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短剑:悄然崛起的新型

短剑:悄然崛起的新型"特种战争"

  • 字数: 16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作者: 吴强
  • 出版日期: 2012-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64019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3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很多军事专家用机械化战争的眼光看不懂海湾战争,而当他们再用海湾战争时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眼光去观察新近发生的利比亚战争时,仍然会觉得迷惑。利比亚战争只是即将来临的全球新战争形态的雏形。吴强编著的《短剑》就是想为读者提供一种观察这类战争现象的理论工具。毕竟,战争不仅是政治家和战争决策者的“游戏”,而是和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一起来翻阅《短剑》吧!
目录
壹 “正统”战争模式的困境
核战争的末日诅咒
游击战的“非对称优势”
可怕的战争泥潭
技术神话的破灭
贰 悄然崛起的“特种战争”
越南丛林里的“特种战争”实验
阿富汗“准特种战争”
车臣“特种战争”
美国的“阿富汗模式”
悄然变脸的“反恐战争”
“非正规”的利比亚战争
叁 出奇制胜的“特种作战”
悄然绝命的“渗透袭击”
精锐先锋的“战前之战”
虎口拔牙的“特种营救”
攻心夺志的“心理攻击”
大行其道的“引导攻击”
肆 另眼审视“新型特种战争”
“廉价”的反恐新方式
大国的“短剑”
阴险的“暗算”
弱者的强硬手段
伍 “新型特种战争”崛起的幕后推手
世界多极化的衍生物
“特战化”的现代陆军
可怕的游击战
“非传统安全威胁”与特种战争
陆 美国的“长矛”与“短剑”
谁拥有战争形态的决定权
新的“纸老虎”
“长矛”掩护下的致命“短剑”
柒 全球特种战争强者扫描
美国“第五大军种”
灵敏的“北极熊”
英国的“短剑”
朝鲜的致命“刀锋”
“丛林变色龙”
东南亚“猛虎”
强悍的游击队
捌 铸造中国特色的特种战争之剑
重新认识游击战争
传统战法的特种作战解读
中越边境的对决
铸造中国特色的特种战争之剑
打赢中国式特种战争
参考文献
摘要
    有了核武器后,应该如何运用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才能获得很好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首先产生了“全面核战争”理论。全面核战争又称核大战,是指战争双方大规模地使用各种类型核武器进行的战争,其目的在于摧毁对方的战争潜力和社会财富。这种规模的核战争可能导致国家或民族的灭亡,甚至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苏联于60年代提出了使用各种核武器的“世界核战争”概念,并建立了战略火箭军。后来的核军备竞赛使世界核武库达到超饱和状态,美苏两国也逐渐认识到进行核大战将给战争双方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甚至使双方同归于尽。所以,“全面核战争”理论受到质疑,而“有限核战争”理论随之产生。由于战役战术核武器有了新的发展,70年代初期美国首先提出了“有限核战争”理论。有限核战争是指战争的目的、地域、打击目标和使用核兵力兵器的数量及种类等方面有所的核战争,其目的在于削弱对手的军事实力,影响对手的战争意志,遏制对手的军事行动。这种理论是在全面核战争走向死胡同时产生的,它认为使用“战区核武器”能迅速改变战争进程,主张在防御阶段必要时使用战术核武器,以阻止对方的进攻。美国尼克松政府甚至提出了“有限使用核武器选择方案的规则”,指出“如冲突发生,使用核武器最重要的目的是在美国及其盟国可接受的条件下,在大力度优惠限度的冲突情况下,寻求早日结束战争。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计划在广泛的范围内有限使用核武器的各种选择,这些选择可与政治和军事支援手段(包括常规手段)结合使用,以控制升级……应当制订有限使用核武器的可供选择的各种规划,使美国能采取有选择的核行动,并与常规行动配合,保护美国的重要利益,敌人继续侵略的能力”。与“全面核战争”相比,“有限核战争”听起来就要温和得多了,不过,不论是“全面核战争”还是“有限核战争”,都立足于运用核武器来推进战争进程,争取战争优势。随着核战争理论的完善,世界似乎随时可能爆发核战争,人类文明也处于核战争的阴影之下。核战争理论还对常规战役和战术行动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核背景下实施作战行动,以前需要大量火炮和坦克、步兵才能打开的突破口,如果使用战术核武器,就可以一蹴而就。原本让人生畏的重兵集团,则有可能在受到一次核突击后就灰飞烟灭。于是,常规部队的战役、战术都强调充分利用核突击的效果,避免大规模集中兵力,加大部队行军纵队之间的距离以防止敌人一枚战术核弹同时杀伤几个行军纵队。核武器已经影响到了世界军事的方方面面,并且由于威力巨大而成为现代军事力量的“骨干”。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威力而生的核武器很可能因为威力过大而被抛弃。
     虽然美苏为代表的核大国拥有的核武器不断更新换代,核战争理论也日渐完善,但是除了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核攻击的蘑菇云在这个星球上再也没有升起过。二战后的多次战争中,虽然美国和苏联都曾经威胁使用核武器,但是从来没有敢于开启核战争的大门。由于核武器当量的不断增大,核战争很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亡。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美苏两个核大国储存的核弹头达5.4万余枚,总当量150亿吨梯恩梯,全世界人均约3吨”。没有人怀疑,这些核弹如果在地球上炸响,将会直接导致人类的灭亡。这样的话,全面核战争就是没有胜者的战争。德国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达成政治目的的手段,而全面核战争带来的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局,无法达成任何政治目标。即使是有限核战争在实施时也存在很多无法回避的风险。除了直接杀伤威力,核战争还会引起一系列难以预知的可怕灾害。P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