与黄承彦相识相知,一次黄承彦“谓诸葛孔明日:‘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日:‘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三同志?诸葛亮传》裴注引《襄阳记》)。
说起这桩婚姻,网络上登载有不少篇故事,与其说是诸葛亮寻亲,莫如说是黄承彦择婿。因为在两人的交往过程中,黄承彦认为诸葛亮淡泊寡欲,志在定国安邦,需要的是一位才德俱备的贤内助,而不一定非要大家闺秀与美貌佳人,所以才不揣冒昧,来了个毛遂自荐,当面替自己的女儿说亲。而且,实际上不是黄承彦把女儿送过来,而是诸葛亮亲自前往黄府提亲。对诸葛亮的到来,黄承彦事先做了充分准备:通过门内看家护院的木制机械狗、墙壁上挂贴的《曹大家宫苑授读图》、推窗所见庭院内修剪得法的奇花异草等,一一展现自己女儿黄硕的非凡才华,使诸葛亮不得不“重才轻色”,心满意足地将黄硕娶作媳妇。
黄硕进了诸葛亮家门以后,“亲操杵臼,兼顾农桑,里里外外的粗活儿与琐事,都按部就班地处理得妥妥贴贴,诸葛亮自然是身受其惠。”
照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陈述,其躬耕地应为南阳。而现在外界所知的诸葛亮隐居地则是襄阳隆中。该处现已成为国家四A级景区,并于1996年被定为同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亮的《自表后主》,有几种版本。“臣家有桑八百株,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在有的版本里,变为“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三国史研究专家谭良啸赞同这种记述。谭还在《诸葛亮(自表后主)考析》一文中,引用唐朝《元和郡县志?双流县》和现在的《成都市志?文物志》之记载,认为诸葛亮在蜀中的故居,“位于现今双流县金花、九江两乡交界处的葛陌村。所谓‘葛陌’,即是指诸葛桑园和田间的小路。村中尚有井一口,乡人呼为诸葛井。”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