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蓬莱阁

蓬莱阁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作者: 寇润平
  • 出版日期: 201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10356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6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寇润平编著的《蓬莱阁》内容介绍:蓬莱阁突兀高峻,地处山海之间。其海天一色的自然景观、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家喻户晓的八仙传说、人间仙境的美好寄寓,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推崇,世间游人所向往。蓬莱阁历近千载。人文历史内涵丰富。是蓬莱祖先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新中国成立以前,蓬莱阁信史从志。20世纪60年代初,始有葛家修所撰《蓬莱阁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另有蓬莱县(市)政府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所编纂的《蓬莱阁志》,版本有三。均以旧修《登州府志》、《蓬莱县志》为蓝本,简约汇编,以飨读者,时至今日已十年有余。一起来翻阅《蓬莱阁》吧!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人间第一楼――蓬莱阁
第二章 千年军港――蓬莱水城
第三章 抗倭名将戚继光故里
第四章 仙境新景
第五章 撷英集萃
第六章 山海奇观
第七章 大事记
第八章 附录
编后记
摘要
    蓬莱水城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以北仅20海里的庙岛群岛犹如一道海上锁链,控制了两大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形成中国北方的海上门户。
     唐神龙三年(707年),登州治所迁蓬莱,蓬莱成为胶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北与登州治所毗邻的天然港湾,遂被人们称为“登州港”:处于巅峰盛世的大唐帝国是世界各国向往的中心,大唐与海外各国往来的海上航路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其重要的起航港有四:南方的广州、泉州、宁波和北方的登州港。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即以登州为始发港,沿辽东海岸至朝鲜,再由朝鲜抵达日本。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使节有“遣唐使”在登州港登陆,经山东半岛前往内地长安:日本高憎圆仁来唐,两次过登州,曾在登州开元寺停留,见到许多日本人在开元寺的题壁留名,据不接近统计,在唐代经登州而到长安的新罗遣唐使达30余次,日本遣唐使7次,大批朝、日留学生、学问僧和商旅人等尚未计算在内:登州港在和平时期是中外友好交往的桥梁,在与敌国对抗时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隋唐时期先后多次大规模征伐高丽,其海上用兵路线都是由登州起航沿庙岛群岛至辽东,登州一带海港还是造船和后勤运粮基地,水师之盛,史称“楼船相接,扬帆蔽海”。
     北宋时期,北方契丹民族建立的辽国崛起,不断威胁宋的安全,山东半岛与辽国所在的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成为抗敌护疆的前线、北宋朝廷为防御北方契丹入侵,于庆历二年(1042年)在登州设置刀鱼巡检,利用登州港停泊战船一因宋水军使用的快速战船形似刀鱼,故名“刀鱼战棹”,水军驻屯营地也随之称为“刀鱼寨”:登州水军在这里停泊战船,补充给养,训练水师,出哨巡洋,护卫着登州海域及周边岛屿:登州港由此成为一处颇具规模的水军基地。
     元朝建立后,登州港仍是我围北方沿海重要的军事要塞与交通要冲元后期,来自日本的倭寇,开始侵扰我国沿海:元朝廷为加强沿海防御,在交通要冲的登州增设元帅府,“元至正元年佥山东沿边州域民户为军,益都淄莱所辖,登莱州李坛旧军内起金一万人,差官部领御倭讨贼,而水军之防仍循宋制=”元地方政府重视水军的作用,仍以刀鱼寨为水军基地,采用宋刀鱼战悼的船型,并在船体结构、帆装上进行了改进,造出一种更优选的大型快速战船,驻守在登州沿海,有效地抵御了倭寇的侵扰。
     明朝建立后,倭寇更加猖獗,频频袭扰我国沿海。洪武九年(1376年)明政府加强海防,利用刀鱼寨这个水军基地修筑蓬莱水城,抵御倭寇的袭扰,并在蓬莱水城设置总督登莱沿海兵马备倭都指挥使,登州营驻扎在水城内。在整个明代,蓬莱水城都是重要的水军基地,并成为山东海防的指挥中心。
     清朝建立后,清政府在蓬莱水城设立水师营,巡防东至荣成成山头,西至武定营大沽河的一千七百七十里的辽阔洋面。清朝末年,登州港地位下降,更符合现代港口要求的烟台港逐渐兴起。中国北方海上防务形成了以烟台、旅顺、威海为中心的新格局,蓬莱水城的军事作用自此不再重要。
     蓬莱水城景区面积2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文物古迹的城墙、海港和复建的城内军事机构设施以及新建博物馆等。P43-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